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
2023(2250)
2022(1861)
2021(1912)
2020(1436)
2019(3300)
2018(3110)
2017(4514)
2016(2603)
2015(2937)
2014(2971)
2013(2978)
2012(2717)
2011(2137)
2010(2347)
2009(2018)
2008(2388)
2007(1983)
2006(1689)
2005(1539)
作者
(6284)
(5197)
(5127)
(5075)
(3306)
(2379)
(2347)
(2031)
(1897)
(1877)
(1765)
(1741)
(1738)
(1710)
(1570)
(1538)
(1536)
(1473)
(1422)
(1338)
(1318)
(1256)
(1239)
(1227)
(1172)
(1162)
(1162)
(1088)
(1080)
(1061)
学科
(19021)
管理(13266)
财政(11422)
(10424)
(9710)
企业(9710)
(9135)
(7375)
财务(7374)
财务管理(7337)
(7101)
经济(7092)
企业财务(7028)
(4552)
中国(4533)
制度(3683)
(3683)
(3369)
体制(3163)
(3115)
方法(2893)
地方(2781)
教育(2770)
(2754)
政策(2715)
及其(2711)
方针(2610)
(2597)
(2597)
阐述(2597)
机构
学院(32649)
大学(32320)
(17091)
(12156)
经济(11866)
管理(10799)
研究(9849)
财经(8871)
理学(8831)
理学院(8745)
管理学(8656)
中国(8649)
管理学院(8590)
(7898)
财政(7534)
(6587)
(6499)
财经大学(6175)
(5885)
科学(5426)
(5130)
(4760)
会计(4401)
中心(4306)
(4242)
北京(4219)
经济学(4010)
研究所(3987)
(3986)
师范(3976)
基金
项目(16889)
研究(14554)
科学(12589)
基金(11337)
(9010)
社会(9004)
国家(8869)
社会科(8451)
社会科学(8448)
科学基金(7700)
教育(6977)
(6754)
编号(6358)
成果(6257)
基金项目(5699)
(5066)
(4917)
课题(4618)
资助(4568)
项目编号(4428)
(4288)
(4288)
阶段(4278)
(4186)
(4169)
阶段性(4029)
重点(3865)
(3803)
自然(3766)
(3728)
期刊
(19334)
(16951)
经济(16951)
研究(14768)
中国(9733)
(6340)
财政(6340)
会计(5560)
财经(5217)
教育(4865)
财会(4788)
(4414)
学报(4338)
管理(4160)
大学(3752)
学学(3447)
经济研究(3375)
通讯(3345)
会通(3337)
(3319)
金融(3319)
(3131)
科学(2866)
(2362)
(2322)
技术(2213)
(2141)
(2114)
之友(2070)
与会(1972)
共检索到61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震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常常提出不同课题,需要不同的精神来激发动力。建国初期正是有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才有社会主义体制的历史性确立;改革开放期间得益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已步入从经济建设为主转向民生并重的时期,财政精神与财政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联袂出现。树立什么样的中国财政精神,以符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时代新要求,引领公共财政未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彬虎  
裂缝掉灰的平房里,墙面的部分墙皮已经开始脱落;客厅里一对打了多层"补丁"的沙发,一溜半截高的残破书柜,一条方凳上"凑合"着放着电话……这就是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同志生前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吴波同志一生都在践行对党忠诚的信仰。在吴老的革命生涯中,尽管起起落落,屡遭不幸,蒙冤受害,却始终没有挫伤他对党的坚定信念。无论身居部长之位还是离休以后,他都一直坚守初衷,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各种困难面前,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党性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善如流,恪守法规。他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他耐得住寂寞、经得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李雪  
(一)从知识体系形成的视角:推动范式转换以构建财政学科理论基础体系在托马斯·库恩看来, "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一方面,范式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荣鄂  张爽  黎明  
近年来,财政立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财政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司法部大力支持下,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学工  
财政预算评审作为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从发挥财政预算评审的基础性作用入手,阐述了新时代财政预算评审转型与优化的举措,在推动财政预算评审转型方面:一是要整合组建机构,强化服务功能;二是要树立唯实理念,明确评审原则;三是要厘清评审权限,明确部门责任;四是要夯实预算基础,构建标准体系;五是要加强深度融合,开展绩效评价。在优化财政预算评审质效方面: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做好评审主体的“加法”;二是要简化业务流程,做好送审评审的“减法”;三是要增强团队意识,做好评审质效的“乘法”;四是要严守廉洁底线,做好不良风气的“除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是全省598万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其中也包括全省财政系统的默默耕耘。40年来,青海财政人牢记职责使命,破发展之题,走生态之路,谋民生之利,兴改革之举,财政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为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龙正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湖北各级财政部门将更加坚决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全方位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与保障。旗帜鲜明讲政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安徽财政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记不清是谁说的了:人本无魂,但却有一种超然实体而驱动言行的精神长久地伴随与你,使你坚忍不拔,意气奋发,浑身上下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在财政部门工作这些年,我认识了无数普普通通的财政人,从他们身上我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金华  高旭  
财政文化是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独具财政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层面,也就是说财政精神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源动力,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总结提炼"财政精神"活动中,应首先明确财政文化的内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财政精神,指的是理财人应具有和所追求的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理财人主要是财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者。所以,财政精神也就是财政部门形成共识的理财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财政精神,既有精神一般的共性,又有精神特殊的个性。一般如国家精神,特殊如财政精神、会计精神。财政精神的提炼,是建立在精神一般的共性基础上,提炼出具有财政特色的精神。总之,财政精神必然是精神一般与精神特殊的有机统一与个性彰显。财政部门是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经济部门,因此,财政精神要综合反映财政的本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强调,注重财政的现代国家职能而非传统市场职能。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经济学只研究市场和市场视角下的政府,不研究国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研究从以市场为中心转向以国家为中心,意味着财政学要逐步从经济学主导转变为政治学主导,从市场中的补充性职能转向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职能,从而改变以往经济学视域的财政学"只研究政府、不研究国家"的状况。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内的研究相比,本文强调了财政职能的国家化,并对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提出了设想,即必须摆脱经济学传统下对于市场效率的过度关注,逐步转向新时代对于国家治理政治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本文基于"财政"一词的解读探究了财政基础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并基于该逻辑起点,回答了财政的本质,财政需要研究的根本问题,以及财政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在此基础上,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分析了财政在新时代的主要使命,并基于所建构的财政基础理论,讨论了新时代财政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必然进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时飞  
近期,中央高层会议和文件精神中重点强调"供给侧改革",明确了供给侧改革是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瓶颈主要是供给侧出现了结构性矛盾,既存在产能过剩,主要是低层次产品和产业过剩,也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主要是高品质产品和产业供给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着重强调扩大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外需)"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这实质上是沿用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政策,需求受到过度刺激,而供给却被窒息在不必要的管制、过高的税收和过多的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如何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明显的降费,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如何做到"两加大""一提高",使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助力经济稳增长?如何增强基层财政"三保"能力,确保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如何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