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2)
- 2023(6655)
- 2022(4883)
- 2021(4639)
- 2020(3432)
- 2019(7648)
- 2018(7827)
- 2017(13017)
- 2016(8337)
- 2015(9439)
- 2014(9713)
- 2013(8227)
- 2012(7263)
- 2011(6682)
- 2010(6984)
- 2009(5927)
- 2008(5800)
- 2007(5488)
- 2006(5089)
- 2005(4997)
- 学科
- 济(23373)
- 经济(23350)
- 教育(19645)
- 中国(16322)
- 管理(15268)
- 业(14511)
- 企(10356)
- 企业(10356)
- 农(9964)
- 理论(8934)
- 发(7940)
- 业经(7882)
- 学(7400)
- 发展(7359)
- 教学(7336)
- 展(7237)
- 农业(6673)
- 地方(5956)
- 方法(5682)
- 财(5048)
- 制(4953)
- 技术(4469)
- 体(4286)
- 产业(4285)
- 数学(4218)
- 研究(4213)
- 数学方法(4089)
- 策(3793)
- 革(3771)
- 信息(3770)
- 机构
- 大学(106858)
- 学院(103700)
- 研究(40632)
- 济(32378)
- 经济(31359)
- 教育(30242)
- 管理(29492)
- 范(27052)
- 师范(26926)
- 京(25098)
- 理学(24580)
- 理学院(24133)
- 科学(23794)
- 管理学(23431)
- 中国(23271)
- 管理学院(23185)
- 师范大学(22214)
- 所(20065)
- 江(18353)
- 研究所(18199)
- 北京(16788)
- 中心(16592)
- 技术(16237)
- 职业(16087)
- 财(15752)
- 院(14857)
- 农(14516)
- 州(14389)
- 业大(12778)
- 财经(12113)
- 基金
- 项目(63783)
- 研究(56196)
- 科学(51641)
- 基金(41259)
- 家(34860)
- 教育(34508)
- 国家(34373)
- 社会(32722)
- 社会科(30554)
- 社会科学(30546)
- 科学基金(28641)
- 省(27105)
- 编号(26498)
- 划(24507)
- 成果(24346)
- 课题(22334)
- 基金项目(20559)
- 年(19446)
- 规划(16441)
- 重点(16361)
- 发(15981)
- 自然(15598)
- 项目编号(15400)
- 资助(15384)
- 自然科(15234)
- 自然科学(15230)
- 部(15166)
- 性(15045)
- 自然科学基金(14931)
- 度(14171)
共检索到17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维
学校教育时间是学校整个生活中时间安排的总和,是一种社会时间,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变化中的学校教育时间,不同的时期对其产生了不同影响,提出了不同要求。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应该试图摆脱工业社会的工业模式对学校教育时间的影响,根据时代要求和学校时间的特点,分析出基本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学校教育时间的合理重构,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婧 郭俊朝 尹雨晴
教育功能的完善受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学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动力的推动。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功能既带有发达国家高中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普遍特征,又具有典型的中国改革发展特色。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高职学校将更加重视学生基本素质和个性化职业技能培养,满足职业转换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应用技术研究,真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从隐性转向显性;在文化传承创新内容上将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和谐文化实现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腾飞 陆素菊
文章运用劳动力供求原理,从"用工荒"的背景出发,梳理出了学校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学校职业教育要树立开放的前瞻的办学理念,转变供给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充分考虑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诉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学校教育哲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
在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流向城镇的过程中,大多数流动父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留守儿童规模快速扩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在重庆市31所农村小学收集的1.2万名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兼顾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机会和学业成绩、义务教育和后义务阶段教育,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把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亦芳
在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教育现代化必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先行指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布,描绘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社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现代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从政策层面来看,社区教育现代化的走向,必将与国家的教育政策、信息化政策以及国家治理政策等同向同行、相得益彰。因此,国家政策对社区教育现代化构成有力支撑,是社区教育实现现代化依托的政策背景。分析这些政策取向,就是要把握社区教育现代化迎来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时间窗口,同时也要正视社区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国家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需要正视现状,以有效的策略形成社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思路,着力主动对标、努力跟进、学会超越,加快推进社区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一桓
新时代,高职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不过部分学生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制度保障;改革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助推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外交流,为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平台。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高职学生 文化自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汉生 朱俊
教育现代化是时代进步,特别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深度契合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为了使职业教育持续创新发展并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广东省从规模扩张、系统优化和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省级统筹,形成"广东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省级统筹 教育现代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炜
我国自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但仍然难以满足需求,更不能适应现代化要求。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分布、授权高校、硕博比、学术型与专业博士等结构都亟待优化,质量观也需要更新。应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提升导师队伍,强化培养过程,加强学科建设,为实现现代化做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其使命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普遍提升国民素质,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长远价值追求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后援和智力支持。在此前提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应秉承5项原则着重处理好相应关系:一是现代高于传统、创新高于传承的原则;二是整体高于局部、"成人"高于"成才"的原则;三是全面高于重点、系统高于要素的原则;四是素质教育高于"应试"教育、教育考试制度服从现代学校体系设计的原则;五是开放性高于封闭性,"立交桥"高于"独木桥"的原则。与此相应,职业学校教育在价值追求方面,应当重视受教育者的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杰
本文对当前学校教育的三个方面提出了疑问:1.教育对象;2.教育评价;3.教育手段。首先,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身份的认识,如果将学生视为人,而不是资源和工具,那么,教师该如何寻找到自己的新身份?其次,如果学生有权评价教师,那么教师将不仅要提高考分、掌控纪律,而更应令学生满意。再次,教育中使用的"政治"和"行政"。
关键词:
教育对象 教育评价 教育手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生力量,认识和把握其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路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以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主题、以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发展道路为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规模化、普惠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以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切入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障碍;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提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分析了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婧 刘波林 苑大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以保障人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为根本原则、以促进人民现代性为基本方法、以人民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互联互通性、公平开放性、灵活多样性、制度规范性、技术先进性五大特征,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稳定运行的需要、满足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等三重价值。但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终身学习文化尚未在全社会稳固形成、终身学习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健全、终身学习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面向未来,应以树立积极主动的现代化终身学习观念为根本基准,以建立健全现代化终身学习法律与制度为强力支撑,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的现代化终身学习促进方法为可靠依托,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石勇 胡慧慧
在教育现代化国家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职教衔接融通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将在提升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水平及教育层次、促进终身学习、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回顾了职教衔接融通的发展历程,从各利益相关方诉求角度剖析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职教衔接融通的发展应然,指出了顶层设计不完善、衔接融通效果欠佳、治理能力滞后等掣肘职教衔接融通的主要现实问题,并从扩大衔接融通力度和灵活性、大力完善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构筑现代治理体系三个方面对优化职教衔接融通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衔接融通 教育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