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7)
2023(4654)
2022(3972)
2021(3789)
2020(3348)
2019(7480)
2018(7878)
2017(15697)
2016(8649)
2015(10788)
2014(11318)
2013(11158)
2012(10068)
2011(9074)
2010(9365)
2009(9030)
2008(8849)
2007(8255)
2006(7561)
2005(6988)
作者
(27334)
(22337)
(22270)
(21312)
(14002)
(10483)
(10220)
(8697)
(8402)
(8120)
(7455)
(7332)
(7272)
(7119)
(6982)
(6818)
(6607)
(6590)
(6534)
(6439)
(5920)
(5551)
(5494)
(5140)
(5076)
(5057)
(5044)
(4983)
(4644)
(4580)
学科
(32991)
经济(32948)
管理(24851)
(19540)
(15164)
企业(15164)
中国(14715)
方法(12758)
(11176)
数学(11131)
数学方法(11040)
(10529)
(9362)
(8513)
银行(8491)
(8244)
(8138)
(7600)
业经(7541)
(7394)
贸易(7390)
(7345)
金融(7338)
(7223)
地方(6060)
理论(6033)
(5729)
制度(5722)
农业(5669)
体制(5597)
机构
学院(132806)
大学(130980)
(50808)
经济(49471)
研究(45777)
管理(45641)
理学(37511)
理学院(37080)
中国(36563)
管理学(36491)
管理学院(36239)
(29347)
(28434)
科学(27336)
(24342)
(22237)
研究所(21536)
财经(21534)
(21198)
中心(20125)
北京(19348)
(19227)
业大(18147)
农业(17524)
(17396)
(17212)
师范(17189)
(16765)
技术(16019)
财经大学(15628)
基金
项目(76347)
研究(58515)
科学(57246)
基金(51431)
(44672)
国家(44266)
科学基金(35576)
社会(34348)
社会科(32382)
社会科学(32374)
(30615)
教育(27249)
基金项目(26516)
(25817)
编号(25271)
成果(22602)
资助(21846)
自然(21256)
自然科(20631)
自然科学(20620)
自然科学基金(20191)
课题(19052)
重点(17089)
(16839)
(16692)
(15480)
项目编号(15361)
(15098)
(15045)
科研(14252)
期刊
(63475)
经济(63475)
研究(43617)
中国(28592)
学报(21410)
(20858)
(20820)
科学(17935)
教育(17612)
管理(17452)
大学(15853)
(15465)
金融(15465)
技术(15078)
学学(14764)
农业(13748)
业经(11909)
财经(11016)
经济研究(10783)
(9441)
问题(9071)
(8240)
商业(7692)
理论(7472)
图书(6955)
国际(6922)
实践(6754)
(6754)
(6137)
(6020)
共检索到212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爱华  邹晓美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高度系统化、综合化的行业,只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物流立法,才能充分发挥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率。为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文章提出,必须合理构建物流法律框架(主要包括物流基本法、宏观调控法、物流主体法、物流客体法、物流环境法及符合物流活动特点的物流标准),建立健全适应物流业发展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流法律体系,促进物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为物流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我国的物流立法必须尊重传统法学理论,切合物流行业发展特点,体现本土化特点,着重理顺现有单行法之间的层次结构与逻辑脉络。物流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应该是开放和动态的,并能根据实际情...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欧阳仁根  
为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多重功能 ,保护合作经济组织的弱者地位和构筑企业法律形态的完整性 ,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合作经济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以《合作社法》为主体、以相关条例和规章为补充的完整的合作经济法律体系。同时 ,为促进合作经济的发展 ,应从产业政策、财政与信贷支持、反垄断法对合作社的豁免等方面设计相应的法律规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罗晓华  
经济的和谐发展呼吁完善的财税法律体系。目前,我国传统财税法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财税法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构建新的财税法律体系和拓展财税法学的理论空间,已经成为财税理论研讨中的新趋势。因此,宜从我国财政危机的法律原因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法治根源,并提出创新财税法治观念、构建新的财税法律体系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良  
由于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较大,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作用的缺失,导致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而农业再保险做为保险经营机构进行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能够以分保的方式使风险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散和转移,解决了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因而成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制度安排。本文对我国农业再保险发展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再保险的发展扫除制度缺失的障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施俊法  朱丽丽  
系统分析了我国地质调查法律体系状况,提出构建地质调查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应遵循法制统一原则、立足公益原则、体制创新原则、注重国情原则和借鉴国外经验原则。地质调查立法应是程序法与组织法的结合,是经济法和社会法的结合,是科学与管理的结合。从地质调查的时间(作业流程)、空间(作业范围)和专业(基础、矿产、环境)等3条主线,初步探讨了我国的地质调查法律体系框架;提出按照"抓龙头、补空白、修现行、快配套"的原则,优先出台"地质调查条例",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地质调查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兆宏  
一 从经济学上讲,投资基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基金是机构投资者的总称,即指接受社会公众的资金专门从事证券投资,以获取较稳定收益的机构投资者。而狭义的投资基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投资基金,是指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具体讲是指由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财产,它由专业性的经理人主要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上,获取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进行分享的一种间接投资工具。近几年,投资基金作为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何立慧  
本文试图通过三个步骤,对我国会计信用法律体系进行构建:一是从多个方面和多种理论视角分析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构建中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二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三是明确指出一个完整科学的会计信用法律体系有效运行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基础:经济体制、政府信用、执法和司法、产权与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大华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从目前情况看,就是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目前虽有一些与循环经济有关的法规,但有些新的理念没有纳入其中,体系尚不健全,执法和监督机制也不完善。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三部分。基本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等;综合法是对基本法的细化,也是对各专门法中涉及的共同问题或基础性问题的综合性规范;专门法是对各个行业的具体规定,应强调可操作性,体现着基本法和综合法的内容。另外,地方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循环经济法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健钧  
尽管我国制定有与创业投资相关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法律,但由于在制定这些法律时没有考虑到创业投资的特点,导致现行法律体系并不适应创业投资业发展的要求,不仅较难为创业投资提供特别法律保护,反而在若干方面构成法律障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腾龙  
鉴于我国现行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及协调性、层次较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健康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和法理基础,结合我国现代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研究了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刚  张敏  
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建立统一物流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物流业及相关法律制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物流立法应稳健有序进行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鹏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完善,世界海关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标准组织、货物资产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及包括美国、欧盟和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贸易国及地区分别针对加强海上货物运输供应链的安全保护开展了新一轮立法和规范,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规范性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臻完善。推进全球物流供应链安全一体化的的政策策略,建立物联网下视频识别技术智能化供应链的安全规范以及推进食品等特殊商品领域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保护应当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政策法律的发展方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籍明明  许菱  
从法律视角分析了第三方物流活动实践,指出了现有法律体系在法律关系规范和约束上存在的不足,并籍此提出建构第三方物流法律体系的具体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树全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应包括五个子系统:即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当前我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重大与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背景。在创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立良好环境、加强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