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3)
2023(3196)
2022(2713)
2021(2582)
2020(2167)
2019(4729)
2018(4481)
2017(8957)
2016(4922)
2015(4995)
2014(5152)
2013(5063)
2012(4634)
2011(4259)
2010(4252)
2009(3892)
2008(3974)
2007(3525)
2006(3126)
2005(2808)
作者
(14996)
(12664)
(12466)
(11899)
(8088)
(6270)
(5549)
(4700)
(4645)
(4592)
(4424)
(4379)
(4281)
(4021)
(3944)
(3919)
(3793)
(3783)
(3738)
(3614)
(3180)
(3073)
(3020)
(2909)
(2896)
(2879)
(2786)
(2750)
(2612)
(2601)
学科
(18853)
经济(18833)
(12452)
管理(11731)
(9853)
企业(9853)
方法(9827)
数学(7386)
数学方法(7299)
(5058)
(4842)
(4767)
理论(4408)
业经(4321)
中国(3921)
农业(3623)
(3527)
(3454)
财务(3449)
财务管理(3442)
地方(3402)
企业财务(3369)
(3228)
银行(3222)
(3100)
(3093)
金融(3093)
技术(2978)
(2661)
贸易(2661)
机构
学院(72714)
大学(71170)
管理(25807)
(25058)
研究(24825)
经济(24459)
理学(22252)
理学院(21898)
管理学(21418)
管理学院(21250)
中国(17622)
科学(17357)
(14790)
(13283)
(13166)
(12913)
研究所(11961)
(11803)
师范(11650)
中心(10962)
(10955)
业大(10906)
财经(10838)
农业(10512)
(10049)
(9966)
旅游(9838)
(9829)
师范大学(9443)
(9244)
基金
项目(49753)
科学(39330)
基金(37107)
(33590)
国家(33327)
研究(33125)
科学基金(28215)
社会(21811)
社会科(20787)
社会科学(20781)
基金项目(20240)
(19833)
自然(19403)
自然科(18955)
自然科学(18948)
自然科学基金(18639)
(16594)
资助(16029)
教育(15045)
编号(11613)
重点(11296)
(11006)
(10553)
(9969)
科研(9903)
(9870)
计划(9818)
创新(9321)
国家社会(9299)
成果(8932)
期刊
(28072)
经济(28072)
研究(18373)
学报(14222)
科学(13102)
(12051)
中国(11093)
大学(10227)
学学(9858)
(9775)
管理(8333)
农业(8260)
(6725)
(6530)
旅游(6530)
(6530)
(5957)
金融(5957)
教育(5615)
财经(5417)
学刊(5246)
旅游学(5245)
游学(5245)
业经(5139)
(4634)
经济研究(4310)
(4247)
(4156)
技术(4106)
问题(3876)
共检索到10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包泉万  
纵观我国旅游文学的传统和现代当代旅游文学的创作,旅游文学是有着它自身的显著特征的。尽管文学的再现性、情感性、情节性和意境美等诸多特性在其他的文学形式中也都有相当表现,然而在旅游文学中却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特色。笔者原拟在本文中就旅游文学的几个审美特征作一探索,以就正于方家学者,但因篇幅所限,故暂先只就其再现性一点作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兆康  刘德艳  
所谓文学旅游,是指以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为依托,利用其知名度和各地区、各阶层的人对文学作品的认同感和各自的审美趣味,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本运用语言所创造的人物、场景、情节等,使游人置身其中,通过审美作用,得到全方位的物质、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文学旅游的内容很多,它包括根据古典文学名著设计的文学旅游;根据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设计的文学旅游;根据文人游踪、文人遗迹设计的文学旅游;根据名篇、名诗、名赋、名句以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乃康  
拙文《试谈旅游文学的特征》(载《中国旅游报》1987年4月29日、5月6日)发表后受到人们的注意,有的同志赞同,也有的同志提出意见商榷。这些对深入开展旅游文学研究,推动旅游文学创作发展无疑都是有益的。这里我想就旅游文学的特征问题再作些探讨,以求教于有志于旅游文学研究和创作的同志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书锋  
文章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商品的基础。旅游商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资源及辅助设施,向旅游者提供能满足其旅游过程中综合需求的服务。一旦服务结束,商品交换也就结束。文章首次提出了旅游资源再现性及再现率的概念,并分析了再现率对旅游商品价格的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建生  
一、什么是旅游影片 电影本质上是一种用活动的画面和各种音响来表达内容的视听艺术,它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和通俗性以及最广大的观众。作为宣传娱乐媒介,电影只是一种形式,应与内容统一;旅游影片即是电影这一形式与旅游这一内容结合的产物,它伴随旅游事业的发展而诞生,是旅游宣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璟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对旅游文学研究在研究基础、内容、方法以及应用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化。在查阅国内十余年来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文学的专著和教材、内涵和发展、旅游与文学的关系和旅游文学的应用价值、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学科边界、作家作品及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提出旅游文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浅论《文选》的旅游文学视野刘德谦北京旅游学院今天我们所称的"文学",如果说其含意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的话,那么,我国古代所谓的诗书之别、文章文学之别等等,其意或者也是要把二者区别开来。为了明确起见,本文在这里所用的"文学"一词,姑且暂只限于专指语言艺术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璟  
本文试图以苏州园林为例,剖析园林文学与园林旅游的关系,认为园林文学在对园林意境的点示、开拓、再现以及国林旅游的宣传、导游、开发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是急需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珊  王媛  许鑫  冯学钢  
文学旅游是具有鲜明文旅融合特征的旅游类型,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文学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本文以上海张爱玲文学为例,从作家生平、文学作品等角度,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可供利用的文学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根据网络游记分析文学旅游者需求偏好,共同构建主题性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文学旅游线路设计模型包含地名景点、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市井生活、文学旅游动机、旅游设施及成本7个维度。文章利用该模型,设计了“张瑛求学记”“梦回半生缘”“文艺大上海”三条以张爱玲为主题的文学旅游线路。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可以为文旅融合模式提供新型的应用方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德利  
本文主张通过建立旅游环境资源计价制度,来扼制旅游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引导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旅游环境资源计价的必要性㈠旅游环境资源不计价的恶果第一,旅游环境资源不计价,歪曲了旅游产品成本的构成,虚增了旅游业新创造的价值,夸大了旅游经济效益。长此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黎平  
山区旅游渐受游客的青睐,但山区旅游对山区居民的带动有限。本文提出社区参与是山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社区参与的实现在山区居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专家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障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将是一项需要很长时间努力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加强对山区居民的教育培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乔玉霞  
一国内旅游这种消费行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由某些人的主观意向决定和促发的,而是当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进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一些从事旅游经济研究的学者曾概括地指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年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就会萌发国内旅游的欲望并具备了必需的经济条件;人均年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时,出国旅游就将提到生活日程上来。这说明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是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旅游需求欲望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人们自身的经济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多寡,而且要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善风  
本文从民族特色、轻捷便携、怀旧纪念、把玩口赏等多层面论述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商品的创意、生产、经营,并提出与国际接轨的开发设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挺平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宗教建筑的艺术性、以及宗教文化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