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927)
- 2022(1681)
- 2021(1706)
- 2020(1607)
- 2019(3700)
- 2018(4030)
- 2017(8774)
- 2016(4731)
- 2015(5702)
- 2014(5831)
- 2013(6193)
- 2012(6049)
- 2011(5754)
- 2010(6027)
- 2009(6064)
- 2008(6121)
- 2007(5602)
- 2006(5401)
- 2005(5013)
- 2004(4438)
- 学科
- 济(21390)
- 经济(21368)
- 管理(15334)
- 业(12597)
- 方法(9653)
- 中国(9104)
- 企(8762)
- 企业(8762)
- 数学(8752)
- 数学方法(8718)
- 制(6637)
- 农(6467)
- 银(5465)
- 银行(5462)
- 资源(5375)
- 行(5309)
- 财(5166)
- 贸(5107)
- 贸易(5102)
- 易(5037)
- 和(4699)
- 税(4178)
- 环境(4109)
- 融(3974)
- 金融(3974)
- 税收(3970)
- 收(3941)
- 发(3834)
- 农业(3815)
- 体(3809)
- 机构
- 大学(81601)
- 学院(80550)
- 济(35272)
- 经济(34461)
- 管理(30266)
- 研究(26798)
- 理学(24944)
- 理学院(24697)
- 管理学(24438)
- 管理学院(24280)
- 中国(22752)
- 财(19283)
- 京(18279)
- 科学(15239)
- 财经(14937)
- 所(14354)
- 经(13316)
- 研究所(12609)
- 北京(12413)
- 江(12162)
- 中心(11691)
- 经济学(10988)
- 财经大学(10958)
- 范(10664)
- 师范(10608)
- 农(10543)
- 州(10336)
- 经济学院(10039)
- 业大(9142)
- 院(9080)
- 基金
- 项目(42799)
- 研究(33300)
- 科学(32541)
- 基金(30017)
- 家(25399)
- 国家(25199)
- 社会(20503)
- 科学基金(20422)
- 社会科(19420)
- 社会科学(19413)
- 基金项目(15760)
- 省(15726)
- 编号(15060)
- 教育(14920)
- 划(13452)
- 成果(13192)
- 资助(13070)
- 自然(11933)
- 自然科(11412)
- 自然科学(11406)
- 自然科学基金(11185)
- 部(10386)
- 发(9797)
- 课题(9757)
- 重点(9381)
- 项目编号(8933)
- 教育部(8702)
- 性(8627)
- 人文(8468)
- 社科(8435)
共检索到129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君蔚
1 淡水资源是人类的命脉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食为民天"、"万物土里生"的思想深入人心;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其实世界也全如此,耕地,土壤肥力……迄今仍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我长期从事于水土保持工作,到80年代仍认为"土之不存,毛将焉附?"由衷拥护延安会议上确定的:"以土为首,土水林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但经科学发展和生产实践证明:①土壤自然肥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二烈
2021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高温天气发生频次的增加,将会导致一场全球性水危机,各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应对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截至2018年,全球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用水量严重不足,这一数字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50亿人。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频繁的高温、
关键词:
淡水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二烈
2021年10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高温天气发生频次的增加,将会导致一场全球性水危机,各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应对还缺乏有效的措施。截至2018年,全球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用水量严重不足,这一数字预计到2050年将突破50亿人。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愈演愈烈,频繁的高温、
关键词:
淡水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海龄 吴世敏 魏常兴 杨树康 詹文欢 张毅祥
在分析沿海河口区域地质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在的新的淡水资源———海底淡水资源,并研究了沿海河口区域海底淡水的形成、赋存、运移等特性。
关键词:
淡水资源,河口海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茅志昌 沈焕庭 黄清辉
开发利用长江口的淡水资源 ,首先要研究河口水质的污染程度以及咸潮入侵的时空变化规律。长江河口水质除边滩存在局部污染外 ,主槽水质良好。长江口南支、南港、北港盐水来源主要有北支倒灌和外海盐水直接入侵两种形式 ,盐水入侵具有周日、半月、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 ,由于北支倒灌咸水团的影响 ,低盐度值往往出现在大潮期和涨憩附近。通过修建边滩水库 ,达到控制引水时间、避咸蓄淡的目的。最长连续超标天数的推算是确定水库库容的关键问题 ,采用数理统计、二维数值模拟、ARMAX模型 +Markov模型等方法推算 ,几种方法相互印证 ,计算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避咸潮取水 ,蓄淡水保质” ,这是宝钢干部、科技人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雷 朱鹏
城市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其结果,现代城市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淡水是城镇化发育的生命之源。根据生态系统法则的演绎,城镇发育的淡水资源消费或使用是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三种方式来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城镇发育的淡水资源消费或使用是按照直接<间接<诱发的格局排列,从而构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完全相佐的倒"金字塔"型结构特征。在这种倒"金字塔"型消费或使用结构的作用下,现代城镇发育的淡水资源基础不仅在于城镇所在区域,而且也在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大明 苟俊华
