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3)
- 2023(3675)
- 2022(3185)
- 2021(2943)
- 2020(2537)
- 2019(5796)
- 2018(5775)
- 2017(9958)
- 2016(6413)
- 2015(7428)
- 2014(7478)
- 2013(6957)
- 2012(6445)
- 2011(6048)
- 2010(6307)
- 2009(5433)
- 2008(5599)
- 2007(5033)
- 2006(4487)
- 2005(3974)
- 学科
- 济(19478)
- 经济(19456)
- 业(12067)
- 管理(11981)
- 方法(9689)
- 企(8724)
- 企业(8724)
- 数学(8376)
- 数学方法(8213)
- 学(7063)
- 农(6879)
- 理论(6824)
- 教育(6584)
- 教学(5938)
- 中国(5487)
- 农业(4546)
- 业经(4294)
- 学法(3805)
- 教学法(3805)
- 财(3486)
- 贸(3389)
- 贸易(3389)
- 地方(3335)
- 学理(3298)
- 学理论(3298)
- 易(3259)
- 环境(3239)
- 研究(3210)
- 技术(3089)
- 制(3072)
- 机构
- 大学(92994)
- 学院(92658)
- 研究(34829)
- 济(29114)
- 经济(28355)
- 管理(28274)
- 科学(24996)
- 理学(24631)
- 理学院(24190)
- 管理学(23378)
- 管理学院(23213)
- 农(22970)
- 中国(21609)
- 京(20399)
- 所(19512)
- 农业(18487)
- 研究所(18303)
- 业大(18014)
- 范(17754)
- 师范(17514)
- 江(15813)
- 中心(14362)
- 教育(14092)
- 师范大学(13937)
- 技术(13834)
- 财(12700)
- 北京(12652)
- 农业大学(12374)
- 院(12147)
- 州(12027)
- 基金
- 项目(63535)
- 科学(48724)
- 研究(45592)
- 基金(42923)
- 家(39305)
- 国家(38936)
- 科学基金(31399)
- 省(27370)
- 社会(25518)
- 教育(25110)
- 社会科(24045)
- 社会科学(24035)
- 划(23865)
- 基金项目(22916)
- 自然(21435)
- 自然科(20947)
- 自然科学(20934)
- 自然科学基金(20569)
- 编号(19055)
- 资助(17745)
- 成果(16690)
- 重点(15858)
- 课题(15535)
- 部(14201)
- 发(13946)
- 创(13442)
- 计划(13177)
- 创新(12484)
- 年(12384)
- 科研(12326)
共检索到136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张琳玲 陈元辉
理性素养在“即时性”“紧迫性”的教育活动中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帮助教师形成判断、展开实践的是感性素养。感性素养助力教师迅速实现教育互动,即时关注学生状态,自发改变语言和行为方式,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分析而直接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未经分析的综合判断”是教师感性素养引发的独特判断,产生于师生交融的教育情境,缘发于教师以自身身体、目光、情绪等感性条件构造而成的现象空间。教师感性素养的培育,从师范教育“实习”环节的浸润与学习到新任教师的指导与训练,再到优秀教师的反思与实践,是一个伴随着教育情境构建能力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驰
高等教育地位不断提升,现代高等教育对教师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提升教师核心专业素养则是促进教师专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提升教师核心专业素养成为当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从高校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教师态度消极、学习意识淡薄,核心专业素养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高校需要进行相应变革,在教师就职前进行专业化培训,将提升核心素养观念贯穿于教师任职的各个时期中,发展并完善研培一体的发展机制。
关键词:
高校 核心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迎新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核心素养的内涵梳理之后,从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终身学习与发展等四个维度重新界定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阐述和论证了如何通过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思维教学 核心素养 终身学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翠兰
核心素养一词被谈及甚多,众说纷纭,如何界定其内涵实属不易。本文从应用性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提出关注其核心素养的缘由,同时,在众多的核心素养解释中,依据应用性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该年龄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核心素养 培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惠娜
文章结合图书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详细剖析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三个主体要素,并对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充分认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丰富图书馆员数智知识结构、培养图书馆员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注重图书馆员数智伦理等培育实施路径,以期促进图书馆员素养培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智素养 图书馆员 培育路径 信息素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刘丽
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已发行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经分析,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核心构成要素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为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落地,欧盟及其成员国积极探索培育路径,提出完善数字化新基建、提供融合数字技术的多样化培训项目、构建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加强数字科技伦理和法律规范建设以及开发数字化评估工具与标准。欧盟及其成员国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多维立体结构、发展进阶模型及其开发的自我评估工具,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专业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提供了基本参照,为其他国家(地区)建立联动式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和培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国际社会构建高性能数字教育新生态提供了现实指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秀峰
职业素养是普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首要条件,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职业素养的养成目标应通过以人的发展为经度、以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为纬度的职业素养分析来确定,并全面落实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来达成,并以学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协调机构和师生考核制度作为保障。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养成教育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涛涛
备受关注。"互联网+教育"在高校中逐渐被引入、推广并落地生根。高校教师采用大数据挖掘及学习分析技术、移动互联网、各类基于云服务的网络教学平台、物联网技术等现代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走向个性化、智能化成为必然趋势。教师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教育"的关键,已成为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也是其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发生的改变出发,分析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持续培养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鸿雁
本文在阐述青年教师信息素养培育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指出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青年教师信息能力包括有效获取整合信息能力、网络工具应用能力、智能化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控能力、网络沟通能力。青年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途径有:把培育信息素养纳入青年教师职前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有针地性地建立优秀培训团队和机构,建立政府支持和学校激励并行机制。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信息素养 “互联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彦军 季卫兵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或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应力避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重心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本质上来,通过价值重塑与文化引领来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素养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立新 陈新亮 张晓星
作为教育主阵地,高校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缺乏引导,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不高,跟不上网络迅猛发展的步伐。加强大学生网络接触情况的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途径问题,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在对张家口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培育、学校培育、自我培育等方面探索性地提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素养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智强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毕业生包括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及其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就业竞争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宇
作为核心素养培育先发国家的典型,新西兰学校主要通过课程方案、科目和课堂教学三个层面的课程整合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推进过程中,新西兰注重为学校自主探索留出充足空间,其教育管理部门联合教育研究机构、大学、中小学相互协作,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案例,在教师和研究者之间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利用评估及时把握进展和问题,对学校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新西兰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基于课程整合推动学校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需扩展整合范畴,形成支持学校核心素养培育的完整生态;加强纵向整合,为学校核心素养的持续培育提供依托;整合变革知识,打造促进学校核心素养培育的极度空间。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新西兰 课程整合 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覃泽宇 孙杰远
共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主体或要素在特定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古时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早将共生视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延续至今,而“symbiosis(共生)”成为西方学术话语并传播开来也不过一百多年。探讨共生的内涵,需要追溯至甲骨文中的“共”与“生”和西方的“共生”词源。借助范畴逻辑对共生的范畴体系进行推演,是促进共生完成现代化蜕变的必由之路。共生素养是指人作为共生主体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相互依存的共生属性的认识能力,以及对主体之间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的实践能力。中小学生共生素养的培育,需要从设计学生共生素养的培育目标、开发共通融合的共生校本课程、实施师生共同成长的共生教学、构建和谐的学校共生文化场域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共生 共生素养 中小学生 共生范畴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文化差异、文化敏感性问题在教师教育中似乎很少被关注,但却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多元文化时代,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学生文化特征和背景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敏感性这一视角入手,分析其对教师工作的挑战,研究文化敏感性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作者认为,教师教育发展应该着重关注学生文化的差异性,打破教师教育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育的统一性,改变教师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