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6)
- 2023(12686)
- 2022(10067)
- 2021(9205)
- 2020(7752)
- 2019(16992)
- 2018(17243)
- 2017(33131)
- 2016(17951)
- 2015(20136)
- 2014(20347)
- 2013(19841)
- 2012(17871)
- 2011(15795)
- 2010(16253)
- 2009(15435)
- 2008(15578)
- 2007(14490)
- 2006(13160)
- 2005(11983)
- 学科
- 业(85622)
- 济(72562)
- 经济(72363)
- 企(68204)
- 企业(68204)
- 管理(62300)
- 农(45812)
- 农业(30502)
- 业经(30491)
- 方法(26272)
- 财(24617)
- 中国(22926)
- 制(19874)
- 数学(17833)
- 数学方法(17708)
- 务(17326)
- 财务(17293)
- 财务管理(17275)
- 技术(16512)
- 企业财务(16305)
- 体(16112)
- 策(15609)
- 理论(15300)
- 和(14375)
- 地方(13525)
- 划(13297)
- 贸(12911)
- 贸易(12903)
- 易(12546)
- 学(12486)
- 机构
- 学院(259313)
- 大学(250457)
- 济(107010)
- 经济(104724)
- 管理(103607)
- 理学(88063)
- 理学院(87274)
- 管理学(86042)
- 管理学院(85578)
- 研究(83251)
- 中国(67535)
- 农(58577)
- 京(52665)
- 财(50355)
- 科学(49534)
- 农业(44624)
- 江(43309)
- 所(42023)
- 业大(42009)
- 中心(39531)
- 财经(38813)
- 研究所(37547)
- 经(34985)
- 州(33626)
- 北京(32298)
- 范(31961)
- 师范(31635)
- 经济学(30719)
- 省(29376)
- 经济管理(29360)
- 基金
- 项目(166117)
- 科学(131663)
- 研究(127464)
- 基金(118995)
- 家(102238)
- 国家(101099)
- 科学基金(87941)
- 社会(83148)
- 社会科(77596)
- 社会科学(77573)
- 省(68422)
- 基金项目(63114)
- 教育(56280)
- 编号(54772)
- 划(54267)
- 自然(53627)
- 自然科(52432)
- 自然科学(52417)
- 自然科学基金(51544)
- 资助(45989)
- 成果(44219)
- 业(38480)
- 创(37334)
- 发(37191)
- 课题(36235)
- 重点(36196)
- 部(36041)
- 创新(34006)
- 国家社会(33863)
- 制(33493)
- 期刊
- 济(135103)
- 经济(135103)
- 研究(74626)
- 农(61566)
- 中国(59007)
- 财(41883)
- 农业(41022)
- 管理(40429)
- 学报(38871)
- 科学(36776)
- 大学(30751)
- 业经(29408)
- 学学(29040)
- 教育(27241)
- 融(26720)
- 金融(26720)
- 技术(24184)
- 业(21288)
- 财经(19623)
- 经济研究(19006)
- 问题(18215)
- 经(17044)
- 农村(14826)
- 村(14826)
- 版(14226)
- 技术经济(14224)
- 图书(14202)
- 农业经济(14191)
- 世界(14089)
- 商业(13069)
共检索到40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清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主要依托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因而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路径。但是,在传统的服务供给中,以普通农户为代表的微观经营主体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政策的排挤和资金的挤压,而农户正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目标对象,这就要求应重构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三方主导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服务模式 存在问题 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关锐捷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多年来发展不断完善,组织载体"多层次"、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机制"多形式"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服务内容与农民的需求差距大、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矛盾凸显等问题仍然突出存在。新时期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确立"顶层设计指导、公共财政扶持、局部试点先行、适时稳步推进"的原则,着力在生产经营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公共监管服务三个方面,力求在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上实现十个新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嘉怡 魏玲丽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衔接的客观要求。文章回顾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程,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 思路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亢 戎殿新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现代农业生产分工体系和新型市场体系。它是商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给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发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本质特征。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国家。目前,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度发达,具有典型意义。研究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律,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很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洪远
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必须选择与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按照重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快发展赢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大力扶持非赢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总体思路,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加强服务条件设施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
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市场机制 政府引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春海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稳定和优化家庭承包经营的出路,是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引擎。基于国外经验的梳理和我国实践模式的总结,构建了一个以服务要素为切入点的"三位一体"分析框架来探究服务体系的运行机理。并以机制框架对照实地调研,检视当下发展面临的约束。从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创新建设路径的关键点入手,须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培育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 服务要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仝志辉 侯宏伟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户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以服务农户为主对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相应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当前急需发展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农户合作购销组织、"粮食银行"、农户合作金融组织等五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推动农民合作社联合组织成长,通盘考虑农村金融发展框架,推动财政支农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融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俏 王建华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对美国、欧洲以及亚洲邻近国家和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分析与总结,设计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强调在体系建设中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和引入社区理念,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定祥 李虹
该文认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是缓解我国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时,不仅需要政府在公益性农业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政府还应当制定诱导性的政策措施,激励市场机制在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特征,然后论证了政府和市场机制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效率及其作用失灵,在此基础上,该文界定了政府和市场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行为边界和分工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使市场激励机制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作用应如何设计相应的政策组合的设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志敏 彭梦春
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有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合作社导向型的德国模式以及农协导向型的日韩模式。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政府、合作社、私人公司3个层面的服务系统。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基础、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与农民的需求差距大。为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强化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展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峰 赵密霞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法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现状,3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皆是由政府、社会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构成。由于3国农业发展水平及法律政策的差异,3个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共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中国在加快农业合作组织建设,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与提升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庆
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和日本、韩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起源、发展道路和结构形式都不同,所以体系的整体运行模式也不相同。而且,中国和日本、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因为处于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而是总体发展模式上的差异,待农观念上的差异。但在以农协为代表的日本和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所遵循的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农民进出自由、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现代企业模式运行、政府扶持等普遍性原则,也是中国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应该遵循或借鉴的。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结构 功能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海
"十三五"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目标是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与之相适应,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最终建成全方位、多层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健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建设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而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