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7)
2023(6560)
2022(5693)
2021(5434)
2020(4685)
2019(10035)
2018(10020)
2017(18349)
2016(9745)
2015(10847)
2014(10152)
2013(9584)
2012(9198)
2011(8174)
2010(8479)
2009(7882)
2008(7961)
2007(7656)
2006(6718)
2005(5991)
作者
(27210)
(22762)
(22686)
(21380)
(14623)
(10835)
(9992)
(8837)
(8477)
(8248)
(7696)
(7657)
(7373)
(7217)
(6950)
(6911)
(6869)
(6636)
(6634)
(6536)
(5693)
(5490)
(5433)
(5275)
(5152)
(5079)
(5021)
(4938)
(4744)
(4503)
学科
管理(39030)
(37271)
(34563)
经济(34515)
(33649)
企业(33649)
技术(19538)
方法(14224)
技术管理(13110)
(11329)
数学(11078)
数学方法(10885)
中国(10465)
(9498)
业经(9410)
理论(8199)
(8138)
(7676)
(6658)
(6580)
农业(6566)
(6522)
银行(6504)
国家(6347)
(6224)
(6170)
贸易(6161)
人事(6029)
人事管理(6028)
(6002)
机构
大学(137537)
学院(136948)
管理(56882)
(54691)
经济(53494)
理学(48918)
理学院(48436)
管理学(47682)
管理学院(47393)
研究(43780)
中国(33489)
(29039)
(26754)
科学(26146)
(22180)
(21477)
中心(20845)
财经(20382)
(19955)
研究所(19112)
业大(18639)
(18496)
北京(18139)
(17444)
(17421)
师范(17249)
技术(16541)
经济学(15925)
(15753)
农业(15370)
基金
项目(89574)
科学(72498)
研究(67421)
基金(65388)
(56819)
国家(56335)
科学基金(49542)
社会(43773)
社会科(41493)
社会科学(41480)
(35914)
基金项目(34730)
自然(31389)
教育(31388)
自然科(30833)
自然科学(30828)
自然科学基金(30341)
(29544)
编号(26629)
(25519)
资助(25272)
创新(22731)
成果(21956)
(19830)
重点(19793)
(18610)
课题(18603)
国家社会(18259)
(17794)
(17707)
期刊
(63666)
经济(63666)
研究(42082)
中国(33786)
管理(25447)
(22399)
科学(20185)
教育(20125)
学报(19930)
(18069)
大学(15952)
技术(15888)
学学(14781)
农业(12229)
(11883)
金融(11883)
财经(10819)
科技(10764)
经济研究(9983)
技术经济(9713)
业经(9645)
(9408)
(8150)
论坛(8150)
图书(7899)
(7307)
问题(7208)
(6618)
(6513)
现代(6284)
共检索到214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炜煜  顾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桂华  韩秋华  宋化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丘海雄  徐建牛  
本文在回顾和分析技术创新研究的范式、集群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模型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研究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的“动态主体模型”,并以之描述、分析中国集群技术创新的起源、功能、效用、问题以及相关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动因。我们发现我国的地方政府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行动者,其积极性和作用远甚于西方的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加剧、市场失灵、社会缺位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客观需求。财政分权带来的制度激励则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观动因。但是地方政府的角色是动态的,经历了“地方法团主义”、“后地方法团主义”的过程,并将演进为“后后地方法团主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玉冰  白国红  
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直接投资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从而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制定有关法律和条例,理顺税制和信贷关系,间接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好导向、服务和组织工作来全面推动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红玉  雷正  杨艳武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长期经济增长水平,以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税收优惠和科技投入4个指标刻画了地方政府行为,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系统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非线性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地区长期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通过工具变量法、滞后自变量、排除宏观因素系统性变化、更换度量指标、剔除直辖市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非线性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存在最优技术创新水平。采用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在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的正向调节下,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而在技术引进的正向调节下,则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采用空间模型研究发现,本地区技术创新对邻接地区长期经济增长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毅  左小明  李迟芳  
基于技术创新集群对金融资源的需求特征,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科技金融驱动技术创新集群持续创新的机制与意义,明确政府在科技金融中作为"引导人"的定位、资源与渠道;并结合技术创新集群可能存在的萌芽创新冷漠、创新持续性考验和盲目创新支持等问题及企业"模仿性创新的囚徒困境",提出科技金融驱动技术创新集群的政府行为模式,从引入创新源、组织管理机制和科技金融网络构建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苗文龙  何德旭  周潮  
政府为推进本国技术创新而发生的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这一事实,构建包含企业创新行为差异的简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技术创新密度不同,企业可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技术稳定型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投资比重,虽然不一定能迅速实现经济产出的提高,却可以推动本国经济从传统的粗放投资型转化为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型。在一定时期内,政府技术创新支出是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增加的主要外在推动力,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对宏观经济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但具体效果还取决于企业创新投入情况。相比较而言,当创新企业技术投入率达到一定界值时,政府技术创新支出的效率会更高。这些结论对完善创新政策、改进市场规则、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新红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论文从探讨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品种技术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明确了二者的作用范围和优势 ,指出应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促进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戚文海  
由于政府失灵使得经济转轨初期俄罗斯在技术创新中的创新绩效不佳。经济转轨新时期俄罗斯政府在技术创新中从被动到主动,从主动到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补位,并在更高层次上努力实现政府行为创新。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行为创新应成为在技术创新的所有转轨国家的普遍取向。这种政府行为创新将有效地解决经济转轨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双重失效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蔷  
荷兰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王蔷(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且对就业贡献巨大。在开放的荷兰经济中,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力  陈楚文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拓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新的组织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一般都在50%以上,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其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70%,而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人海战术”。事实上,在当代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中,仅靠绝对规模是打造不出高科技产品来的,顶多只能把我们的经济沦为“复制古董”的基地,成为世界经济的加工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乐元,成良斌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些国家正在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本国技术创新,我国政府采购却缺乏促进技术创新的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缺乏技术创新目标的原因,提出了我国政府采购应确立技术创新取向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长流  纵玲玲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行为,结果表明政府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同时企业采取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实现企业与政府的双赢结果,这也有助于解释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同时也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