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6)
- 2023(3882)
- 2022(3450)
- 2021(3364)
- 2020(2806)
- 2019(6245)
- 2018(6383)
- 2017(12077)
- 2016(6762)
- 2015(7528)
- 2014(7581)
- 2013(7363)
- 2012(6915)
- 2011(5964)
- 2010(5870)
- 2009(5324)
- 2008(5202)
- 2007(4598)
- 2006(4073)
- 2005(3446)
- 学科
- 济(21914)
- 经济(21894)
- 管理(14239)
- 业(11862)
- 企(10047)
- 企业(10047)
- 方法(8596)
- 地方(7938)
- 农(7609)
- 理论(7439)
- 业经(6761)
- 中国(6031)
- 农业(5419)
- 学(5191)
- 教育(5064)
- 和(4975)
- 数学(4926)
- 数学方法(4828)
- 文化(3970)
- 财(3961)
- 教学(3878)
- 环境(3865)
- 经济理论(3841)
- 产业(3477)
- 制(3361)
- 研究(2903)
- 工作(2877)
- 地方经济(2852)
- 发(2827)
- 贸(2790)
- 机构
- 学院(87138)
- 大学(83557)
- 管理(30651)
- 研究(26906)
- 理学(25646)
- 理学院(25179)
- 管理学(24638)
- 济(24452)
- 管理学院(24432)
- 经济(23564)
- 中国(20043)
- 京(18750)
- 科学(18616)
- 范(17163)
- 师范(17053)
- 江(14759)
- 师范大学(13672)
- 中心(13268)
- 财(12859)
- 所(12661)
- 州(12546)
- 农(11880)
- 北京(11704)
- 研究所(11487)
- 业大(11247)
- 游(10957)
- 旅(10922)
- 旅游(10777)
- 技术(10726)
- 院(10141)
- 基金
- 项目(57263)
- 研究(45543)
- 科学(44374)
- 基金(38047)
- 家(32216)
- 国家(31833)
- 科学基金(27339)
- 社会(26988)
- 社会科(25317)
- 社会科学(25310)
- 省(25055)
- 基金项目(21534)
- 教育(21123)
- 编号(20995)
- 划(20190)
- 成果(17393)
- 自然(16863)
- 自然科(16340)
- 自然科学(16338)
- 自然科学基金(16016)
- 资助(14827)
- 课题(14609)
- 发(13406)
- 年(12882)
- 重点(12597)
- 项目编号(12356)
- 创(11683)
- 规划(11644)
- 部(11064)
- 大学(10759)
共检索到131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建华
旅游文化节的构建理念与营造,不仅关系到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否。本文以冼夫人文化节为例,指明旅游文化节的构建的四大要素,即文化节的规划理念;唤醒地方共同体意识;建立地方文化主体性格;实践参与式规划行动,以探讨旅游文化节的构建理念与营造。
关键词:
冼夫人 文化节 理念 旅游文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现红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节事旅游发展迅猛,但是对市场需求特征的关注明显不足。在顾客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实证分析参加开封菊花文化节的旅游者的体验过程,结果发现:(1)现代节事旅游者感知价值可分为享乐价值(包括玩乐价值、美感价值)和实用价值(包括服务价值、便利价值和价格感知)2个层面,两者的功效类似于双因素理论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2)节事旅游者价值感知对旅游体验有显著影响作用,其中享乐价值对总体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用价值对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3)节事旅游举办地除了提升旅游者实用价值外,提升旅游者的享乐价值对旅游市场开发更有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庆余
"旅游节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看似"老生常谈",但确是永恒的话题。2011年9月30日,《中国旅游报》曾推出"旅游节庆的国际化打造"高端对话栏目,其中,"旅游节庆越是有特色,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国际","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要实现视野国际化、思维国际化、心态国际化"等观点颇具启发。成功的旅游节庆要同时兼顾"文化底蕴"的本土化与"运作视野、服务标准和发展方向"的国际化。而节庆主题策划的好坏程度,是决定其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凡是已举办多年的旅游节庆,其承办方和主办方为了每一届都能够推陈出新,往往是绞尽脑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萌
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旅游节庆的主打品牌产品,而丰厚的牡丹文化也为其打开韩国市场提供了条件。韩国作为洛阳的重要入境客源市场,并未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度开发。如何挖掘牡丹文化,基于亲疏景度打造针对韩国客源市场的节庆品牌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品牌 旅游节庆 牡丹文化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荣国
今年纪念孔子诞展2540周年的活动高潮——孔子文化节,将如期在山东孔子故里曲阜市举行。 按计划,首届孔子文化节将于9月26日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拉开序幕,历时15天。其间将上演大型歌舞诗《大同梦》、话剧《布衣孔子》及大型仿古祭孔乐舞等一批以纪念孔子为主题的艺术剧目。曲阜市还将举办孔府珍贵文物、孔子生平事迹等各具特色的纪念展览,孔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怡华
