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1)
- 2023(2575)
- 2022(2150)
- 2021(1856)
- 2020(1547)
- 2019(3518)
- 2018(3453)
- 2017(6379)
- 2016(2977)
- 2015(3628)
- 2014(3788)
- 2013(3657)
- 2012(3545)
- 2011(3254)
- 2010(3348)
- 2009(2870)
- 2008(3088)
- 2007(2783)
- 2006(2555)
- 2005(2376)
- 学科
- 济(16698)
- 经济(16694)
- 贸(15954)
- 贸易(15947)
- 易(15504)
- 业(12947)
- 管理(11748)
- 企(10961)
- 企业(10961)
- 技术(10531)
- 方法(8488)
- 数学(6907)
- 数学方法(6868)
- 出(6014)
- 技术管理(5875)
- 口(5573)
- 出口(5553)
- 出口贸易(5553)
- 关系(5018)
- 农(3829)
- 国际(3604)
- 贸易关系(3498)
- 中国(3444)
- 进出(3311)
- 进出口(3311)
- 进出口贸易(3311)
- 概况(3301)
- 各国(3124)
- 业经(3076)
- 地方(3049)
- 机构
- 学院(54104)
- 大学(53016)
- 济(28610)
- 经济(28215)
- 管理(19913)
- 研究(18750)
- 理学(16995)
- 理学院(16866)
- 管理学(16667)
- 管理学院(16572)
- 中国(12551)
- 京(10833)
- 科学(10112)
- 财(9688)
- 贸(9529)
- 所(9467)
- 经济学(9131)
- 研究所(8536)
- 经济学院(8501)
- 江(8254)
- 财经(8069)
- 中心(7876)
- 农(7748)
- 业大(7431)
- 经(7278)
- 技术(7140)
- 院(6912)
- 北京(6749)
- 国际(6353)
- 州(6316)
- 基金
- 项目(34427)
- 科学(26811)
- 研究(26266)
- 基金(24630)
- 家(21507)
- 国家(21389)
- 科学基金(17702)
- 社会(17034)
- 社会科(16401)
- 社会科学(16399)
- 省(13352)
- 基金项目(12631)
- 教育(11784)
- 划(10901)
- 自然(10344)
- 编号(10289)
- 资助(10220)
- 自然科(10119)
- 自然科学(10119)
- 自然科学基金(9933)
- 创(8247)
- 发(8194)
- 部(8155)
- 重点(8027)
- 创新(7864)
- 成果(7664)
- 国家社会(7511)
- 课题(7114)
- 教育部(7031)
- 人文(6929)
共检索到8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翔硕
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回报率,相对降低劳动的报酬,使发达国家把越来越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技术进步使发达国家财富正效应增强,提高预期收入,从而使消费增加,储蓄减少。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的报酬相对降低,会出现相反的情况,结果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出,发达国家出现贸易逆差。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个人储蓄 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俊伟 张二震
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进步的2×2×N,即两种要素,两个国家,N种产品的贸易模型,分析由于技术进步引发外包国技能溢价上升,如何导致外包国的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片段化将部分环节外包给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而将要素投入转化为中间品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封闭条件以及技术垄断存在时,一国的产品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当垄断期结束后,由于自由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技术研发国将某些产品的全部生产都外包给别国,进而缩小了本国的产品空间。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假设下,外包国的贸易必将出现逆差,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的持续,贸易逆差将会持续,甚至增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资差异 外包 贸易顺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基于中国1995—2009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不同贸易类型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贸易的开展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不仅存在贸易种类间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行业间的差异。其中,对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说,中间品出口、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最终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最终消费品出口、进口和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中间品出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
关键词:
细分贸易 技术进步 贸易的技术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通过建立和扩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的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国相互贸易会获得不同的贸易利益,其中一些国家的贸易利润除了来自于本国的剩余价值外,还来自于贸易对手国的剩余价值,而贸易对手国将失去一些剩余价值,遭受贸易损失。如果在相互贸易的过程中,某个国家出现技术进步,则与技术进步前相比,这个国家一般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另外一个国家是否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则依赖由一些参数形成的相关条件,在满足这种条件下会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在不满足这种条件下会出现贸易损失。
关键词:
国际价值 技术进步 贸易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知
本文构造了一个描述工业品贸易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生产两种途径影响工业行业就业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然后基于2000—2007年中国22个分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和序列DEA方法计算了各行业技术进步的速率,并对工业品贸易、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行业中,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方向是截然不同的;出口通过技术进步和产量对就业产生的整体影响显著为正,进口的整体影响则是负向的,但是不同行业中贸易对就业的净效应的大小和方向受到技术进步速度的影响。此外,行业的出口比重过高不利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
贸易 技术进步 就业 序列DEA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姜鸿
我国进口贸易为我国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技术引进 ,使我国快速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但是由于我国技术引进结构不尽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不够 ,使得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克服缺点 ,以实现赶超战略。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 技术出口 软件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黄燕
目前,我国的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之中。为改善贸易条件,应该加快技术进步。基于我国的国情,应发展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加大R&D投入,鼓励发明专利;加快企业改制,为技术进步提供原动力。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技术进步 劳动节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本文试图将技能型技术进步与产业内贸易置于一个框架中对工资不平衡现象进行理论解释。自由贸易通过促使发达国家产品质量阶梯提升型的技术进步而加剧了该国的工资不平衡程度;同时,自由贸易通过促使发展中国家产品种类数增加型的技术进步而加剧了该国的工资不平衡程度。南北贸易在拉大相对工资差距的同时促进了技能型技术进步。
关键词:
工资不平衡 技能型技术进步 南北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仁爱 冯根福
无形技术外溢在隐性技术知识的跨国溢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构建的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贸易、FDI和无形技术外溢渠道从G7国家有效外溢到中国的R&D存量,并基于2001~200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3种国际性技术外溢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无形技术外溢显著促进了中国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时代其弹性系数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贸易技术外溢同样促进了各省份的技术进步,其影响规模和发展趋势与无形技术外溢相似;FDI技术外溢未能显著促进各省份的技术进步,而国内R&D投资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对TFP的贡献要大于贸易和无形技术外溢。本文根据上述结论,从如何获...
关键词:
贸易 FDI 无形技术外溢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春艳
理论上,技术进步可以是一个和贸易开放并行影响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中国非均衡贸易发展、技术进步与地区间工资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地区间工资差距扩大的主导因素,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并不凸显。引导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成为贸易结构升级以及缩小工资差距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工资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伟涛 盛丹
本文采用2002年、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减少教育投资,不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贸易开放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大;随着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该城市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教育投资,有利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且2002年与2007年相比,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影响相对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封福育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部门13个行业1993—2005年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政策和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保护程度、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贸易开放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大,则技术进步越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春明 郭界秀
文章对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进口贸易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进口贸易主要通过进口总量效应、进口模式效应和进口竞争效应对一国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在综述的基础上,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评述,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技术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梦泓
我国的加工贸易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工贸易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效应。加工贸易带动了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直接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并建立起新的产业。加工贸易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强化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强了企业的模仿能力,加深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人力资本的流动。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