- 年份
- 2024(4657)
- 2023(7152)
- 2022(6182)
- 2021(5936)
- 2020(4816)
- 2019(11017)
- 2018(10947)
- 2017(21184)
- 2016(11555)
- 2015(12837)
- 2014(12549)
- 2013(12303)
- 2012(11632)
- 2011(10576)
- 2010(10881)
- 2009(9831)
- 2008(9737)
- 2007(8758)
- 2006(8062)
- 2005(7280)
- 学科
- 济(40968)
- 经济(40928)
- 业(33457)
- 管理(32571)
- 企(27304)
- 企业(27304)
- 农(15698)
- 方法(12720)
- 地方(12443)
- 中国(12156)
- 财(11653)
- 策(10739)
- 数学(10407)
- 业经(10390)
- 农业(10260)
- 数学方法(10192)
- 制(9724)
- 贸(8671)
- 贸易(8664)
- 易(8385)
- 学(8273)
- 银(7279)
- 银行(7269)
- 理论(7144)
- 行(6983)
- 及其(6946)
- 划(6885)
- 务(6868)
- 财务(6843)
- 技术(6838)
- 机构
- 学院(158813)
- 大学(155365)
- 济(61538)
- 经济(59943)
- 管理(59333)
- 研究(55743)
- 理学(50002)
- 理学院(49353)
- 管理学(48545)
- 管理学院(48184)
- 中国(42561)
- 京(33507)
- 科学(33212)
- 财(31084)
- 所(27749)
- 江(27179)
- 中心(25949)
- 农(25748)
- 研究所(24843)
- 范(23603)
- 师范(23415)
- 财经(23362)
- 业大(21682)
- 州(21324)
- 北京(21076)
- 经(20907)
- 院(20669)
- 农业(19874)
- 师范大学(18475)
- 省(18215)
- 基金
- 项目(100010)
- 科学(78435)
- 研究(77631)
- 基金(69992)
- 家(60026)
- 国家(59356)
- 科学基金(50695)
- 社会(46881)
- 社会科(44205)
- 社会科学(44195)
- 省(40391)
- 基金项目(36551)
- 教育(35930)
- 划(33664)
- 编号(33577)
- 自然(32431)
- 自然科(31608)
- 自然科学(31601)
- 自然科学基金(31063)
- 成果(28784)
- 资助(28492)
- 课题(24144)
- 发(22898)
- 重点(22515)
- 部(21882)
- 创(20669)
- 性(20515)
- 年(20391)
- 项目编号(19837)
- 创新(19111)
共检索到25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菲菲
族谱修撰中的攀附和炫耀基本被学界视为普遍现象,但正是这种共识,降低了其被重视的程度,进而湮没了对于粉饰背后不同宗族在建构与策略选择上的认识,而这些正是对一个宗族形成全面且深刻了解的重要面相。在《诗山凤坡梁氏宗谱》中,充斥着对南宋丞相梁克家的凸显,这种粉饰的背后,是基于梁叶构怨所带来的近一百多年的外族威胁,使得梁氏与官方有着较多的接触,进而影响到整个宗族在家族策略上,更注重在科举功名上取得的成绩。这一粉饰背后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宗族建构与家族策略选择,也体现出了在闽南乡族自治化趋势下,国家政权存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诗山凤坡梁氏 梁克家 宗族建构 家族策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雅萱
本文旨在使用明代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亓氏的例子,说明该时期山东宗族内部"门"的系谱形成过程与宗族构建之间的关系。宗族系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世系图,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谱系。在明代前期的山东,存在一个"户"下分"门"的情况,"户"是登记在官府应对差役的单位。在明代中后期宗族构建的过程中,原先"户"下的"门",便成为宗族内部的一种结构,是区别族人之间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族人使用"门"来区别亲疏远近的过程中,亓氏宗族内部作为成文的系谱也在不断完善,以至于完成了他们在万历年间的宗族构建。
关键词:
分“门” 谱系 明代 山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雅萱
本文旨在使用明代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亓氏的例子,说明该时期山东宗族内部"门"的系谱形成过程与宗族构建之间的关系。宗族系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世系图,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谱系。在明代前期的山东,存在一个"户"下分"门"的情况,"户"是登记在官府应对差役的单位。在明代中后期宗族构建的过程中,原先"户"下的"门",便成为宗族内部的一种结构,是区别族人之间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族人使用"门"来区别亲疏远近的过程中,亓氏宗族内部作为成文的系谱也在不断完善,以至于完成了他们在万历年间的宗族构建。
关键词:
分“门” 谱系 明代 山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淑清
笔者通过对前福建厦门水师提督陈汶环的《陈氏宗谱》及后裔情况的研究与考证,对其家谱及家族的族源、发展和迁徙黑龙江的缘由,以及陈汶环受清政府调遣率福建水师参加抗俄战争的全过程和创建以福建水师为骨干的黑龙江水师营,在保卫黑龙江领土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进行了论述。同时对陈汶环后裔的情况也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陈氏宗谱》 福建水师 抗俄战争 后裔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小琴
