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5)
2023(10222)
2022(8496)
2021(8040)
2020(6490)
2019(14491)
2018(14369)
2017(26826)
2016(14980)
2015(16470)
2014(16609)
2013(16200)
2012(15383)
2011(13823)
2010(14148)
2009(12905)
2008(13128)
2007(12302)
2006(11083)
2005(9921)
作者
(44895)
(38290)
(37429)
(35645)
(23584)
(18542)
(16932)
(14663)
(14202)
(13691)
(13008)
(12789)
(11951)
(11752)
(11673)
(11554)
(11368)
(10899)
(10878)
(10712)
(9507)
(9482)
(9272)
(8811)
(8653)
(8544)
(8448)
(8367)
(7849)
(7829)
学科
(62010)
经济(61868)
(49314)
(46468)
管理(37612)
农业(32825)
(25045)
企业(25045)
方法(22554)
数学(19429)
业经(19390)
数学方法(19149)
中国(16892)
地方(14320)
(13829)
环境(13394)
(13282)
(13212)
(12653)
农业经济(12438)
发展(10225)
(10125)
(9969)
(9947)
贸易(9941)
(9869)
(9706)
(9653)
(9556)
农村(9536)
机构
学院(215945)
大学(211443)
(84719)
经济(82770)
管理(78333)
研究(75071)
理学(67480)
理学院(66684)
管理学(65317)
管理学院(64940)
(62191)
中国(57717)
科学(48648)
农业(47772)
(44781)
业大(42073)
(39018)
(37273)
中心(36344)
研究所(35375)
(34823)
(30125)
农业大学(29952)
师范(29785)
财经(28996)
(27562)
(27539)
北京(27176)
(26370)
(25775)
基金
项目(144570)
科学(112636)
研究(105975)
基金(103165)
(91256)
国家(90330)
科学基金(76123)
社会(67382)
社会科(63250)
社会科学(63230)
(59059)
基金项目(55056)
自然(48249)
(48106)
教育(47676)
自然科(47083)
自然科学(47069)
自然科学基金(46245)
编号(44104)
资助(40813)
成果(35683)
(34416)
重点(32616)
(32428)
(31754)
课题(30440)
(29485)
(27990)
国家社会(27951)
科研(27645)
期刊
(103966)
经济(103966)
(67479)
研究(59324)
中国(52151)
农业(45909)
学报(41121)
科学(35969)
大学(31747)
学学(30036)
(27745)
教育(26286)
管理(24282)
业经(23426)
(21688)
金融(21688)
(21358)
技术(18307)
(15044)
问题(14868)
农业经济(14728)
农村(14436)
(14436)
财经(14319)
经济研究(13111)
业大(12842)
(12303)
资源(11643)
世界(11474)
图书(11433)
共检索到33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馨梅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解除一切思想和政策障碍,推进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军刚  庞舒月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旨在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新农村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莉  
有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是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由于城乡"二元供给体制"的障碍,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供给决策机制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缺位",一事一议"筹资机制的困境等原因,严重影响着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为此,需要从公共财政、多元投资主体、供给决策机制、户籍管理制度和法制保障等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明生  吴贻玉  
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大批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然而,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农村落后的软、硬件设施、各项管理制度的滞后都妨碍了"大学生村官"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发挥,因此,对"大学生村官"服务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理论回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孟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庞大的农民和农户几乎是完全孤立和分散的,而农民的孤立和分散是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的。相反,农民组织不仅可以代表农民利益缓冲与强势力量之间的冲突,又可以在谈判中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但目前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农业产业的特性、体制因素、传统因素、观念误区等。要克服这些因素,政府的主导角色不能缺位,同时通过文化建设来促进农村的凝聚力,提高农民的组织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艳  严旭阳  
在首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建设是一个有利的切入点。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实现农村多元化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环境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容德  
正确分析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关系,减少认识上的偏差,规避实践上的盲目性,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要求。在资金投入与建设主体的关系上,资金投入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物质基础,而人更为关键,多策并举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上,要把握全面性,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民主为重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在典型引路与普及推广的关系上,要科学对待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经验,新农村建设要做到"神"的一元性与"形"的多元性的统一;在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党委政府追求为民谋利政绩与农民追求实惠二者的统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郅强  文宏  
当前数额巨大的乡村债务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意图存在着巨大反差,以及由此导引出的基层行政生态失序,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障碍。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日益严重的乡村债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明海  张晓路  
新农村建设中充分保障农民发展权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神圣条款内容的必然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现实要求。因此,要营造发展权正面直接地载入宪法机制、政府责任机制、法制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司法救济机制,充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靓  
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忧。要改变目前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中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要采用制度创新来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可以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宏恩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推动农民的自主经济发展,而现实中农民很少自主进行经济发展活动。导致此状况的根源是农民支付不起只有经济组织才能支付的高昂活动成本,而当前中国农村缺乏具有经济职能的组织,或者现有组织(村委会)缺乏经济职能。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研究了村委会的职能,考察了村委会和村民的博弈关系,分析了村委会制度的缺陷及其根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倪庆萍  
一、拓展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选择 经济增长有赖于最终需求的不断扩大,而最终需求又是由消费、投资、出口三部分形成。其中投资是一种间接的最终需求,投资的结果是扩大一种潜在的后备生产能力,由于投资乘数效应的巨大作用,从而满足未来某一时期更大量的消费和出口,但如果没有消费和出口的相应扩大,投资的膨胀势必会形成更大规模的资金占压,生产能力闲置。而消费和出口与投资不同,它属于一种直接的最终需求,消费与出口意味着需求的彻底实现,只要消费和出口持续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