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2)
2023(8900)
2022(7633)
2021(7059)
2020(6037)
2019(13814)
2018(13675)
2017(26413)
2016(14519)
2015(16091)
2014(16270)
2013(16027)
2012(15009)
2011(13590)
2010(13843)
2009(13235)
2008(13658)
2007(12570)
2006(11263)
2005(10754)
作者
(41452)
(34647)
(34637)
(33139)
(22310)
(16837)
(15738)
(13460)
(13063)
(12628)
(11791)
(11728)
(11225)
(11216)
(11184)
(10710)
(10429)
(10109)
(10094)
(10030)
(9019)
(8373)
(8340)
(7982)
(7882)
(7750)
(7737)
(7703)
(7026)
(6766)
学科
(59738)
经济(59627)
管理(52498)
(48417)
(44189)
企业(44189)
方法(26232)
(24760)
数学(21510)
数学方法(21235)
(18351)
(15959)
财务(15930)
财务管理(15897)
(15805)
贸易(15800)
中国(15653)
(15507)
企业财务(15229)
(14231)
业经(13866)
(13349)
(13049)
(12267)
(11512)
银行(11494)
理论(11260)
(11068)
金融(11066)
体制(11062)
机构
大学(217507)
学院(213443)
(91479)
经济(89558)
管理(81023)
研究(69642)
理学(69065)
理学院(68338)
管理学(67231)
管理学院(66831)
中国(55925)
(48996)
(45550)
科学(39673)
财经(37677)
(34874)
(34088)
(33624)
中心(31867)
(31072)
研究所(30778)
经济学(29700)
北京(28677)
财经大学(27994)
业大(27816)
经济学院(26581)
(26489)
师范(26186)
(26143)
(25020)
基金
项目(132863)
科学(105939)
基金(99486)
研究(97634)
(85378)
国家(84701)
科学基金(73613)
社会(64648)
社会科(61369)
社会科学(61354)
基金项目(51707)
(50112)
自然(46588)
教育(45609)
自然科(45561)
自然科学(45549)
自然科学基金(44791)
(41897)
资助(41541)
编号(38299)
成果(32991)
(31189)
(30167)
重点(29846)
教育部(27531)
(27330)
国家社会(27159)
(26863)
课题(26663)
人文(26278)
期刊
(106581)
经济(106581)
研究(68512)
中国(45154)
(42266)
管理(32931)
学报(32531)
科学(29577)
(28713)
大学(25918)
学学(24338)
(23729)
金融(23729)
教育(22654)
财经(20716)
农业(18445)
(17808)
技术(17318)
经济研究(16935)
业经(15468)
问题(14212)
(13597)
国际(11144)
技术经济(10665)
财会(10631)
(10377)
理论(10161)
世界(9827)
会计(9743)
(9566)
共检索到334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大可  朱光华  
本文认为 ,新古典产权学派关于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认识 ,由于过分强调出资者的利益 ,因而无法解释分享制度日趋发展的现实。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应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多元化目标出发 ,提出了分享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的观点 ,为现实中所有权结构多元化提供了较好的解释 ,但由于该理论缺乏可操作性 ,因而在指导实践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克服上述两种观点的缺陷 ,本文提出了出资者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 ,出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的均衡状态 ,是企业所有权动态调整的结果 ;但究竟谁是“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有权应该按怎样的比例分享等 ,这些问题最终由出资者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昌崇  
代理矛盾、激励机制与出资者利益的相容●卢昌崇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三个矛盾:(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一致;(2)股东与经营者之间风险偏好不对称;(3)股东与经营者在投资决策方面的期限偏好不相同。为解决上述矛盾,西方国家主要推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要加强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则要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然而,根据这种理解,在现代企业的资产中,除国有资产外,还有法人资产和个人资产之分;企业虽对上述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但资产的直接所有权却归于出资者。这样,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就既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又拥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那么,这种出资者的双重所有权,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股份公司的实际状况呢?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新途  
无论是出资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还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出资者治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原始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决定了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冲突,这是出资者财务治理和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控制实质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原始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边际修正,其适度性取决于出资者与理财者的博弈结果。