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3)
- 2023(14953)
- 2022(12029)
- 2021(10913)
- 2020(9084)
- 2019(19697)
- 2018(19637)
- 2017(36262)
- 2016(19776)
- 2015(22134)
- 2014(21888)
- 2013(20763)
- 2012(18962)
- 2011(17060)
- 2010(17523)
- 2009(16633)
- 2008(16305)
- 2007(15213)
- 2006(13641)
- 2005(12751)
- 学科
- 济(74266)
- 经济(74144)
- 管理(65004)
- 业(63447)
- 企(55070)
- 企业(55070)
- 中国(25088)
- 方法(24965)
- 农(22179)
- 技术(21965)
- 财(21361)
- 业经(21122)
- 制(21099)
- 数学(18889)
- 数学方法(18650)
- 学(17226)
- 理论(16559)
- 银(15836)
- 银行(15800)
- 体(15792)
- 融(15322)
- 金融(15315)
- 行(15187)
- 农业(14608)
- 技术管理(13751)
- 地方(13339)
- 贸(12989)
- 贸易(12979)
- 易(12620)
- 务(12541)
- 机构
- 大学(280825)
- 学院(279407)
- 济(115254)
- 经济(112754)
- 管理(104726)
- 研究(98720)
- 理学(88555)
- 理学院(87575)
- 管理学(86187)
- 管理学院(85639)
- 中国(74773)
- 京(60448)
- 财(57017)
- 科学(56763)
- 所(49395)
- 江(45039)
- 中心(44514)
- 研究所(44191)
- 财经(43667)
- 农(43372)
- 经(39481)
- 北京(38287)
- 范(37960)
- 业大(37798)
- 师范(37561)
- 院(36006)
- 经济学(35657)
- 州(35127)
- 农业(33501)
- 财经大学(32138)
- 基金
- 项目(180253)
- 科学(143507)
- 研究(137528)
- 基金(129805)
- 家(113441)
- 国家(112106)
- 科学基金(96140)
- 社会(88600)
- 社会科(83842)
- 社会科学(83824)
- 省(71295)
- 基金项目(67409)
- 教育(63762)
- 划(59471)
- 自然(58553)
- 自然科(57242)
- 自然科学(57225)
- 自然科学基金(56273)
- 编号(55487)
- 资助(50540)
- 成果(47374)
- 创(42938)
- 重点(41319)
- 部(40097)
- 课题(40001)
- 创新(39268)
- 发(39121)
- 制(38898)
- 国家社会(37303)
- 性(35302)
共检索到445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皮·杜阿尔 郑秉文
试论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兼评“国家创新体制”理论皮·杜阿尔,郑秉文虽然从80年代的洪斯塔特到90年代的帕瓦特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R&D(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现象仅是个别现象(例如IBM),不是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根据他们的研究,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跨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皮·杜阿尔 郑秉文
近几年来,“国家创新体制”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很走红,英、法、意等语种文献连续不断地刊载了数篇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也开始问世。目前欧美研究这个课题的学者约有四五十人,并有增加的趋势。 “国家创新体制”的思想可以追朔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家生产体制”理论。但无疑熊彼特本世纪30—40年代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论述是其思想的主要渊源。进入60年代先是施姆克勒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市场要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不久,弗里曼提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理论。他在研究了大公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唐晓灵 张建儒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问题,分析了建筑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对应用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以及建筑技术创新与新材料、新设备和IT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应具备的三项基本功能并就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建筑业产、学、研各方在技术创新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进而以权益为核心讨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与动力,对提升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体制 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青红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 ,全球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技术创新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全球化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靖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动因、特点和发展现状 ,认为争取成本优势、市场优势以及对人才资源的争夺和储备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对此 ,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 :( 1)模仿创新战略 ;( 2 )合作创新战略 ;( 3 )培养创新战略 ;( 4 )提升创新能力战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分析一国技术进步的两类战略;技术自主创新体制的三个层次;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的创新机制;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的是比较全面地阐述中国自主创新体制的内在机制,以推进中国技术自主创新。
关键词:
技术 自主创新 企业创新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正>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由科技进步所驱动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需要构建一整套适合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凌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必然会对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日益巨大的影响 ,同样也将带来包括国际汇率制度的新变革。对这一变革中出现或行将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科学分析 ,从中探索其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 ,对迈入新世纪的国际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显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本课题主要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国际汇率制度的矛盾现状及其改革创新趋向 ,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卫 杜登涛 郭励弘 于吉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实践和机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月14日在北京举办了"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常务副会长张彦宁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执行副会长孙树义、蒋黔贵、陈光复、冯并出席会议,有关政府机构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孙树义主持。本刊根据部分参会代表的发言(本刊有删节,未经发言人审阅),并结合有关材料整理成"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专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试论国家推动技术创新的方式柳卸林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出台了许多推动技术创新的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在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霍明远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 :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 ,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产生新知识 ,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承、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创新体系 有机构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弯海川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新疆实际,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发挥好预算的"龙头"效应,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作用(一)健全预算编制,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提高政府预算完整性为目标,加快建立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永祥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体制的根本问题在于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路与方法 ,违反市场经济的平等与竞争原则 ,严重侵犯农民权益。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寻找出路 ,而必须要有新思路 ,即要建立市场化的农地征用新体制。
关键词:
农地征用 市场化 土地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我国整体科技实力有了明显提高,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支撑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也强调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