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5)
- 2023(6692)
- 2022(5524)
- 2021(5097)
- 2020(4164)
- 2019(9483)
- 2018(9072)
- 2017(17863)
- 2016(9442)
- 2015(10245)
- 2014(9947)
- 2013(9831)
- 2012(8781)
- 2011(7872)
- 2010(7558)
- 2009(6891)
- 2008(7139)
- 2007(6342)
- 2006(5583)
- 2005(5004)
- 学科
- 济(40276)
- 经济(40233)
- 管理(28020)
- 业(25450)
- 企(20650)
- 企业(20650)
- 方法(18779)
- 银(17288)
- 数学(17147)
- 银行(17142)
- 数学方法(17074)
- 行(15861)
- 制(14482)
- 财(10393)
- 融(10226)
- 金融(10226)
- 度(9496)
- 制度(9490)
- 业务(9446)
- 中国(9357)
- 农(8687)
- 贸(8356)
- 贸易(8348)
- 银行制(8172)
- 易(7984)
- 业经(7640)
- 务(7087)
- 财务(7081)
- 财务管理(7070)
- 企业财务(6776)
- 机构
- 大学(132243)
- 学院(130494)
- 济(56391)
- 经济(55473)
- 管理(51628)
- 理学(44473)
- 理学院(44021)
- 管理学(43329)
- 管理学院(43118)
- 研究(42477)
- 中国(40431)
- 农(29756)
- 财(27148)
- 京(26834)
- 科学(26414)
- 农业(24079)
- 业大(23246)
- 财经(22184)
- 所(21846)
- 中心(21118)
- 银(20490)
- 经(20395)
- 研究所(20105)
- 银行(19643)
- 江(19484)
- 经济学(18506)
- 行(18296)
- 经济学院(17050)
- 财经大学(16975)
- 北京(16383)
- 基金
- 项目(90997)
- 科学(71394)
- 基金(69192)
- 家(62673)
- 国家(62172)
- 研究(58820)
- 科学基金(53089)
- 社会(40084)
- 社会科(38270)
- 社会科学(38260)
- 基金项目(37310)
- 自然(36639)
- 自然科(35802)
- 自然科学(35790)
- 自然科学基金(35212)
- 省(34046)
- 划(29552)
- 资助(28043)
- 教育(26300)
- 编号(20897)
- 重点(20353)
- 部(20118)
- 创(19320)
- 科研(18395)
- 计划(18332)
- 创新(18170)
- 发(18108)
- 国家社会(17518)
- 教育部(17147)
- 大学(16758)
共检索到19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尚振宁 黎克俊
基于次贷危机的启示,本文构建了在不同的金融发展程度下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基于负债业务发放的贷款领域。进一步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冲击响应函数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创新改变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模式;中国房价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源于银行负债发放的贷款领域,但总体影响有限;中国应加快发展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谨慎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莉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具体分析了房地产的特性及其价格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困境、房价调整与银行贷款风险关系的特点,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 风险 房地产业困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房地产销售与出租的世代交叠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引入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分析银行信贷与房价波动间的正反馈联动机制,以及这种联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逐渐提高房贷利率、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平滑银行利润有助于银行体系稳定。为此,我国可以通过实行差别化的房贷利率政策、建立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体系、建立前瞻性的贷款风险拨备机制来调控房地产信贷风险,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信贷约束 房价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拉娣 安勇 王佳
对房地产价格及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VAR模型为基础,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银行贷款余额、贷款资产恶化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房价波动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银行信贷扩张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不大,但却会导致贷款资产恶化率的提高,进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存在时滞,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滞后一期才会显示出来且产生长期的正反馈效应,房地产价格对贷款资产恶化率的冲击当期就会产生影响,且贡献率稳定在7%左右。据...
