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5)
2023(10928)
2022(9351)
2021(9018)
2020(7258)
2019(16961)
2018(17104)
2017(30990)
2016(18221)
2015(20377)
2014(20572)
2013(19305)
2012(18214)
2011(16748)
2010(17653)
2009(16455)
2008(16800)
2007(15323)
2006(14258)
2005(13464)
作者
(49821)
(41591)
(41193)
(39901)
(26912)
(19729)
(18910)
(16176)
(15805)
(15397)
(14395)
(14065)
(13734)
(13733)
(13536)
(12877)
(12492)
(12308)
(12232)
(12176)
(11019)
(10318)
(10171)
(9665)
(9665)
(9500)
(9459)
(9257)
(8380)
(8341)
学科
(60894)
经济(60787)
管理(55407)
(50141)
(44351)
企业(44351)
中国(23057)
教育(21342)
(21185)
(21124)
方法(20288)
(19064)
业经(16726)
数学(15894)
数学方法(15563)
(15356)
理论(15102)
(14909)
(14739)
(13069)
银行(13042)
(12550)
体制(12181)
地方(12047)
(11772)
贸易(11758)
(11755)
金融(11752)
农业(11651)
(11614)
机构
大学(255812)
学院(252112)
(98495)
经济(96080)
研究(93457)
管理(90191)
理学(75662)
理学院(74695)
管理学(73392)
管理学院(72849)
中国(67717)
(56112)
(53407)
科学(53135)
(47241)
(43190)
(42246)
研究所(42079)
师范(41933)
中心(40332)
财经(39375)
(38020)
教育(36883)
北京(36547)
(35531)
师范大学(34041)
(33801)
(33023)
业大(31770)
经济学(29354)
基金
项目(152990)
科学(122397)
研究(121499)
基金(107921)
(92640)
国家(91709)
科学基金(77955)
社会(74763)
社会科(70506)
社会科学(70491)
教育(63210)
(60228)
基金项目(55065)
(52632)
编号(51812)
自然(47858)
成果(47609)
自然科(46710)
自然科学(46694)
自然科学基金(45883)
资助(44016)
课题(40140)
(36257)
重点(36164)
(34206)
(33828)
(33319)
(32731)
(32124)
教育部(31922)
期刊
(121567)
经济(121567)
研究(92052)
中国(66312)
教育(61111)
(42905)
管理(38386)
(35586)
学报(34455)
科学(33832)
大学(28030)
(27831)
金融(27831)
学学(24650)
技术(24589)
农业(23281)
财经(20698)
业经(18767)
经济研究(17989)
(17852)
职业(15940)
问题(15264)
(13531)
论坛(13531)
(13418)
国际(12166)
(12088)
现代(11577)
(11375)
世界(11285)
共检索到416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海兵  
教育组织的变革不仅是目前我国教育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针对教育组织本身,从变革的基本变量、变革的程序、变革的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阻力的不同来源.具体分析了个人和组织形成变革阻力的主要原因.着重介绍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和克服阻力的策略以及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作战  
文章在阐述组织变革的二种模式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变革的阻力来源,剖析了员工阻碍组织变革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减少和克服这种变革阻力的思路和措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金龙  
本文从运行机制的形成要素出发,阐述了“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有整体功能的、相互联系的、有效的教学资源、学习交互环境和制度保障”是建立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运行机制的功能要求;阐述了如何以“以学生和学习为主、以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教育思想作为行动准则调整学校体制,规范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主体要素的行为。在对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阻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运行机制建立过程中的阻力控制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文选  王艳  
组织变革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其动力与阻力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组织变革中动力与阻力的辩证分析,提出动力与阻力的共生演进思想,试图运用这一思想的运作机理推动系统的构建,并采用基模分析推动系统的实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伟浩  陶爱萍  马兰燕  
本文主要运用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组织演变的基本原理,以分析高技术企业自身特征为切入点,在分析高技术企业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阻力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产生阻力的化解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费爱华  
基于对国内外企业变革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当企业变革面临内部重重阻力时,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都采取了一个共同的应对策略——动员式传播。文章对动员式传播的特征、内涵、机理及风险进行了系统总结。动员式传播是组织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传播受众的参与性、传播性质的"对话"化、传播层级扁平化、传播过程的情感性等特点。动员式传播的具体策略有"话语暴力"、"群众运动"、典型驱动和集体仪式等。动员式传播取得成功的内在机理在于,传播初期,动员式传播强化了受众的主体性,便于组织中的普通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变革,而在后期则又"消解"了其主体性,便于传播发起者即变革主导者更容易掌控和更快速地推进变革。需要注意的是,动员式传播对受众的"操纵性"特点决定了其对企业健康发展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季晓云  
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与组织变革的发生,内部控制必须突破其传统的科层控制与审计为主导的局限,将内部控制纳入社会系统的研究范畴,重新认识"人"在内部控制中担当的角色与作用,并构建以知识要素为载体,以持续学习能力提高为导向的控制模式,提升内部控制对环境反应的灵敏度。因此,对内部控制的核心内涵、目标导向、控制机制、体系结构进行重新审视并予以准确定位,是实现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项国鹏  
公司战略变革会引起企业利益格局重组和文化修正,从而导致权力性阻力和文化性阻力这两种关键阻力。公司战略变革的成功在于有效克服这两种阻力。权力性阻力有三种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在于权力来源和战略认知的变化,可以设计五项克服措施。文化性阻力有四种表现形式,产生原因是新战略和旧企业文化的不匹配,要从企业文化的四个表现层面设计克服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志扬  从奎  
路径依赖是组织积累资源和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基于路径依赖的组织变革会使组织陷入非效率的路径而无法摆脱,而当前学者们对于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的形成机理的讨论比较缺乏。文章剖析了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机制形成的三个阶段的内部特征,揭示了组织变革路径从生成到锁定的演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组织变革中路径依赖机制的管理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培杰  马健生  
阻力是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避免的,阻力往往是消极的,但是,它常常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改革必须认真考虑阻力的来源和类型,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改革的目标。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对阻力保持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变阻力为动力,从而大大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坤  王海宽  刘开第  
本文以企业组织变革阻力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影响组织变革阻力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组织变革阻力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了改造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结合企业变革实例说明其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雯芩  王显槐  
教师阻力,影响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应正视高职院校中教师阻力的各种表征,它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体现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艰巨性,也说明了改革过程的复杂性,需要从强化职教意识、规范教学要求、重视分类引导、组织团队合作、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化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蒲伟  罗立民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按照社会需求变革,随着社会需求发展。作为自组织系统,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自身的结构,以随时把握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市场有效需求,以及对这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从而确立起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方案,制订相应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为了做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保证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乃至供不应求,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自身组织结构系统实施有效变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峰  蒋枫  刘爱军  
企业组织变革已经成为员工一种主要的工作压力源。传统的组织变革研究过于突出战略、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和反应等微观层面的因素重视不够,因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应对是变革情境下员工最典型的心理活动和反应形式。员工应对策略的选择对其个人和企业变革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员工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员工的变革应对策略总体上可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大类。影响员工变革应对策略选择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认知评价、人格、自信、自我效能感、情绪和社会支持以及组织层面的因素和变革本身的特点等。员工结合自身特质和拥有的资源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