跨境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协调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区域经济发展、跨境资源和市场共享、世界生态维护的合作主题,成为下世纪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避免地区冲突的一个关键因素,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从边界变化、国际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可持续发展等全球趋势对此主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全球变化,跨境水资源,利用和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淑贞 任伯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贲克平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以来,中国以本国的能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的相对高昂的代价,获得国民经济连年不衰的持续发展。但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综合国力在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愈趋尖锐。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增林
由于资源本身的缺乏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不足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论述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平 王田野 王冠 张学静 李泽红 Безруков Л.А.
淡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总面积为969万km2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拥有蓄水量占全球地表淡水资源总量约22%的贝加尔湖,以及总长度约500万km的河流和多座大型水库,其中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等大型河流的水资源量极为丰富。据分析,该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35万亿m3,占全俄水资源总量的55%;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556万亿kW·h,占全俄65%;水运资源量为5.65万km,占全俄55.8%。尽管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稀少(不足2400万人,仅占全俄总人口的16%左右),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西伯利亚山区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开发及水电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全球变暖,西伯利亚平原区河流的结冰期变短,航运价值不断提高。同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周边地区严重缺水的背景下,通过虚拟水贸易或跨流域调水,向中亚、蒙古和中国北方地区输送淡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蒙俄三方在水资源与水电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培军 哈斯 袁艺 周俊华 谢锋
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但冬季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因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很低,可能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淡水资源。论文根据实地观测和室内不同盐度海水的实验分析,阐述了渤海海冰盐度变化和海水成冰脱盐过程,并采用二次成冰脱盐和离心脱盐等方法,分析了海冰经进一步人工淡化的可能性,探讨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关键词:
海冰 淡水资源 盐度与水质 利用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亚斌 邵景力 王家兵 崔亚莉
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各含水组的补给特征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为工作区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和科学利用提供基础,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及统测、地面沉降及分层标监测、地下水质及同位素取样分析、深层淡水资源均衡计算。研究表明:天津市咸水分布区浅部咸水具有向下伏深层淡水越流补给的水动力特征,但深层淡水矿化度并未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越流补给在天津市区第Ⅱ含水组形成了一个14C年龄较小的区域。越下层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量越小,但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越大。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68%,引起50.2%的地面沉降量,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28%,引起40%的地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白志毅 温鹏超 袁立 汪桂玲 李家乐
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记录的淡水贝类目前已经超过470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和山间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其中各主要分布水系我国的贝类特有种比例均高于50%,特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淡水贝类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淡水珍珠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和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以及一些食用贝类,螺蛳(Sinotaia quadr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等的资源开发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淡水贝类分布范围广和栖息环境多样,对于其他一些淡水贝类,还仅限于资源调查,物种鉴定层面。整体上,国内淡水贝类的种质资源评估不够系统,保护和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就我国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与区域分布、淡水贝类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情况、引进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与利用现状和淡水贝类种质资源现行保护措施进行概述,并提出有关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淡水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关键词:
淡水贝类 种质资源 保护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