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5)
2023(7562)
2022(6669)
2021(6392)
2020(5724)
2019(13015)
2018(13458)
2017(26725)
2016(14437)
2015(16642)
2014(16750)
2013(16373)
2012(15097)
2011(13404)
2010(14517)
2009(13872)
2008(13469)
2007(12304)
2006(10966)
2005(10083)
作者
(41844)
(34515)
(34123)
(32604)
(22082)
(16241)
(15753)
(13392)
(12849)
(12604)
(11663)
(11410)
(10911)
(10711)
(10580)
(10392)
(10238)
(10054)
(10027)
(9728)
(8644)
(8569)
(8351)
(7869)
(7855)
(7799)
(7736)
(7628)
(6960)
(6650)
学科
(55656)
经济(55606)
管理(43385)
(40206)
(32286)
企业(32286)
方法(30400)
数学(26915)
数学方法(26333)
中国(19309)
(15640)
(13780)
(13757)
(12899)
银行(12895)
环境(12451)
(12231)
审计(12174)
(11158)
保险(11066)
(11017)
贸易(11002)
(10789)
理论(10658)
业经(10634)
(10629)
金融(10627)
(10470)
(10018)
财务(9977)
机构
学院(207706)
大学(205391)
(82131)
管理(81005)
经济(80170)
理学(68569)
理学院(67912)
管理学(66387)
管理学院(66023)
研究(62031)
中国(54303)
(44852)
(44344)
科学(37241)
财经(34609)
(31656)
(31617)
(31098)
中心(29832)
北京(28609)
(28463)
研究所(27821)
业大(27333)
(26104)
财经大学(25606)
经济学(24804)
(24436)
师范(24215)
经济学院(22476)
(22360)
基金
项目(128248)
科学(99795)
研究(94712)
基金(91362)
(78590)
国家(77962)
科学基金(67003)
社会(58308)
社会科(55282)
社会科学(55260)
(50955)
基金项目(47461)
教育(45044)
自然(43578)
自然科(42492)
自然科学(42480)
(42393)
自然科学基金(41651)
编号(40324)
资助(40149)
成果(33173)
重点(28644)
(28370)
课题(27973)
(26250)
(26049)
项目编号(25143)
科研(24849)
教育部(24546)
创新(24528)
期刊
(89201)
经济(89201)
研究(63849)
中国(44436)
(35054)
管理(29969)
学报(27325)
科学(25463)
(24790)
金融(24790)
(24772)
教育(22253)
大学(21253)
技术(20441)
学学(19970)
农业(16665)
财经(16585)
经济研究(15153)
业经(14650)
(13983)
统计(13206)
问题(11921)
(11644)
理论(11294)
技术经济(10875)
决策(10735)
财会(10515)
实践(10334)
(10334)
(10065)
共检索到317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春英  周允征  
本文首先揭示我国环境审计风险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其次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试析我国环境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介绍了构建环境审计风险模型前需要考虑的因素,构建了风险模型并系统分析了其组成因素,即"环境审计风险=外部风险(概念风险×程序风险×政治风险×环境风险)×执行风险(可接受的环境审计风险条件下,重大错报风险×环境检查风险);"再次通过实证分析说明风险模型的具体应用;最后是对以后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展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毅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如何对风险实施定量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审计计划是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界广泛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为例,采用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用于内部审计计划阶段的β系数风险评价模型。模型将审计对象集合根据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审计单元,借鉴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计量理论,利用β系数对各审计单元的系统风险进行计量并排序,为确定审计项目立项优先顺序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模型的总体思路和应用过程的阐述和示例,希望能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行业企业内部审计单元的风险评估与计量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素梅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发布了一系列新准则,其中ISA200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重大改动。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提出了一些断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审计风险模型是指导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理论分析出发点。国家审计风险与社会审计风险存在实质性差异。国家审计风险具有风险评估外在压力不足、经济业务活动微观查处责任等特征。从舞弊动因出发,国家审计风险由错误风险、舞弊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应用国家审计风险模型,审计人员应在分析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舞弊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审计成本、审计效率的综合角度考虑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国斌  李明燕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实质性审计程序前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此客观准确地确定企业各个方面的重大错报风险。然而重大错报风险的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涉及企业的诸多方面,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评估内容往往不能全面覆盖影响因素,此外在评估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定性描述,影响最终的风险等级判断。因此,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以及模糊评价法构建审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以期为注册会计师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家才  
由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审计风险的看法和认识上的偏差 ,使得传统审计风险定义和风险模型存在许多缺陷。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对审计风险定义的重新认识 ,引出审计诉讼风险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 ,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加以改进 ,以期增强审计风险观念并在审计实务中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辛旭  刘佳  
一、审计风险模型的历史演进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数学表达式,它反映了构成审计风险的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风险水平的影响程度。本文认为,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吉成  
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审计体制变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图构建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风险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使转轨风险最小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学喜  张永娟  
 为了使当前流行的各种信用风险模型具有更高的相容性,在系统风险因素和非系统风险因素区别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信用组合风险模型。同时引进边际风险的概念,将边际风险贡献与信用组合风险管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最后对CreditMetrics模型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该模型仅是信用组合风险模型的一个特例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梁素萍  
在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基本一致的前提下,通常认为存在着一个审计风险模型,理论界曾出现过蒙哥马利风险模型、阿伦斯风险模型和德.保罗风险模型等,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翠琳  李西媛  
审计风险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就新审计风险模型应用中的难点即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予以探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龙平  聂曼曼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目前正在根据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加紧修订我国现行审计风险准则。本次修订的核心内容是启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以提高CPA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能力。新审计风险模型与原模型相比有显著的理论进步,对CPA的要求更高更严。本文重点论述新审计风险模型的重大实质性变化,以及在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该模型的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灵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加强风险投资主体建设, 完善证券市场中的资金退出机制, 发挥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及监管职能, 是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宇辉  甘煜  
我国始终存在发生银行业危机的可能性。从已有的国际经验来看,危机预警模型往往仅起到事后解释的作用,实际预测能力不足。防范银行业危机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国际上现有的预警模型。本文指出已有模型仅仅表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由于没有区分外生性冲击等因素,模型难以预测到危机的真实程度。在我国,要增强预测的准确性,必须在区分危机的结构性因素和外生的冲击性因素的基础上构造新的模型,成功的危机防范在于将内生性风险的防范和外生性风险的防范有机地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小书  沈璜  
有效的内部审计活动框架体系应当是艺术和科学的有机体,涵盖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活动实施的核心要素等。内部审计部门履行着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同时内部审计质量本身也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