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3)
2023(3866)
2022(3182)
2021(3416)
2020(2776)
2019(6517)
2018(6783)
2017(12251)
2016(7807)
2015(9070)
2014(9434)
2013(8775)
2012(8591)
2011(8100)
2010(8566)
2009(8007)
2008(7919)
2007(7438)
2006(7005)
2005(6712)
作者
(20516)
(16762)
(16451)
(16246)
(10545)
(7949)
(7823)
(6641)
(6352)
(6239)
(5525)
(5524)
(5364)
(5356)
(5304)
(5206)
(5123)
(4915)
(4914)
(4909)
(4771)
(4256)
(4071)
(4037)
(3910)
(3894)
(3855)
(3806)
(3434)
(3393)
学科
(22715)
经济(22694)
教育(19904)
中国(16202)
管理(13323)
(11615)
(10104)
方法(9395)
数学(8274)
数学方法(8180)
理论(8126)
(7820)
企业(7820)
教学(6775)
(6651)
(6590)
(5926)
(5654)
银行(5643)
(5498)
(5396)
(5151)
贸易(5146)
(5053)
研究(4781)
发展(4670)
(4547)
(4195)
金融(4195)
技术(4130)
机构
大学(115532)
学院(108181)
研究(40776)
(38488)
经济(37364)
管理(31713)
教育(28956)
(26881)
中国(25894)
理学(25830)
(25574)
师范(25465)
理学院(25417)
管理学(24936)
管理学院(24686)
科学(22127)
(21821)
师范大学(21034)
(20608)
北京(18739)
研究所(18283)
(18200)
财经(16719)
中心(16432)
(14964)
技术(14819)
(14462)
职业(14443)
(14033)
经济学(12785)
基金
项目(55535)
研究(50896)
科学(43586)
基金(35058)
教育(32392)
(28620)
社会(28421)
国家(28193)
社会科(26444)
社会科学(26440)
编号(25020)
成果(24984)
(22410)
科学基金(22019)
(21195)
课题(20527)
(17870)
基金项目(17178)
项目编号(15130)
(14823)
资助(14676)
规划(14598)
(14353)
重点(14000)
教育部(13417)
(13333)
研究成果(13072)
(13004)
(12675)
(12634)
期刊
教育(49360)
研究(48967)
(46597)
经济(46597)
中国(30529)
(15001)
学报(13585)
技术(12703)
管理(11678)
职业(11629)
大学(11441)
科学(11427)
(10973)
(10365)
金融(10365)
财经(8981)
学学(8592)
图书(7877)
(7777)
经济研究(7727)
农业(7609)
技术教育(7540)
职业技术(7540)
职业技术教育(7540)
业经(7136)
(7002)
论坛(7002)
问题(6845)
(6394)
高等(6208)
共检索到184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岳天明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应该强调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即人类学的部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田野精神,善待别人、尊重他者的包容精神及兴教为民、旨在智民的人本精神。如此框定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有利于加速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性转型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发展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其学科主题必然聚焦在中国教育的现代问题上。应在综合吸收国外各流派研究优势的同时,努力避免其缺陷,并依据中国特定的教育实践来确定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中国教育人类学应把学科主题确定在推动中国教育转向现代化发展上。应坚持综合性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巴战龙  
裕固族教育研究虽然历史短暂,但近十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领域构建"的基础工作着眼,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性质和定位进行探索十分必要。从整体来看,开展裕固族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与裕固族通往"文化自觉"境界的两条最基本的路径——发展优质教育和构建研究能力直接相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冯朝亮  
新文科建设既是一场文科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场文科学科建设的革命。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新文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双重挑战。从学科定位、学科价值与品格、学科主题、学科意识与问题意识以及学科方法等维度反思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和困境缘由,进而从应对新文科建设挑战的角度提出适于中国情境的学科理论话语体系、发展问题主导的学科研究范式以及探索指向科际融合的学科发展模式等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2009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滕星教授的学术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访谈。该书按研究领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三部分,共收入论文14篇、访谈6篇,文末附有教育人类学参考书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兰芳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陈红燕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亚华  滕星  
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两大重心变化: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从"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重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重心的变化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学红  胡勇  程晓莉  
值此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面对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诸多文化命题凸显出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成果,扩大与整合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提升教育人类学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教育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北京华夏鸿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以"新时代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使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年会于2021年5月28-30日在南京市华东饭店成功举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刘倩  
在CNKI数据库中,以"教育人类学"为关键词搜索,选取1988年至2013年间引用频次最高的前80篇文章进行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借助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得出教育人类学研究趋势的知识图谱的演变,展示了近24年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态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祁进玉  
对近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历程加以梳理,重点探讨了教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结合在我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中所应关注的议题加以深层探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晓蓉  
对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探讨,既与其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抑或二者兼收并蓄的困惑有关,也与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危机意识有关。为使我国教育人类学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兼收并蓄、视域融合,并最终实现本土生长,本研究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本土取向,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本土实践,学科体系和理论建构的本土探索,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本土诉求等角度,揭示了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回答:教育人类学为何要本土化,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樊秀丽  
从美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发展入手,通过分析"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学术用语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具体阐释教育人类学在其发展中所形成并具有的双重性格,即基础学科的性格和应用学科的性格。前者的目标是运用与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来推动文化人类学一般理论的发展,这是趋向于文化人类学方向的综合性教育研究;后者是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性问题的研究,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