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1)
- 2023(3694)
- 2022(2827)
- 2021(2756)
- 2020(1981)
- 2019(4593)
- 2018(4322)
- 2017(8851)
- 2016(4692)
- 2015(5215)
- 2014(5269)
- 2013(5080)
- 2012(4682)
- 2011(4156)
- 2010(4144)
- 2009(4119)
- 2008(4180)
- 2007(3889)
- 2006(3639)
- 2005(3567)
- 学科
- 济(15843)
- 经济(15818)
- 银(15291)
- 银行(15146)
- 行(13930)
- 制(11963)
- 管理(10939)
- 业(10874)
- 业务(9208)
- 企(9020)
- 企业(9020)
- 度(8540)
- 制度(8538)
- 融(8016)
- 金融(8015)
- 银行制(7896)
- 方法(6589)
- 数学(5596)
- 数学方法(5541)
- 中国(5448)
- 农(5343)
- 业经(4445)
- 财(4342)
- 体(3966)
- 农业(3765)
- 体制(3435)
- 贸(3144)
- 贸易(3136)
- 地方(3088)
- 易(3073)
- 机构
- 学院(61647)
- 大学(60677)
- 中国(25420)
- 济(25383)
- 经济(24713)
- 管理(22830)
- 银(20968)
- 银行(20141)
- 研究(19308)
- 行(18830)
- 理学(18177)
- 理学院(18014)
- 管理学(17823)
- 管理学院(17702)
- 财(14782)
- 京(13018)
- 农(11908)
- 江(11558)
- 中心(11371)
- 财经(11239)
- 融(10659)
- 金融(10489)
- 经(10160)
- 人民(9989)
- 科学(9837)
- 州(9829)
- 所(9329)
- 农业(9071)
- 国人(8745)
- 中国人(8722)
- 基金
- 项目(36340)
- 研究(29025)
- 科学(28485)
- 基金(25984)
- 家(21672)
- 国家(21455)
- 科学基金(18534)
- 社会(18451)
- 社会科(17477)
- 社会科学(17469)
- 省(14366)
- 教育(13371)
- 基金项目(13238)
- 编号(12394)
- 划(11793)
- 自然(10783)
- 资助(10695)
- 自然科(10517)
- 自然科学(10515)
- 自然科学基金(10327)
- 成果(10252)
- 课题(8709)
- 性(8248)
- 发(8178)
- 部(8090)
- 重点(8046)
- 创(7897)
- 制(7887)
- 年(7634)
- 项目编号(7629)
共检索到11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烫
作者认为,近年来,银行自身利润下降,信贷效益低下,已成为当前经济中的严重问题。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银行体系;加快金融资产调整和金融改革步伐;把工业企业,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工业企业引入金融市场,经受市场考验,重塑资金供应结构;减少流动资金投入,增加固定资产贷款;重组维护金融资产效益的行政机制,是提高信贷资产效益,帮助银行乃至整个经济走出效益困境的关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覃志新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讲求经济效果,这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银行也是企业组织(尽管在中国是带有宏观性的特殊企业),其经营应是以讲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围绕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扩大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盈利而进行。在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我国,在注意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银行业应以尽可能大的利润为目标,一个精明成功的银行家在信贷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中都会信守这样的原则:在考虑社会性的前提下,在充分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掌握流动性,以周密稳健作风,来达到尽可能大的盈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智慧 闫文天
如何提高银行筹资效益,减少负债损失呢?我们认为:1.树立“存款效益第一”新观念。《商业银行》明确规定,经营应以效益性或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原则,盈利性是本,安全性、流动性是为其服务的,工作中应以效益性第一的经营思想统帅全局,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川西 邓亚平 覃乃辉 扶明高 黄旭东 王万飞 潘炜碧 余萍 万晓春 魏有春 聂洪彦 魏华 李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同裕
目前,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企不下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的老大难问题。不良贷款的成因,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忽视对我国银行业自身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管理水平是十分不利的。要降低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必须从加强贷款用途的管理入手,向管理要效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绍成 王学林
近年来,南漳县银行系统信贷资金投入多、产出少、周转慢、效益低的状况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银行每增加一元工业贷款,1989年创产值15.45元,1990年仅为1.34元,1991年也仅为1.41元,投入与产出的反差拉大,不仅加剧了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而且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应当从深层次探其原因,继而对症下药,使信贷资金步入良性循环。本文就信贷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和对策谈点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赖少东
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一九七九年以来人农两行相继制定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这是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试行以来,调动了各级银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初步改变了银行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现象,有助于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监督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世云
以效益为中心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农投入机制梅世云随着国家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原来由农业银行一家承担的支农任务,现已分解到几家金融机构,面对这一变化,如何找准支农点,加大支农力度,是摆在农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当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支农的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代模
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要决策.千方百计,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是精炼概括,又内含丰富内容.但择其要者,我以为,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决策效益所谓决策效益,主要是指经济决策,特别是宏观经济决策对于经济效益的制约作用.决策越是民主、越是科学,决策正确程度就越高,其作用于经济所带来的效益就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伟
试论农业银行提高竞争优势的现实途径孙伟一、增强自我压力感1、竞争必须自找压力。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获胜者永远属于那些不断改进竞争方式、不断提高竞争能力、熟悉竞争要点、驾驭竞争大局的金融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银行谋求的是资产增值和效益后劲,农业银行如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谢邦兴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农业信贷是支持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要千方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宁振国 肖淑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勾德斌 刘俊杰 秦秀策
农业银行防范信贷资产风险的途径勾德斌刘俊杰秦秀策近年来,农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的来看还没有实现根本性好转,不良贷款所占比例大、企业负债率高、偿贷能力差、贷款投向分散、周转慢等问题比较突出。在目前形势下,防御和消除信贷风险必须做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安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信贷规模迅速扩大。至1998年第二季度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已达到78797多亿元。但从统计材料来分析,银行信贷资产虽然明显增长,而安全系数却越来越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利润及资产收益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胜华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创新李胜华一、创新信贷管理思想:从计划管理转向前景管理。我国传统的信贷管理思想是以战略目标计划为依据的模式,多年来,它一直左右着我国金融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并且对信贷管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是按照严格的逻辑和数据行事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