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9)
2023(6046)
2022(4990)
2021(4893)
2020(3974)
2019(8848)
2018(8903)
2017(17251)
2016(9000)
2015(10280)
2014(10247)
2013(10121)
2012(9570)
2011(8556)
2010(8943)
2009(8613)
2008(8608)
2007(8072)
2006(7456)
2005(6891)
作者
(26793)
(22134)
(21904)
(21003)
(13901)
(10231)
(10114)
(8435)
(8178)
(8051)
(7366)
(7276)
(6984)
(6783)
(6724)
(6574)
(6346)
(6346)
(6327)
(6303)
(5530)
(5518)
(5297)
(5079)
(5039)
(4986)
(4865)
(4856)
(4379)
(4259)
学科
(35324)
经济(35284)
(27844)
管理(27110)
(20427)
企业(20427)
方法(14768)
中国(14354)
(13325)
数学(13135)
数学方法(12914)
(12243)
(11216)
银行(11213)
(11058)
(10807)
农业(9067)
(9040)
金融(9038)
业经(8403)
(8202)
贸易(8196)
(8086)
(7674)
技术(7367)
体制(6519)
(6251)
财务(6234)
财务管理(6209)
(6120)
机构
学院(135718)
大学(133761)
(55472)
经济(54115)
管理(50336)
研究(44384)
理学(41873)
理学院(41452)
管理学(40775)
管理学院(40510)
中国(38139)
(30822)
(29084)
科学(25321)
财经(23597)
(22413)
(21185)
中心(20827)
(20740)
研究所(19676)
北京(19377)
(18622)
(17418)
财经大学(17363)
(17087)
师范(16943)
经济学(16873)
业大(16649)
(16308)
经济学院(15332)
基金
项目(79120)
研究(63296)
科学(61242)
基金(54463)
(46195)
国家(45726)
社会(38440)
科学基金(38212)
社会科(36375)
社会科学(36369)
(31253)
教育(28959)
基金项目(28031)
编号(27467)
(26161)
成果(23844)
资助(22660)
自然(21971)
自然科(21410)
自然科学(21402)
自然科学基金(20994)
课题(19330)
(17878)
(17811)
重点(17605)
项目编号(17057)
(16961)
(16940)
(16458)
(15992)
期刊
(66275)
经济(66275)
研究(44701)
中国(28432)
(23036)
管理(19874)
(18867)
金融(18867)
(18035)
学报(17176)
教育(16752)
科学(16624)
大学(13782)
学学(12856)
技术(12774)
农业(12009)
业经(11949)
财经(11711)
经济研究(10803)
(9979)
问题(9276)
(8496)
理论(8211)
科技(7540)
实践(7438)
(7438)
技术经济(7126)
(6935)
论坛(6935)
国际(6909)
共检索到21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月  
监管科技旨在通过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来提高监管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但是随着监管科技的深入发展,其已不单单是属于金融科技中的一个子集。本文从监管科技的发展历程出发强调其已不仅仅是监管的工具,更代表着未来监管变革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在推行监管科技中存在的障碍,包括监管科技发展动力不足、监管理念落后、算法困境等;最后给出我国发展监管科技的应对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产业。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够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完善金融的风控体系,有助于巩固金融的稳定性和普惠性,但同时由于其打破了技术与金融的边界,不仅无法消除金融的固有风险,反而使得风险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隐蔽,由此带来了监管的困局。目前,我国监管当局尚未摒弃传统的监管思维,存在着"放任自流"和"一刀切"的极端监管方式,为监管套利留下了空间。未来,应探索完善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创新监管方式,尤其运用监管科技推进创新与监管的不断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斌  
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区块链的运作原理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信息数据以首尾相接方式组成链条数据库,通过加密方式以保证区块链内部信息数据无法篡改和伪造,进而实现信息数据的安全存储与流动。区块链技术在时间溯源上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具备无法撤销、无法篡改以及无法仿造等优势。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然而由于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时间尚短,相关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还不深刻,因此在政策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导致政策难以达到监管效果。美国是世界创新创业的领头羊,同时一直是区块链和加密虚拟货币的主要参与国,也是ICO最重要的目标市场,因此借鉴美国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监管政策有利于加快我国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的构建,通过推动区块链行业协会发展,采用协同监管理念,加快监管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刘佳敏  
积极稳妥推进行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增强监督合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通过对山西省调研发现,地方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还面临不同程度的执行困境和制约条件。因此,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应推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建立健全综合执法机制;深入落实信用登记存储,搭建跨地域数据共享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构建"大数据+政府监管"平台;加强社会共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佘佳亮  