关键词:
房价 银行信贷风险 Granger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煜
运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分析技术及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房价波动、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分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房价的上涨与金融支持有关,过度的金融支持使东中部地区的房价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中西部地区房价的上涨对银行信贷的扩张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增长是各地区促进银行信贷扩张的共同因素。此外,房价的上涨与银行信贷的扩张共同促进了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
房价波动 银行信贷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韩振国 邓欣
以不良贷款率、全国信贷增长率、通货膨胀率、8%-资本充足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银行不稳定的代理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银行信贷、房价波动和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经验分析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信用扩张的结果。信贷和房价波动以及二者的共生性是影响银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适当的房价增长将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定程度,但长期来看,银行稳定性程度下降,房价也会下跌。
关键词:
房地产信贷 房地产价格 银行稳定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庆君 张荔
本文以中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在测度中国银行业体系风险性指数的基础上,考察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收入结构及银行体系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纷纷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资本资产结构,收益和资产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银行体系稳定性明显增强;资产价格波动与非利息收入结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跟利息收入结构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更容易受到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风险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而且弹性系数明显高于资产价格与收入结构之间的弹性系数。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银行收入结构 银行体系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广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任清尧
本文基于2001~2010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资产组合理论,进一步通过资产组合方差分解方法来分析非利息业务对银行收入波动的影响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收入的波动性在2006年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而且营业收入的波动性主要来自于非利息收入的波动,但是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协方差由正值变为了负值,这表明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直接抵消净利息收入增长率的波动性,从而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
关键词:
收入结构多元化 资产组合 收入波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澄 沈悦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关键词:
房价波动 风险约束 银行信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况伟大 王琪琳
次贷危机表明房价波动和房贷规模影响银行安全,但现有研究未将二者纳入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房价波动和房贷占比的资本充足率理论模型,并使用2005Q1-2015Q4中国189家商业银行及所在城市房价指数发现,房价时间趋势项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正影响,但房价波动项对资本充足率有负影响。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房价波动上具有顺周期性,需进行逆周期管理。其次,房价波动项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具有非对称性影响,房价向上波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负影响大于房价向下波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正影响。据此,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安 雷泽珩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控制中国房地产业信贷规模和结构,造成供给和需求的规模与结构扭曲,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容易引起房地产业波动。本文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测算不同波动时期当中,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与房地产业波动显著相关,信贷配给改变了投资和消费在推动房地产产出过程中的结构,并制约路径依赖对产出的影响,同时影响财政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业的效果。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逐渐弱化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丰富房地产信贷供给层次和结构,以及加强信贷供给监督来缓解信贷配给的消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炜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房价波动的内在作用机理,同时使用SCCA方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房地产市场及宏观数据,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房价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且房价上升初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但后期会造成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群众消费预期对房价及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显著,因此政府在调控房价及制定政策时要建立好信息沟通平台,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投资预期;同时银行也需要加强信息披露,以提高用户对银行的信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炜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房价波动的内在作用机理,同时使用SCCA方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房地产市场及宏观数据,构建SVAR模型。研究发现房价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且房价上升初期会降低系统性风险,但后期会造成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群众消费预期对房价及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显著,因此政府在调控房价及制定政策时要建立好信息沟通平台,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消费投资预期;同时银行也需要加强信息披露,以提高用户对银行的信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安 雷泽珩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控制中国房地产业信贷规模和结构,造成供给和需求的规模与结构扭曲,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容易引起房地产业波动。本文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测算不同波动时期当中,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与房地产业波动显著相关,信贷配给改变了投资和消费在推动房地产产出过程中的结构,并制约路径依赖对产出的影响,同时影响财政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业的效果。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逐渐弱化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丰富房地产信贷供给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文佳
资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两类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传导效应,并基于VAR模型的向量自回归方法,采用我国2011-2018年的季度数据,就房价和股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资产价格会通过财富效应、预期效应和资产抵押效应对资产持有者的消费升级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也会通过预算约束效应、替代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对未持有资产者的消费升级产生负向挤出效应。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最终效应取决于资产持有者和未持有者各种效应的相对强弱。实证研究则表明,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房价和股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促进效应均要强于负向挤出效应,且房价对居民消费升级的正向溢出效应要强于股价。居民消费升级存在自我修正机制,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在短期内也会对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影响,居民收入仍然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最主要的内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