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24)
2022(1210)
2021(1258)
2020(1232)
2019(2899)
2018(3131)
2017(7211)
2016(3845)
2015(4720)
2014(4796)
2013(5013)
2012(4966)
2011(4615)
2010(4845)
2009(4979)
2008(4999)
2007(4626)
2006(4380)
2005(4137)
2004(3614)
作者
(12005)
(9830)
(9521)
(9290)
(6063)
(4487)
(4445)
(3689)
(3579)
(3533)
(3185)
(3121)
(3051)
(3050)
(2956)
(2869)
(2868)
(2836)
(2835)
(2827)
(2606)
(2367)
(2365)
(2255)
(2246)
(2238)
(2164)
(2104)
(1945)
(1879)
学科
(17105)
经济(17086)
管理(11112)
(10550)
方法(8266)
中国(7904)
数学(7696)
数学方法(7675)
(7211)
企业(7211)
(6046)
(5680)
(5300)
(5223)
银行(5221)
(5040)
(4919)
贸易(4915)
(4855)
(3856)
(3715)
金融(3715)
税收(3658)
(3622)
(3507)
制度(3337)
(3337)
体制(2992)
(2975)
业经(2869)
机构
大学(65332)
学院(64337)
(29844)
经济(29198)
管理(23393)
研究(20582)
理学(19174)
理学院(18995)
管理学(18848)
管理学院(18725)
(18479)
中国(17993)
(14210)
财经(13662)
(12190)
(10670)
科学(10292)
财经大学(10023)
北京(9809)
经济学(9647)
(9517)
研究所(9128)
中心(8865)
经济学院(8849)
(8007)
(7835)
师范(7796)
(7352)
(7221)
(6993)
基金
项目(30705)
研究(25127)
科学(23330)
基金(21575)
(17594)
国家(17452)
社会(15675)
社会科(14851)
社会科学(14848)
科学基金(14001)
教育(11553)
编号(11314)
基金项目(11268)
(10993)
成果(10421)
(9544)
资助(9544)
(7862)
课题(7629)
自然(7344)
自然科(7092)
自然科学(7088)
(7069)
自然科学基金(6947)
项目编号(6919)
教育部(6831)
(6800)
社科(6781)
人文(6623)
重点(6597)
期刊
(36441)
经济(36441)
研究(24875)
(13442)
中国(10884)
(9572)
金融(9572)
管理(9123)
财经(7141)
学报(6755)
(6675)
经济研究(6492)
科学(6392)
业经(6328)
(6102)
教育(5994)
问题(5941)
(5692)
大学(5468)
学学(4985)
技术(4919)
理论(4919)
国际(4578)
实践(4431)
(4431)
商业(4410)
农业(4399)
技术经济(3535)
改革(3521)
(3521)
共检索到105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走过一段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不平凡的历程。国家财政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过去集中型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的弊端,从下放财政和财力入手,进行各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财政政策的调整,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从而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实力。15年的财政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在今后的改革中加以运用,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改革的认识,把握改革的方向,避免走弯路,使改革达到预期的目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安国  何利辉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已初显成效,政府预算透明度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财政管理必然带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性”特征,因此,建立透明的预算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涛  
根据《国家预算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今年起我国财政预算从单式预算改为复式预算。这是我国国家预算编列方法的一大进步,是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实行复式预算对改善我国财政状况,逐步实现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一、复式预算:历史、方法与意义(一) 复式预算的历史1927年丹麦率先实行了复式预算,1938年瑞典采用了复式预算。复式预算首先在北欧国家得到应用。从40—70年代,美国、法国和英国先后实行了复式预算。迄今为止,欧洲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采用了这种预算形式。北美、南美、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也都采用了这种预算制度。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南朝鲜和菲律宾采用了两个预算以上的多重复式预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炳鉴  
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理论思考●李炳鉴复式预算是世界上一种比较先进的预算管理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这一制度要比我国传统的单式预算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不仅透明度高、对应性强,有利于加强预算监督和约束力,而且可以依照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安秀梅  
复式预算模式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模式的选择安秀梅复式预算自本世纪30年代产生至今,以其收支划分科学、编制程序严谨、资金管理明晰、具体操作规范而成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收入制约支出的财政制度。分析比较发达国家的复式预算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对建立适宜于中国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百甫  米建国  
复式预算的确切解释应是分帐预算,即在预算中把特定种类的收入用于特定种类的支出,其作用是加强国家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益,强化预算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务院决定从1992年起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试编复式预算。这是我国预算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因编制复式预算在我国还尚属首次,人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蔡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复式预算管理制度已得到财政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认同。然而时至今日,在我国政府预算改革中,复式预算制度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自2000年以后,全国人大每年审议通过的"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当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也不再按照复式预算发布,各级地方政府预算也大多没有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端生  
我国高等院校客观存在着一种新闻现象 ,“高校新闻”就是在这种客观现象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审视并研究这种新闻现象 ,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高校新闻”同“社会性新闻”经过比较 ,明显体现出自身的特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琼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它对政府与市场的根本转型,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都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将在借鉴美国预算管理制度的经验及教训,总结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现有弊病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单欣红  
一、复式预算的基本情况复式预算是相对我国目前实行的全部财政活动都在一个预算中反映的单式预算而言的。通常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组成,西方国家在30年代至70年代大都实行复式预算。复式预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双重预算,即按经济性质把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部分,前者包括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资金支出以及为供应这类支出而筹集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后者包括对公有企业和公共工程的投资、偿还国内外债务等项的支出,并采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家驹  
复式预算的产生及发展郑家驹复式预算制度起源于丹麦,它于1927年开始,将国家预算分为经常预算与资本预算。但丹麦只是树立起复式预算之雏型.典型的复式预算则始自瑞典。瑞典是一个公营事业发达的国家。复式预算适合它的国情,所以,于1933年开始,瑞典就采用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侯梅生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规定,自1992年1月1日起,国家预算要由单式预算改按复式预算编制。据此,财政部编制了1992年国家复式预算草案。本文拟结合条例和草案付复式预算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揭露矛盾,分析解决矛盾,为完善我国的复式预算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金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预算编制改革在早期有复式预算的改革,近期则大多将注意力集中于部门预算制度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似乎将部门预算改革当作了复式预算改革的替代,有的则将复式预算和部门预算都当作政府预算编制的形式,将二者混为一谈。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明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影响当前预算改革的顺利实施,还影响到下一步预算改革目标的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瑛山  
通过论证,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可持续林业是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可持续林业是传统的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据此,论证了我国实践可持续林业的必要性和实践可持续林业的简要意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天华  
本文从"贡"的原生形态着手,分析了"贡"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贡"的动态变化与"盐贡"起源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阐述了我国盐税的起源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