本文介绍了《重修乘云宗谱》一书的编修历史及内容,揭示和分析了唐代创立于湖南衡阳的禅宗——乘云宗的历史及其佛理,对揭开被湮埋千年的禅宗分支乘云宗具有重要佛教史学意义。
关键词:
乘云宗 《重修乘云宗谱》 衡阳雁峰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斌
明清以降,清水江流域的土司宗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建构过程。清水江流域锦屏亮司留存的碑刻和多次编修的龙氏族谱均显示,龙氏家族在迁移与定居亮司的过程中,通过祠堂修建、族谱编修逐渐开始其宗族化运动。通过对这一宗族建构过程的细节分析发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主要基于地方宗族自身的努力,这一发展过程既反映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建构的类型,也显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建构历程。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土司 宗族 龙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兆杰
上海图书馆藏《金川项氏宗谱》分为序、凡例、古迹、秩祀、衣冠盛事、系图、系志等部分,可以视作浙江慈溪项氏的家族史。该谱对于了解项氏的迁徙与繁衍、先贤事迹、孝子贞妇、家族文化、通婚姓氏、收养立嗣等问题有着很高价值。书中除了一些史实讹误外,序言和先贤事迹等部分存在美化和作伪行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家骥
清皇族宗谱《玉牒》是中国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皇族宗谱,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在人口资料上的价值体现在:(1)数量大。(2)有人口繁衍的连续性记录。(3)人口登录比较完整。男、女、老、幼包括生下即殇者,皆登入。(4)有难得的女性人口资料。皇族所生女,都有简单的生平记载。(5)有远较一般家族谱全面、具体的婚姻方面资料。另外,由于清中期以后皇族绝大部分是下等宗人,与普通旗人、庶民情况差不多,所以其人口资料也有一般性参考意义。价值上不足之处是:(1)清初人口之登录尚不完全,如女婢所生子女不录,殇者多缺载,除宗者未录。(2)有人口漏报现象。(3)外姓嫁入之妻妾多不作专门登记。(4)男性成婚龄无专门登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付惠凯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
宗族 权威结构 社会变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新才 谢鑫
历史上,中国谱牒编修的内容体例不断丰富、系统化,编修主体渐趋平民化。通过对谱牒编撰历史的回顾及对谱牒文本的分析,文章认为可以将支持国人不间断修谱的动因归纳为祖先崇拜和孝德思想,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现实需要,忧患意识和夷夏观念。谱牒编修行为及其背后的动因体现着宗族自适性,即宗族为了自身安全,趋利避害,调整自我特性以应对不断变革的制度。
关键词:
谱牒 动因 宗族 自适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远报
多贺秋五郎的中国宗谱问题研究熊远报中国宗谱问题近来渐渐成为热门研究课题,这多少反映了史学界不满足于从传统的史学方法和传统研究领域,而是力图从关注庶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底层社会的结构及其作用等方面来理解、认识中国传统乃至于现实社会这一倾向。对中国宗谱,...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红 佐佐木爱
明清民间家族组织的祭祀与修谱活动,继承延伸宋以来"礼"的民间化思想与制度趋势。祭祀与修谱作为地方社会普通的"民俗"活动,隐含着国家"标准",使地方宗族成为顺承国家礼仪教化、整合治理地方社会的关键组织和"国家权力"细胞。漳州南靖梅林长教简氏及其家族的祭祀与修谱具体仪式程序,表现出了"国家政治"的意涵。
关键词:
祭祀 修谱 礼 孝 国家认同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惠清楼
宗族作为清代基层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是影响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探究宗族的经济关系无疑对于我们认识清代社会特别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清代民众普遍与其所在的宗族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经济依存关系,宗族的族产越多,族人对宗族的经济依赖关系越强,而或宗族缺乏公产,宗族反而会有赖于族人的捐助。那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宗族在对族人实施资助和救恤的同时,也积极施以道德的教化。与现代社会相比,清代族人间通财意识明显较强,但在相对普遍贫苦的社会中,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计较其实也十分强烈,族人间因为经济利益发生纠纷
关键词:
清代 宗族 经济关系 社会生活 通财意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绍敏 段亚鹏 罗奇 贺海芳
"家国同构"——宗族组织有着与国家一样的组织制度,并有着更基础、更为广泛的影响。宗族组织不仅是宗族精神上的联系纽带,也影响着与之密切相关的族群的居住空间环境。宗族组织在村落群体格局、村庄的布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罗溪"十八周"村落为例,对周氏宗族影响下的宗族历史变迁及宗族村落群体布局、祖居村格局的营建进行研究,以期探究宗族组织在村落营建格局方面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宗族组织 血缘 地缘 聚落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