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9)
2023(3741)
2022(2986)
2021(3118)
2020(2349)
2019(5731)
2018(5658)
2017(8381)
2016(6005)
2015(6730)
2014(6844)
2013(6030)
2012(5604)
2011(5358)
2010(5556)
2009(4612)
2008(4548)
2007(4127)
2006(3763)
2005(3619)
作者
(14330)
(11939)
(11876)
(11374)
(7581)
(5619)
(5612)
(4771)
(4581)
(4474)
(3986)
(3928)
(3870)
(3828)
(3816)
(3801)
(3801)
(3510)
(3498)
(3379)
(3127)
(3067)
(2855)
(2789)
(2763)
(2728)
(2633)
(2625)
(2459)
(2440)
学科
教育(19317)
中国(10861)
(9507)
经济(9481)
管理(8657)
(8456)
理论(7438)
(7161)
(6221)
企业(6221)
教学(5834)
(4731)
(4134)
(3999)
思想(3956)
发展(3802)
政治(3745)
(3679)
(3497)
研究(3475)
思想政治(3452)
政治教育(3452)
治教(3452)
德育(3417)
农业(3410)
改革(3223)
高等(3117)
方法(2873)
教育改革(2829)
技术(2803)
机构
大学(76829)
学院(70942)
研究(29666)
教育(27801)
(22059)
师范(21940)
师范大学(18344)
(18224)
科学(18041)
(17844)
管理(17633)
经济(17130)
中国(15390)
(15153)
理学(15001)
理学院(14633)
管理学(14095)
管理学院(13939)
研究所(13758)
技术(12708)
(12632)
北京(12606)
职业(12151)
中心(11918)
教育学(10635)
(10511)
(10422)
(10170)
(9765)
业大(8811)
基金
项目(42282)
研究(38359)
科学(34628)
基金(27025)
教育(26902)
(22865)
国家(22477)
社会(20599)
成果(19119)
社会科(19025)
社会科学(19021)
编号(18787)
科学基金(18149)
(17680)
(17672)
课题(16501)
(14692)
基金项目(13254)
规划(11845)
项目编号(11392)
重点(11347)
(11311)
(11020)
(10744)
自然(10444)
研究成果(10438)
教育部(10198)
自然科(10160)
自然科学(10160)
(10106)
期刊
教育(46833)
研究(32619)
中国(26402)
(22618)
经济(22618)
学报(12151)
职业(11261)
大学(10105)
(9973)
科学(9922)
技术(9344)
(7875)
学学(7609)
技术教育(7208)
职业技术(7208)
职业技术教育(7208)
农业(6497)
管理(6213)
(5383)
论坛(5383)
高等(5297)
图书(5088)
成人(4945)
成人教育(4945)
高等教育(4707)
(4706)
(4069)
金融(4069)
发展(3955)
(3955)
共检索到12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伟  朱永新  
从教育“是什么”到教育“该如何”的追问过程,也就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育思想的表达过程中,一直就存在着呐喊与回应,交织着诉说与倾听。但是,在教育成为“公共话题”的今天,关于教育思想的话语却陷入了困境。明确话语主体(谁在言说)、言语的对象(向谁言说)和话语方式的选择(如何言说),是教育思想走向表达自觉的有效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希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选择大体上有三个范畴:现代性的政治哲学话语、公共服务治理的空间结构、官僚制/后官僚制。由于这些范畴自身充满着诸多冲突,因此,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然而,两难的话语抉择必将推动美国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陈晓晓  
价值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的使用,共同诠释价值意义、建构价值理解的过程。在这种话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也就是能够基于对语言"形式-功能"的认识,对宏观与微观情境的理解,以及对何种话语权力的洞察,有策略地在语言及非语言符的使用中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声与思考的意义诠释空间,使其服务于价值自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师要有能力保持自身话语的可协商性,让学生成为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还要擅于搭建意义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价值思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喻立森  
作者详细论述了教育目的表述的内容结构、层类结构和文字结构,并提出了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新的表述方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旭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教育现代化实现了从薄弱开局到“基本实现”的伟大跨越,并逐步建构起中国特有的学术命题和话语体系。相关研究在从“什么是”到“是什么”、“怎么做”,再到“怎么样”的主题变迁中,形成了教育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具有依附性与匹配性、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具有多元性与整体性、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学习具有后发性与辩证性、教育现代性的增长具有动态性与人本性、教育现代化变革具有长期性与阶段性等基本主张。尽管丰富的学术话语为改革实践及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现阶段依然面临话语内涵异质化、书写对象失衡化、话语功能政绩化等多重困境。面向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征程及新老问题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相关学术书写亟待从“目标导向”向“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转化,从“教育要素体系”向“社会生态体系”转化,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视角转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润洲  
教育定义多元根源于其自身的逻辑框架,表现为认知主体的差异、教育自身的复杂以及教育定义的特性等。作为自觉的教育者,直面教育定义多元这一事实,应明确各教育定义的意涵,洞察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廓清自己心目中的教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荣科  赵亚乔  
福利经济思想的重新表述与学科诞生●朱荣科赵亚乔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都追溯在边沁的功利主义上面。本文对传统经济学的界定进行进一步地发掘。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福利思想古代世界知识的各支之源流,都在希腊汇合起来,一些惊人的天才把它从蒙昧状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玉琢  
一、教学目标的内涵1.定义。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国学者李蔚、祖晶在《课堂教学心理学》一书中认为,教学目标是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描述的当一节课、一个教学单元或一门学科学完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应达到的程度。从这一角度出发,美国教育专家B·S·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瑜  
贡献出具有世界影响力或公认推进人类文明的思想,是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图书馆学理论健康发展和理性塑造之路:一要创造思想,二要冲出思想牢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洁  佟丞  
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核心的"微时代"已悄然到来,其具有信息量大、受众广、传播时效强等特点,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冲击。文章从开辟德育新阵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主客体相互提升等角度,对发挥微时代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背景下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萍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教育组织不仅建立了较系统的教育网络,而且也建立了一支具有相当素质和专业化的队伍:我们不仅有从小学到大学统一的教育大纲,而且全面实行“德目主义”的教育方式。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发展的期待仍有较大的距离,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愈显突出。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本文试图提出一点初步的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爱华  
分工与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非常重要的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教学既需要分工,也不能忽视协作,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工面临缺失、过度或功利主义等问题,即呈现异化的倾向或状态。要消除这种异化状态就必须使分工科学化,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分工与协同这两大逻辑实现统一与交互,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国红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普遍存在虚化、泛化和异化现象。为此,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应建立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目标表述上应从传统的要素范式走向行动范式,这样才能形成清晰的具有职教特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设计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江勇  
受实证主义和技术理性思潮影响,追求评价标准精确化,教育成果可计量化、评价结果排名化的量化评价模式成为当前大学内外部教育评价实践的主流。让数据说话,强调效率和产出导向,奉行奖优罚劣,达到质量问责和绩效考核的目的。在追求量化极致表达的评价制度规训下,被评价者的成功学定义改写为"多产"和"快产",由此,大学也难免陷入到"有数量缺质量,重论文轻育人"的发展困境。治理当下大学教育评价的过度量化问题,需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回归初心,在教育评价的价值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上做出反思和修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庄西真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源于供给侧结构性在职业教育上表现出来的五对矛盾:一是技能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专业适应性调整与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矛盾;三是人才培养过程与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之间的矛盾;四是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空间均衡布局之间的矛盾;五是职业教育单一就业导向与受教育者多元化生涯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五对矛盾集中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