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2)
2023(5334)
2022(4656)
2021(4371)
2020(3866)
2019(8780)
2018(9051)
2017(17939)
2016(9636)
2015(11351)
2014(11494)
2013(11639)
2012(10849)
2011(10022)
2010(10278)
2009(9817)
2008(9641)
2007(8984)
2006(8242)
2005(7415)
作者
(30725)
(25413)
(25341)
(23920)
(15843)
(11937)
(11639)
(9831)
(9416)
(9104)
(8435)
(8433)
(7972)
(7967)
(7829)
(7744)
(7717)
(7475)
(7271)
(7254)
(6425)
(6179)
(6143)
(5783)
(5773)
(5729)
(5564)
(5543)
(5173)
(4953)
学科
(40295)
经济(40259)
管理(27023)
(26372)
方法(19531)
(18887)
企业(18887)
数学(17251)
数学方法(17118)
中国(13567)
(13316)
(9997)
(9372)
贸易(9362)
(9168)
(8968)
业经(8949)
(8459)
银行(8436)
(8147)
农业(7954)
(7836)
环境(6959)
(6545)
金融(6544)
(6313)
(6279)
地方(6267)
理论(6141)
技术(5771)
机构
学院(150759)
大学(149157)
(62465)
经济(61135)
管理(56314)
研究(49798)
理学(47769)
理学院(47252)
管理学(46497)
管理学院(46234)
中国(39732)
(32536)
(30571)
科学(30450)
(27061)
(25780)
财经(23763)
业大(23461)
研究所(23190)
(23032)
中心(22684)
农业(21574)
(21269)
北京(20854)
(19144)
经济学(18996)
师范(18926)
(18643)
(17425)
财经大学(17385)
基金
项目(93205)
科学(72301)
研究(68632)
基金(65858)
(57575)
国家(57082)
科学基金(47735)
社会(42747)
社会科(40626)
社会科学(40615)
(37249)
基金项目(35096)
教育(32003)
(31374)
自然(29937)
自然科(29168)
自然科学(29160)
编号(29122)
自然科学基金(28648)
资助(27325)
成果(23904)
重点(21060)
(20704)
(20333)
课题(20168)
(19180)
创新(17917)
教育部(17501)
国家社会(17475)
科研(17412)
期刊
(71185)
经济(71185)
研究(46943)
中国(29877)
(23876)
学报(23596)
(21797)
管理(21059)
科学(20853)
大学(17794)
学学(16649)
农业(16432)
教育(16177)
(15236)
金融(15236)
技术(14115)
业经(13786)
经济研究(13061)
财经(11589)
问题(10157)
(10030)
商业(9709)
(8721)
(8614)
理论(8436)
技术经济(8028)
图书(8017)
统计(7801)
实践(7647)
(7647)
共检索到22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继连  
本文从生产力要素均衡组合原理论述起,在阐明了生产力要素组合均衡、不均衡、均衡效应及均衡阶跃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力要素的宏观组合关系,提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要素宏观组合优化的对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俞丽伟  付慧姝  
构建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是完善我国税收法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提高税款征收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可以从宪政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要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就要树立纳税人本位的权利义务观,完善宪政视野下的纳税人权利,落实纳税人的各项权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何玉凤  王珊  
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何玉凤  王珊  
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均匀的线性相关关系。两指标经整体与局部空间层面的泰尔指数分解后均呈现较为明显的相异趋势;3)空间回归分析中,农地流转和中间投入品等变量对两指标的影响机制在回归系数的方向、大小和显著性等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以yL为因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显著优于yA。精准化与差异化的施策方式为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明国  
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呈现出多因素的趋势,不仅独立的实体性要素的内涵在丰富,而且还拓展出了运筹性的综合要素、渗透性的智力要素、准备性的人力资本要素和生态的控制性要素。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仍然作为前置的要素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生态支撑/约束条件下的生态控制性要素逐步显现。从建国初单纯的机械化,到20世纪60、7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四化"推进,再到80、90年代以来全要素生产力系统的拓展,我国60年的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印证了现代农业生产力系统不断深化与拓展的趋势。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素不断丰富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单要素偏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晏路明  
区域宏观经济系统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本身即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大系统。它不仅包括物的要素,如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还包括所谓“软件”因素,如教育、科技、管理等。生产力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质和量的规定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要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佳功能,其各组成要素之间必须有某种最佳的配比。经济系统的产品产量取决于投入的原料、设备、劳动和技术等,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就是生产函数。生产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孝纯  
生产力作为人类认识、利用、改造、保护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社会力量,总是在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变换过程中运行发展的。换言之,生产力运行发展与环境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里所指的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正>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而要搞清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生产力。从哲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力是人们制造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资本品、劳动力、土地三个生产要素。研究新质生产力要以哲学的生产力为指导,以经济学的生产力为依托,重在生产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不能把新质生产力停留在哲学概念上,也不能把新质生产力混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
关键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宁   杨勤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掌握。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是工业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称志,也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根本条件。玉溪卷烟厂从十年前同行业中小水平的小厂一跃成为国内一流的大一型企业,它的成功正是不断提高和优化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结果。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龄  罗韵娟  
传媒生产力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信息因素相互结合和共同作用,生产传媒产品的总体的能力。发展传媒生产力需要深化传媒体制改革,通过传媒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有效流动来提高传媒生产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向飞  段文斌  
本文根据DEA模型和对偶理论,推导出效率分配方程,基于此方程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等进行分解,分解为对应的要素效率,并对中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保持高速增长,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为主要推动力,但"人口效率红利效应"正在逐步消失。(2)大多数省市的技术进步呈高速增长趋势,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劳动力技术进步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3)大多数省市的技术效率改进增长率为负,而资本技术效率改进为其主要原因。(4)不管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还是技术进步,1998年后东中部、东西部资本效率差距都是东中部、东西部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对于技术效率改进差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解宗方  王船起  
本文对我国畜牧系统氮素生产力和转化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影响畜牧氮素变化效率的因素,对畜牧氮素生产力和变化效率的关系、农牧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凤民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低下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系统内的同化作用被强烈弱化,而异化作用却异常活跃。表现为植被破坏、农业生产力低下、土壤水蚀和风蚀严重、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扩大开垦面积进一步导致问题的严重化。这两大系统功能的不协调变化就是所谓的“生态平衡失调”,只有同化作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抑制异化作用的恶性发展。核心就是大幅度提高系统生产力,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而言,提高农业生产力是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在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的基础上,发展以集水技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