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7)
2023(6121)
2022(5219)
2021(5187)
2020(4374)
2019(10211)
2018(10014)
2017(19067)
2016(10554)
2015(12032)
2014(11915)
2013(11712)
2012(11379)
2011(10115)
2010(10163)
2009(9411)
2008(9480)
2007(8788)
2006(7881)
2005(7100)
作者
(30831)
(25843)
(25809)
(24520)
(16806)
(12686)
(11873)
(10145)
(9909)
(9442)
(8914)
(8678)
(8393)
(8277)
(8100)
(7898)
(7770)
(7637)
(7582)
(7254)
(6462)
(6388)
(6335)
(6092)
(5894)
(5812)
(5720)
(5645)
(5347)
(5206)
学科
(44214)
经济(44169)
管理(31819)
(26220)
(20432)
企业(20432)
地方(16437)
方法(15762)
(13678)
数学(13395)
数学方法(13174)
(12439)
中国(11196)
(9942)
农业(9661)
业经(9018)
(8203)
地方经济(7910)
人事(7141)
人事管理(7141)
理论(7025)
(6970)
国家(6556)
环境(6479)
(6465)
贸易(6456)
(6374)
金融(6369)
(6171)
财务(6160)
机构
大学(149848)
学院(148411)
(55667)
管理(54291)
经济(54271)
研究(52196)
理学(46194)
理学院(45444)
管理学(44442)
管理学院(44129)
中国(40340)
科学(34175)
(33835)
(28281)
(26860)
(26106)
中心(25100)
研究所(24175)
(23618)
(22593)
师范(22406)
业大(22273)
财经(21596)
北京(21545)
农业(20291)
(19907)
(19350)
(18856)
师范大学(18188)
(17543)
基金
项目(98889)
科学(76880)
研究(71369)
基金(71064)
(62556)
国家(62014)
科学基金(52402)
社会(44719)
社会科(41930)
社会科学(41918)
基金项目(38632)
(37357)
自然(34524)
自然科(33613)
自然科学(33602)
自然科学基金(32979)
(32592)
教育(32281)
编号(29049)
资助(28698)
成果(24616)
重点(22136)
(21786)
(21325)
课题(20469)
(19673)
创新(18410)
大学(18351)
科研(18348)
国家社会(18188)
期刊
(69688)
经济(69688)
研究(46372)
中国(33815)
学报(25437)
(24333)
科学(23826)
(23349)
管理(19448)
大学(19306)
学学(17977)
教育(17485)
农业(16190)
(13894)
金融(13894)
技术(11770)
财经(11132)
业经(10330)
资源(10314)
经济研究(9789)
(9569)
问题(9321)
(8885)
(8459)
图书(8346)
(8172)
现代(7143)
科技(6886)
(6698)
技术经济(6589)
共检索到233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雅杰  
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真正动力,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政府通过提高公共教育支出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通过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来提高人力资本的收益,以及通过吸引人才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等措施,都有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并可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民族地区为例,探讨政府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对其他民族地区会有一定的启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朴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为全面推进内蒙古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牧民切实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区共同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朴伟  
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这一概念。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所涵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提高农牧民养老生活保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于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卫平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由多民族组成,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为了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民族特点对德育进行延伸的思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姚胜译   许浩   吴丹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评价,有利于精准把握当前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补足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短板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综合采用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的均等化视角下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从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亚慧  李瑞峰  
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多在非正规部门工作,造成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就业质量不高。在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外在因素逐渐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之后,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因素将成为就业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实际数据分析显示健康投资、教育投资、迁移投资影响了转移农牧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不同途径的人力资本投资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凤蕊  乔光华  侯安宏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同则农牧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在农区依次为政策因素、技能培训、农民受教育时间、非农收入;而在半农半牧区为性别、年龄、非农收入。在农区,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下降;而在半农半牧区,农牧民流转土地的意愿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人均草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军  
本研究以我国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精神与要求为切入点,分析民族地区传统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局限性,探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实施路径及价值取向。首先,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从多重视角剖析本土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以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文化多元性与实践方式的交互性为依托,立足传统文化的语义特质与学校美术教育实施路径建构两个维度,剖析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方向性及宏观架构,以及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质与新时代美术教育互鉴融合的学理体系。本研究基于以美术教育为切入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的研究范式,在拓展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实施路径与文化内涵,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美育发展中体现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栩  
一般而言,土地财政是指政府围绕土地所进行的财政收支和利益分配。但在中国,土地财政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出让金,并以此作为其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以内蒙古为例,2007年~2011年,土地出让金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从1 4%增长到2 5.3%,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50%,有些地区甚至占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文强  侯向阳  董海宾  李西良  尹燕亭  刘慧慧  
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类型15个旗(县) 848户牧户的调研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熵值法评估不同类型生计资本的权重,然后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牧民生计资本与旱灾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50.12%的牧户认为过去5年发生了旱灾,并有47.52%的牧户采取旱灾应对策略。2)牧民应对旱灾策略主要为购买草料、出售家畜和转场放牧,占比分别为33.02%、15.80%和10.38%。3)牧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对其采取的旱灾应对措施购买草料、出售家畜、走场放牧、寄养家畜、外出打工存在显著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由于生计资本存量较低,应对旱灾风险的策略较少,因此,应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多元化信贷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化牧民协会等措施增强牧民旱灾抵御能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佟东  
开放环境下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安全关系日显突出。在资源型地区,产业安全有其不同于其它地区类型的特点,需作具体深入研究。本文以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结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的目标,构建了资源型地区产业布局安全的基本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其产业布局安全的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也为资源型地区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晖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品牌的含义;其次阐述了城市品牌战略规划的方法:塑造城市品牌的“名牌效应”,塑造城市品牌要注重城市形象的正确定位,城市品牌塑造要注重城市经营综合配套措施的实施;同时提出塑造城市经营新理念,打造城市形象新品牌,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最后,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介绍了包头的城市品牌规划与城市营销系统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