随着构建书香社会与倡导全民阅读的理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社会各界对阅读推广的热情持续升温。在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的阅读推广人评选中,公共图书馆、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与社区文化中心成为阅读推广的主力军。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这4类阅读推广主体在目标人群、推广理念、组织运营、活动策略与绩效成果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瓶颈,这意味着异质主体之间存在加紧合作与联盟的必要。
关键词:
阅读推广主体 公共图书馆 联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本刊讯3月21日上午,中国国际商务文化节暨2009中国(邯郸)国际新材料博览会,在邯郸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中国国际商务文化节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河北省商务厅、邯郸市政府主办。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河有
非遗旅游迷思是非遗旅游项目引发人们产生旅游想象而形成的旅游吸引力。在实地考察、研读史料和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罗兰·巴特思的迷思学理论思想对民俗类国家级非遗鄂尔多斯婚礼从民间社区走上文艺舞台、景区舞台以及形成文化旅游节的实践历程剖析发现:非遗旅游迷思包括本真性迷思、地方专有性迷思和神圣仪式性迷思,是旅游目的地迷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目的地以民间社区传承为本底,将当地的仪式、乐舞和礼仪等文化元素通过文艺舞台和景区舞台展演以及举办文化旅游节等形式创新生产形成非遗旅游迷思;当地居民、政府、旅游企业与艺术团体、游客、传播媒体等多主体共同参与非遗旅游迷思生产并共创非遗旅游迷思经济效应。在新时代,非遗旅游迷思生产应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为指引,在文化本真性传承基础上不断挖掘时代元素,与旅游目的地迷思相协同并从时空与产业层面强化迷思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发
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视角,在晓起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表明,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晓起古村落社区及其村民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创造,从而实现了文化的再生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迟
本项目为运河驳岸文化节点公园设计,在运河驿站的形式中加入中医文化公园的设计理念。项目整体遵循山水融合的设计思路,把建筑体量较大的中医运河博物馆,通过长坡屋顶且功能空间横向展开的建筑设计手法,尽可能地隐匿在自然山水之中,并有机结合地域特色。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正向设计 BIM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晖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节庆后,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文化节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继往开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另辟蹊径的城市文化供给、俯拾仰取的城市旅游经济、因势利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相得益彰的城乡协调发展,为公共服务和文化发展贡献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晖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节庆后,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文化节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继往开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另辟蹊径的城市文化供给、俯拾仰取的城市旅游经济、因势利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相得益彰的城乡协调发展,为公共服务和文化发展贡献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慧 王春峰 李博 谷园园
基于对体育文化旅游节事的界定,文章构建了我国省际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利用2015年我国各省份数据计算指标权重,并对我国各省份的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权重最高,文化与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权重分列第二、三位;(2)各省份的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整体水平不高;(3)各省份在体育文化旅游节事资源支撑能力的分项得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中部区域的平均得分水平较高,东部、西部与东北部区域的平均得分水平则排在第二至四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