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0)
2023(8754)
2022(7094)
2021(6716)
2020(5351)
2019(12258)
2018(12432)
2017(21393)
2016(12929)
2015(14667)
2014(15219)
2013(13884)
2012(12768)
2011(11862)
2010(12366)
2009(11432)
2008(11416)
2007(10586)
2006(9500)
2005(9045)
作者
(35150)
(29268)
(29101)
(27911)
(18553)
(13898)
(13327)
(11320)
(11215)
(10728)
(9950)
(9882)
(9507)
(9407)
(9372)
(9120)
(8744)
(8723)
(8632)
(8330)
(7797)
(7293)
(7097)
(6819)
(6764)
(6683)
(6433)
(6417)
(5908)
(5901)
学科
(38924)
经济(38836)
管理(37966)
(30908)
(27621)
企业(27621)
教育(21023)
中国(17758)
(14457)
(14398)
理论(14065)
方法(13680)
(12932)
(11101)
(11027)
业经(10669)
数学(10150)
数学方法(9960)
(8772)
银行(8755)
教学(8536)
(8404)
(8329)
(8301)
财务(8297)
金融(8294)
财务管理(8277)
体制(8229)
企业财务(7849)
技术(7686)
机构
大学(184006)
学院(178265)
研究(64130)
(63639)
经济(61848)
管理(59533)
理学(50149)
理学院(49479)
管理学(48506)
管理学院(48128)
中国(43294)
(40884)
科学(36444)
(35785)
(33261)
师范(32999)
教育(32720)
(31775)
(30131)
研究所(28423)
中心(27673)
师范大学(26964)
财经(26923)
北京(26526)
(25279)
(24177)
(23267)
(23232)
技术(23161)
业大(22705)
基金
项目(110520)
研究(90096)
科学(88367)
基金(76344)
(65112)
国家(64405)
社会(55015)
科学基金(54560)
社会科(51688)
社会科学(51681)
教育(49881)
(44571)
编号(39510)
(39254)
基金项目(38696)
成果(36696)
自然(32019)
课题(31489)
自然科(31238)
自然科学(31227)
自然科学基金(30672)
资助(30421)
(26687)
重点(26656)
(26643)
(26247)
(24648)
项目编号(24266)
(24202)
教育部(23781)
期刊
(77050)
经济(77050)
研究(66227)
教育(56482)
中国(49972)
(30167)
学报(26558)
管理(23845)
(23739)
科学(23243)
大学(21875)
技术(19021)
学学(18893)
农业(15493)
(15434)
金融(15434)
职业(14907)
财经(14644)
(12645)
业经(11572)
经济研究(11468)
(9715)
论坛(9715)
技术教育(9682)
职业技术(9682)
职业技术教育(9682)
问题(9508)
(8580)
(8358)
图书(8113)
共检索到289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李莎  
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的关系、教育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教育体制的理论体系,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教育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的过程中,对教育体制改革政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设计,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路和措施。在实现逻辑上,体现出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以及多元化教育体制理论共生、共发展的逻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相应的教育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体制。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之所以必须结合而且有可能结合,不仅是因为教育机构只有与教育规范相结合才能得到社会环境的认同和支持,而且教育机构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是由教育规范来限定的,教育机构建立的过程也是教育规范形成的过程。对教育体制做出这种诠释,从理论上来说,不仅有助于澄清对教育体制的一些模糊认识,廓清教育理论中一些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丰富政策分析理论中政策內容分析的理论,而且对认识、分析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理论,以及组织或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实践上看,可以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认为教师培养机构经历了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三个发展阶段,教师养成方式经过了摹仿、教师职业专门培训和教师职业证书三个历程,并指出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种国际趋势,即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师范教育的多层次化、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教育专业化以及实施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项士证书制度的国际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一丁  毛克贞  
教育起到筛选作用的条件是:教育成本与个人能力成反比,能力不同的人付出的教育成本不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使学生付出的高等教育成本与个人能力不相关,高等学历信号失去了筛选功能。失效的高等学历信号对劳动就业市场和社会生产率等各方面产生了极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振汉  祝雯静  
本文是作者赴德国考察、学习职业教育的体会,以德国巴伐利亚州为例,介绍了德国的教育体制、建筑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并简述了德国教育的优与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芃  
我国教师教育体制从单一的定向型向定向型与开放型相结合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体制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教师教育体制重构的目标、原则与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娜·叶·鲍列夫斯卡娅  王德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知识学科术语——试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战略性课题●钟启泉着力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准,是面向21世纪的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样,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倘若离开了学术水准的确保与提升,那么,什么“适应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的新时代要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萍  吴正俊  
目前严重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教育获益不均等,它反映出我国的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教育资源分配模式、教育收费形式等存在着制约教育公平的弊端,导致现阶段教育不公问题凸现,社会反应强烈。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应该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重要的办学原则,建立健全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结构,充分发挥教育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传统”的公共教育体制的组织原则是官僚科层制,它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对公共教育的集权和垄断。在当今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官僚科层制已暴露出诸多的弊端。教育分权是各国对公共教育体制的官僚科层组织进行重构和再造所“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已成为改革公立学校,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效能的核心理念。教育分权使“传统”的公共教育体制的范式发生了转变,带来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司荫贞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人类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出路所在,通过开办老年大学,开展社区老人文体活动,为老年人创造学习的环境与机会,使老年人能够跟上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家庭致富、生活幸福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老年教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课题,美国、日本的做法可资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荣国丞  刘娇  
改革开放以来,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民族素质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核心指向的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和重要突破口,职业教育在体制创新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新的时期,对于体制改革进程中各种问题的积累和利益格局的固化,职业教育还应从体制入手予以克服和化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厉以贤  
80年代在我国兴起社区教育,最早在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开展,相继又在其他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和发展,而后,又从城市推向农村,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并不是学习西方的产物,而是出于自身需要的创造。首先是学校青少年的德育需要社会支持,动员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而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德育社会化为重点,创造和优化育人的环境和组织,社区与学校结合,共同贯彻教育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