除了各国不同的域内规制外,数据的国际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数据治理与数据自由利用的失衡,数据监管的国际路径相应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认识、反思与解决。在将数据监管的国际路径类型化为贸易机制、标准化机制和认证机制的基础上,发现其正遭受阵营化、局限化和削弱化的困境。面对这种形势,各国应从“兼容”与“互通”、模块化处理和机能强化三个方面入手寻找出路。中国也应以此为鉴,借助不同的机制安排在阵营化中实现非零和博弈,从而在避免监管脱钩的前提下融入全球数据流动的循环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卞彬  张德惠  李少华  
医疗收费价格问题是我国二十多年改革中积累起来的问题在卫生领域的集中表现,医疗价格改革的关键是要抓住症结。一、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困境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韦洁   武长海  
相对于传统金融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呈现出辐射范围扩大、风险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上升等新特征。现行金融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在应对金融科技风险上面临困境,亟需按照“理念—方式”的逻辑,重新审视并变革金融监管理念及监管方式,实现对金融科技风险的有效监管。要转变传统监管固有的金融抑制理念、形式监管理念和风险防范理念,树立并贯彻金融包容性理念、实质重于形式理念和风险配置理念。要优化金融监管方式,在监管主体维度上采取共享共治型监管方式,在监管对象维度上引入先行实验型监管方式,在监管工具维度上运用科技驱动型监管方式,以更有效的金融监管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市场具备了金融化的发展特征,但现有制度并未对碳市场金融化作出具体安排,这使得碳市场交易产品、交易行为和交易主体存在监管上的合法性疑问,其中金融交易风险亦无法得到有效防范。为了防范碳市场金融风险的发生,强化市场诚信和信心,欧盟明确对碳市场的金融监管,其在欧美碳市场金融监管中具有典型性。欧盟碳市场在普遍适用金融监管规则的前提下,采用可适用规则、主体和行为区别对待的理念,对碳市场交易适用金融规则作出例外性规定。本文基于我国碳市场现实基础和法治建设需求,分析了我国与欧盟碳市场监管的异同,吸收了一定的可取之处,为解决我国碳市场金融监管的问题,提出在现有碳市场专门规范中需对碳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等的金融属性和监管条件进行识别,并在已有监管体系下,协调与细化碳市场规范与金融法规之间的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波  
我国碳市场具备了金融化的发展特征,但现有制度并未对碳市场金融化作出具体安排,这使得碳市场交易产品、交易行为和交易主体存在监管上的合法性疑问,其中金融交易风险亦无法得到有效防范。为了防范碳市场金融风险的发生,强化市场诚信和信心,欧盟明确对碳市场的金融监管,其在欧美碳市场金融监管中具有典型性。欧盟碳市场在普遍适用金融监管规则的前提下,采用可适用规则、主体和行为区别对待的理念,对碳市场交易适用金融规则作出例外性规定。本文基于我国碳市场现实基础和法治建设需求,分析了我国与欧盟碳市场监管的异同,吸收了一定的可取之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风田  焦贝贝  
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一方面,接连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绩效却始终处于低下状态,这进一步激化了公众与政府的矛盾。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中央政府将食品安全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立法、行政、司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为中央更好地督促地方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妍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成熟,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不断加速,我国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几乎覆盖了支付清算、借贷与融资、保险和理财等各类领域,极大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促进了普惠金融、共享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但是,科技运用到金融领域往往会催生出一些新的风险。不同于传统的金融风险,金融科技背景下的新型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尔思  车伟民  黄镇海  
当前,跨境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国内高等跨境教育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规划,被动接受境外质量标准;质量监管体系缺位,未能发挥有效的监控作用;政府引导不足,办学主体与社会中介组织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加快建设我国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制定战略规划,构建监控机制,完善监控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教育质量监管对跨境教育的影响;强化办学主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加强中介组织自律建设,培养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是我国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纪显  熊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下金融规模急剧扩大。地下金融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对正常的经济金融构成危害。虽然我国有关监管机构对地下金融进行严厉监管,但收效不大。文章论述了我国地下金融的成因、规模和利弊,并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地下金融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如何打破地下金融监管困境的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美军  王岗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准入和金融服务的特殊主义现实 ,依据制度变迁理论 ,阐发了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加强监管与金融风险积累、信贷紧缩并存的内在逻辑。本文得出三个结论 :1、在特殊主义准则下 ,监管困境的存在是内生的 ;2、实行金融准入和服务的普遍主义准则才是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出路 ;3、普遍主义的推行有其内在次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