出资者“硬”治理的财务控制的功效是有限的,引进出资者“软”治理是其优化的途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出资者财务论●谢志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构企业经营机制,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我国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必须找到或者明晰一个具有能代表国家行使产权权利,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且具有行为能力的产权主体;二是代表国家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筹资控制由于企业筹资直接与出资者的权益密切相关,同时还可能给出资者带来破产的风险,所以出资者必然要对企业筹资进行控制。出资者对企业筹资的控制不仅表现在是否出资,也表现在一旦出资后对企业的扩张筹资(后续筹资)的控制上;出资者对企业筹资的控制也不仅表现在对权益筹资的控制上,而且对债务筹资也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出资者正是通过对企业筹资这个资金的入口进行必要的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企业的筹资可以从企业与资金提供者的权益关系、筹资来源、筹资目的和筹资期限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由于筹资形式不同,出资者与企业之间所发生的财务关系也不尽相同,正是这种不同的财务关系决定了出资者对企业筹资的控制内容、控制方式和控制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出资者的视角,企业的筹资控制主要包括权益筹资控制和债务筹资风险控制两方面。本文对商业信用债务筹资、银行信用债务筹资和证券市场筹资的控制进行探讨,并提出债务筹资总规模的控制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建立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框架体系,是当前财政部门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实现对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便于大家对出资人(者)财务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本刊现请对此问题有较早研究的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助理谢志华教授,就其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简要介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行为控制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本质就是要避免和消除投资风险,做到这一点出资者就必须要能够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最终要达到化险为夷,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当出资者投资于企业时,其投资风险是体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之中,所以,投资风险的识别、控制既存在于接受投资企业,也存在于出资者本身。这一点有别于前面几篇文章中提到的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行为控制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本质就是要避免和消除投资风险,做到这一点出资者就必须要能够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最终要达到化险为夷,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当出资者投资于企业时,其投资风险是体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之中,所以,投资风险的识别、控制既存在于接受投资企业,也存在于出资者本身。这一点有别于前面几篇文章中提到的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由于接受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和企业自身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出资者的目标难以实现。为了避免和消除这种风险,出资者必须对其初始投资进行必要的调整,也即存量资本结构调整。存量资本结构调整将会在资本规模、资本结构、控制权和战略调整等方面影响出资者权益。出资者对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行为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重组效应、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其中重组效应、结构调整属于风险控制的范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由于接受投资企业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和企业自身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出资者的目标难以实现。为了避免和消除这种风险,出资者必须对其初始投资进行必要的调整,也即存量资本结构调整。存量资本结构调整将会在资本规模、资本结构、控制权和战略调整等方面影响出资者权益。出资者对存量资本结构调整的行为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重组效应、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其中重组效应、结构调整属于风险控制的范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本文认为,由于现金的特殊属性,出资者要对现金进行必要的管控,包括确定现金及其使用的内部牵制制度、确定现金的用途以尽可能减少直接使用、控制现金总量以减少现金占用数量、进行现金的集中管理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等,以确保现金的安全、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和获得知情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二、基于出资者视角的收入分配控制出资者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投资报酬,而投资报酬的多少取决于在公司中的收入分配的份额,而收入分配的份额又取决于出资者在收入分配中的讨价还价能力,或者更直接地说,取决于出资者在收入分配中所发挥的控制作用的大小,包括要不要控制以及如何控制,其中,要不要控制已在上文论述,这里主要讨论如何控制。由于公司的初次收入分配存在三个层次,出资者在这三个层次的分配中都必须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陈发忠  
传统的成本费用的分类是基于会计核算和内部决策的需要。两权分离后经营者对出资者承担了授托责任,其中就包括了成本费用控制的授托责任。出资者为了实现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管制在职消费,必然要对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在使用后的补偿成本费用、经营者和员工等的收入分配所形成的成本费用以及各种在职消费而引起的成本费用提出控制范围和标准,并确保经营者和企业能够遵从,这就是出资者的成本费用控制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