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5)
2023(10422)
2022(8809)
2021(7974)
2020(6455)
2019(14711)
2018(14688)
2017(27914)
2016(14659)
2015(16632)
2014(16656)
2013(16611)
2012(16004)
2011(14727)
2010(15280)
2009(14275)
2008(14121)
2007(13142)
2006(12203)
2005(11311)
作者
(44029)
(36441)
(36302)
(34086)
(23258)
(17175)
(16346)
(13976)
(13737)
(13228)
(12388)
(12025)
(11830)
(11745)
(11206)
(11158)
(10835)
(10570)
(10503)
(10467)
(9401)
(8980)
(8804)
(8371)
(8318)
(8284)
(8176)
(8143)
(7312)
(7260)
学科
(68334)
经济(68278)
(51878)
管理(48706)
(42134)
企业(42134)
中国(25194)
技术(22532)
方法(21729)
(20338)
地方(19868)
数学(17937)
数学方法(17805)
业经(17738)
(14673)
(14372)
技术管理(14367)
银行(14355)
(14014)
农业(13955)
(13648)
(13342)
贸易(13325)
(12916)
(12912)
金融(12912)
(11852)
地方经济(11187)
(11002)
(10457)
机构
学院(222659)
大学(218912)
(95613)
经济(93522)
管理(85911)
研究(77630)
理学(71962)
理学院(71175)
管理学(70322)
管理学院(69858)
中国(60737)
(47539)
(44887)
科学(44026)
(39064)
(36298)
中心(34759)
研究所(34608)
财经(34337)
(32150)
北京(31234)
(30833)
(30687)
师范(30428)
(29636)
经济学(28135)
(27894)
业大(27717)
技术(25635)
经济学院(25213)
基金
项目(133684)
科学(106066)
研究(104872)
基金(93282)
(79460)
国家(78696)
科学基金(67567)
社会(66466)
社会科(63163)
社会科学(63154)
(55049)
基金项目(48943)
教育(48278)
(45252)
编号(43487)
自然(39960)
自然科(39043)
自然科学(39036)
自然科学基金(38362)
资助(36950)
成果(36413)
(35273)
(33990)
课题(32061)
创新(30739)
重点(30189)
(29407)
发展(29169)
(28654)
国家社会(26636)
期刊
(118452)
经济(118452)
研究(74824)
中国(53248)
管理(37981)
教育(32466)
(32031)
(31181)
科学(28340)
学报(26726)
(26165)
金融(26165)
技术(24020)
农业(21598)
业经(21578)
大学(21237)
学学(19415)
经济研究(18691)
财经(17132)
问题(15560)
(14853)
技术经济(13832)
科技(13478)
(13195)
(12875)
论坛(12875)
商业(12330)
(11713)
图书(11588)
国际(11575)
共检索到363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钱利  崇曦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策略,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领域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会遇到瓶颈。本文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技术引进,选择何种技术创新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南平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我国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小康乃至达到实现"中国梦"的宏观目标指明了方向。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显然,要进行全面迎新,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垒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中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一改以往将研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鲁云  何剑  
本文基于20012015年我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以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为门限依赖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从人力资本视角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的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技术引进能显著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均能显著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且自主研发比技术引进更能促进区域创新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鲁云  何剑  
本文基于2001~2015年我国30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以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为门限依赖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从人力资本视角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以人力资本为门限变量的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技术引进能显著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均能显著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且自主研发比技术引进更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目前人力资本水平来看,我国大部分省份已具备从技术引进向自主研发模式转变的人力资本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乃静  张炳清  张华胜  
当前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核心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以济南二机床自主创新实践为例,在对企业创新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国内外竞争态势以及企业的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培育和增加自主创新能力的作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实效,重点对企业创新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我国机床行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道先  刘海云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实证为我国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借鉴。在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中,首要的是要营造以战略性R&D投入政策为主的战略性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它的来源不外乎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应通过科学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对消化、吸收后的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从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的诸环节中,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声霞  贾根良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闫国庆  
结合我国的现实对技术结构多元性与产业结构多元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技术引进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层次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在技术引进的层次、目的、重点、方式、主体等方面应实施战略性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鹏  吴贵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敏  
人才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要素,建议国家在"十三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从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等方面综合施策,四位一体,加快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支撑创新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亮  刘岩  
本文阐述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对其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的基本做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对以设备为载体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的持续创新是企业实现从引进向创新跨越的关键;战略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有才  王颖  岳良运  
应对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