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380)
- 2022(3721)
- 2021(3261)
- 2019(6313)
- 2018(6552)
- 2017(13732)
- 2016(7039)
- 2015(8319)
- 2014(8520)
- 2013(8912)
- 2012(8856)
- 2011(8525)
- 2010(8929)
- 2009(8915)
- 2008(8542)
- 2007(7887)
- 2006(7683)
- 2005(7276)
- 2004(6477)
- 2003(6324)
- 学科
- 济(59508)
- 经济(59470)
- 管理(19657)
- 方法(17532)
- 业(16105)
- 数学(15991)
- 数学方法(15954)
- 地方(14951)
- 中国(14557)
- 地方经济(11782)
- 企(11239)
- 企业(11239)
- 农(9865)
- 制(9709)
- 业经(9122)
- 学(8594)
- 银(8285)
- 银行(8283)
- 行(8091)
- 财(7955)
- 融(7706)
- 金融(7706)
- 贸(7686)
- 贸易(7679)
- 易(7404)
- 体(7195)
- 环境(6976)
- 经济学(6800)
- 发(6361)
- 农业(6311)
- 机构
- 大学(124527)
- 学院(124109)
- 济(68268)
- 经济(67069)
- 研究(45828)
- 管理(43637)
- 中国(36374)
- 理学(36094)
- 理学院(35699)
- 管理学(35365)
- 管理学院(35120)
- 财(31758)
- 京(26071)
- 财经(24804)
- 所(23366)
- 经济学(23287)
- 科学(22911)
- 经(22181)
- 经济学院(20726)
- 研究所(20456)
- 中心(19040)
- 江(18756)
- 财经大学(18073)
- 北京(17535)
- 院(15532)
- 范(15229)
- 师范(15161)
- 州(15033)
- 农(14083)
- 科学院(13367)
- 基金
- 项目(64344)
- 研究(50400)
- 科学(50313)
- 基金(46587)
- 家(38687)
- 国家(38388)
- 社会(34643)
- 社会科(32911)
- 社会科学(32902)
- 科学基金(32014)
- 基金项目(23816)
- 省(23693)
- 教育(22099)
- 编号(20182)
- 资助(20011)
- 划(19457)
- 成果(17581)
- 自然(16807)
- 自然科(16303)
- 自然科学(16297)
- 自然科学基金(15986)
- 发(15958)
- 部(15285)
- 国家社会(14699)
- 济(14644)
- 经济(14513)
- 课题(14320)
- 重点(14297)
- 发展(14042)
- 展(13880)
共检索到206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我国的经济特区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但进入90年代以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使经济特区与内地的政策、体制趋同,加之特区投资成本较高,特区的竞争优势正走向削弱。今后,特区还能再“特”吗?特区的前途在哪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坚
一、经济特区现象是中国独有吗? 第一个误区是经济特区现象“国有论”。即认为经济特区是中国一国所独有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经济特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世界经济现象。中国的经济特区,相对于世界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 魏清泉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划出共338.4平方公里的四小块地方,筹办经济特区。三年多来,特区建设进展迅速,举世瞩目。它们在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引进经济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区位条件以及各区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木生
珠深两特区是处在当今亚洲“四小龙”经济最发达的香港边缘。香港是国际金融、经济、贸易、航运、旅游的大都市,也是亚太经济中心的落脚点;澳门是与珠深两特区相邻的另一个国际城市,起着联系中国大陆和欧洲国际市场的作用。珠深两地的经济有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哲民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80年代这个问题曾经是讨论的“热点”。90年代仍然有必要深入研讨。通过认真地研究对前10年的发展模式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选择新的发展模式。只有把模式搞对,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
特区建设 战略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卢展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行健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试验和示范作用。在经济特区的启动阶段和发展的早期,为了迅速打开吸引外资的局面,中国政府给予了特区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外资企业享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邱声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特区建设蓬勃发展,成效卓著,举世瞩目。国家审计机关如何审时度势,通过履行职能,促进特区经济健康发展,是广大审计界人士普遍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就国家审计在经济特区的地位、作用和工作重点、方法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仁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志平
我国的经济特区至今已走过了15年的光辉历程。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拓展,特区的“特”正在走向淡化,特区相对于非特区的竞争优势正在趋于减弱,特区正遇上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挑战。特区今后还会不会“特”?特区的前景怎样?已成为各界议论的热点,令世人嘱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哲民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80年代这个问题曾经是讨论的热点。只有认真研究前10年的发展模式,选择好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80年代我国经济特区模式的评价我国经济特区是借鉴世界经济特区的经验创办的。世界经济特区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种模式:自由贸易区、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伟丽 李楚童
成功的经济特区兼顾上层建筑创新与经济发展效率的双轨并行。随着经济特区尤其是中国深圳的成功崛起,东南亚、南美和非洲国家也试图依靠他国发展经验布局特区战略。从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人类学三大理论视角对世界经济特区的比较来看,各国经济特区均具有相似的发展特点,包括作为国家意志的探索者创造创新制度供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内外溢出效应、自发创造内生性动力等。但各国特区在发展模式上仍有诸多不同之处,发展演进和发展效果也因地而异。世界各国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及发展特点启示我们,特区应在新发展格局中有新的担当、新的作为;推动特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增强发展韧性;推动特区经济发展的“效率变革”,提高发展保障。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区域协调 特区比较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经济特区"是指主权国家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开辟的实施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根据其特点,经济特区大致可分作五类: 1、自由港。这类经济特区是在国境之内、关税之外的免税区,一般来讲,它与国内其它地区是隔离开的。它通常规定,外国商品进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钟文
金融市场是现代信用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市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金融市场,就是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资金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融通资金,为放胆发展海南省的生产力服务。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要实现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赶上全国经济的平均水平,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再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进入东南亚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杨群生,安宏生,方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展,人口也急剧增长并正发生深刻变化。本文拟就深圳特区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深圳特区人口发展概况 深圳原为广东省宝安县的一个镇。由于深圳与香港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它历来是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口岸之一。1979年,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根据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在原宝安县建制基础上成立深圳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