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6)
2023(2395)
2022(1905)
2021(1966)
2020(1499)
2019(3493)
2018(3464)
2017(5852)
2016(3369)
2015(4162)
2014(4421)
2013(3848)
2012(3643)
2011(3275)
2010(3618)
2009(3218)
2008(3545)
2007(3361)
2006(2927)
2005(2772)
作者
(10485)
(8628)
(8529)
(8116)
(5563)
(4121)
(3987)
(3385)
(3326)
(3250)
(2936)
(2796)
(2716)
(2703)
(2680)
(2638)
(2631)
(2547)
(2502)
(2495)
(2288)
(2180)
(2035)
(2022)
(2018)
(1974)
(1936)
(1877)
(1838)
(1729)
学科
(12533)
经济(12518)
管理(8964)
教学(8831)
理论(8028)
(7376)
(7362)
企业(7362)
方法(6363)
学法(5389)
教学法(5389)
(4560)
数学(4466)
数学方法(4199)
学理(3669)
学理论(3669)
教育(3665)
业经(3205)
中国(3093)
(3034)
(2769)
组织(2228)
(2176)
(2162)
银行(2161)
计算(2091)
(2036)
(2030)
(2029)
财务(2025)
机构
学院(54303)
大学(53675)
管理(17117)
(16985)
经济(16400)
研究(15639)
理学(14478)
理学院(14279)
管理学(13693)
管理学院(13588)
(12221)
中国(11500)
科学(10378)
(9563)
师范(9445)
(9444)
(8793)
技术(8184)
北京(8062)
(8002)
(7525)
师范大学(7424)
财经(7346)
教育(7261)
研究所(7217)
中心(7160)
职业(7143)
(6519)
业大(6344)
(6111)
基金
项目(30002)
研究(24172)
科学(22066)
基金(18754)
(15924)
国家(15752)
教育(13983)
科学基金(13372)
(12729)
社会(12428)
社会科(11632)
社会科学(11631)
编号(11141)
(10248)
成果(10110)
基金项目(9250)
课题(8777)
资助(8585)
自然(8390)
自然科(8195)
自然科学(8191)
自然科学基金(8031)
(7886)
重点(7164)
大学(6807)
项目编号(6780)
(6431)
(6391)
规划(6155)
(6012)
期刊
(20940)
经济(20940)
教育(17819)
研究(17422)
中国(13833)
(8756)
技术(8289)
管理(7921)
学报(7826)
科学(6584)
大学(6323)
学学(5514)
职业(5460)
(5060)
财经(4379)
(3837)
图书(3631)
农业(3462)
技术教育(3349)
职业技术(3349)
职业技术教育(3349)
经济研究(3035)
(2977)
金融(2977)
(2780)
论坛(2780)
统计(2643)
技术经济(2572)
成人(2558)
成人教育(2558)
共检索到84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勤  
有效教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拟从有效教学理论的实践内涵出发,指出高等教育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的必要性,从而探究出有效教学理论在高等教育应用的路径。即优化有效教学思维,培养教师的效能感;构建双层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可发展性;建立生态型的有效机制,促进教学一体化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与近 3 0 0多年来的社会历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它致力于教学理论的形式化以及理性化的教学研究方法 ,远离真实的教学情景 ,使教与学的关系线性化 ,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套路化。进行教学理论的重建既是必需的 ,也是可能的。在 2 1世纪 ,教学理论在思想方法、现实基础、范畴体系上都必须发生转变 ,教学实践的生动性和丰富多彩将进一步得到展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景晨  
自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6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和1988年3月30日发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的若干说明》(以下简称《办法说明》)以后,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就文件所提出的分类原则,对“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广泛开展了有组织的鉴定与评价工作。经过7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又在1994年1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令永  徐文彬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教学领域中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根本任务的差异,决定了其间不存在谁指导谁、谁脱离谁的问题,但二者却以教学目的相维系,使"真际"与"实际"共同纳入"应然"的轨道;与此同时,二者操作程序上的差异则促使其关系在"应然"的轨道中,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客观上必须经过一个"筹划"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揭示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在其契合状态上"恒矛盾中求和谐"、契合支点上"筹划者与实施者的同一"、契合过程上"循环式发展"等特征。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陆镇虹  
本文在简要地论述了系统论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在信息领域中如何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编制通信网的中、长期规划,并对网路规划的子系统、业务预测、网路优化、经济评估以及规划"滚动"的必要性作了定性的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青妹  
自2012年MOOC元年起,MOOC类教育图书开始出现,最初主要是关于MOOC的介绍和趋势发展以及制作技术的工具书,之后涌现出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MOOC实践类书籍,均为不同层次的高校在MOOC进入中国并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后的成果性总结,于春燕和郭经华编著的《MOOC与混合教学理论及实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国内最早介绍应用型高校开展混合教学的专著之一。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乾明  
按照中国近代教育家对西方教学论态度的变化,近代教学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包括五个时期:"观风期"(1840-1861)、"尝试期"(1862-1900)、"教授法时期"(1901-1918)、"教学法时期"(1919-1936)、"民族化改造期"(1937-1949)。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近代教育家不断地探索教学理论中国化的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感受和体验过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教学方法应强调引导学生去询问、去发现、去欣赏。由此不难体会素质教育在这诸方面皆大有作为。反过来说,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相关工作,是对传统的教学理论进行改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华  李森  
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组织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等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二是教师自我组织、主动地学习。本文把前一种方式称为"外在",后一种方式称为"内在"。基于"外在"和"内在"两个维度,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的时间、空间和过程被分化为外在时间和内在时间、外在空间和内在空间、外在过程和内在过程。这六个方面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作用。据此,提升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有效性的策略表现在:时间统筹规划,布局科学;空间综合利用,合作拓展;过程设计灵活,关注教师个体;注重"外在"和"内在"协调统一,和谐共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现代性是充满矛盾、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过程,深受其影响的现代教学理论也充满矛盾。在现代性制约下的教学被规划为有严格的理性规则和操作规范的活动,程序化、可操作性原则渗透其全过程。超越现代性是教学理论回归“以人为本”道路的必然。为此,当代教学理论要确立新型教学发展观,批判传统一元智力理论,关注教学理论的生活性、实践性;教学理论的研究范式要实现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外部转向内部、从思辨到建构的时代转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金丹  
“什么是好生活”是西方哲学长久以来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虽然每个人对于好生活的理解多有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好生活是虚无的、相对的。通过对康德审美理论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人们想要实现一种好生活,一种善与福相统一的生活,就应该对这一生活进行美学分析。好生活与美存在着紧密联系,要想真正理解好生活,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美。我们知道美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依据自我自爱的根据而判断的,也不是依照某一确定性的知性概念构建起来的,而是一种无概念的、无利害的、具有必然普遍愉悦的主观合目的性的对象的东西。基于对美的分析,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对于好生活概念与美的概念之间在理解方式上具有内在相通性,好生活也应该是一种带有普遍愉悦性的美的生活,并且是不依赖于任何私人目的的好生活,好生活与美都预设了共通感作为可能性的条件,这是使人相互理解、感知的基础,也是建立好生活的实践信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蕾  
随着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走多元化路径已经是大势所趋,高校教师们也逐渐将目光从传统音乐课堂转移到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理论上来,并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各种先进的音乐教学论所吸引。究其原因,了解并熟悉新兴音乐教学法对优化我国音乐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新时期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和持续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音乐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音乐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