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312)
2022(3045)
2021(3030)
2020(2870)
2019(6555)
2018(6724)
2017(14261)
2016(7942)
2015(9262)
2014(9504)
2013(9681)
2012(9556)
2011(8548)
2010(9132)
2009(8986)
2008(9420)
2007(8646)
2006(8159)
2005(7932)
2004(7082)
作者
(24238)
(19794)
(19623)
(19143)
(12737)
(9383)
(9152)
(7542)
(7511)
(7368)
(6709)
(6513)
(6410)
(6349)
(6178)
(6045)
(5776)
(5751)
(5744)
(5631)
(5187)
(4917)
(4879)
(4550)
(4530)
(4485)
(4470)
(4372)
(4069)
(3916)
学科
(33732)
经济(33685)
管理(26398)
(24568)
(19643)
企业(19643)
方法(13723)
(13298)
中国(12646)
数学(11944)
数学方法(11755)
(11540)
(10473)
(9363)
银行(9356)
(8903)
(8411)
财务(8391)
财务管理(8366)
企业财务(7894)
(7318)
贸易(7309)
(7162)
(7080)
金融(7080)
(6899)
(6828)
业经(6655)
(6505)
税收(6384)
机构
大学(123052)
学院(121714)
(52803)
经济(51519)
管理(43504)
研究(41883)
中国(36602)
理学(35283)
理学院(34895)
管理学(34382)
管理学院(34144)
(31444)
(27580)
财经(23253)
科学(22508)
(22243)
(20738)
(20195)
中心(19358)
研究所(18975)
北京(18819)
(17890)
财经大学(17057)
(16477)
经济学(16432)
(15709)
师范(15600)
经济学院(14794)
业大(14580)
(14328)
基金
项目(62598)
研究(48815)
科学(48200)
基金(44648)
(37792)
国家(37437)
科学基金(30825)
社会(30213)
社会科(28451)
社会科学(28443)
(23391)
基金项目(23020)
教育(22747)
编号(20779)
(20011)
资助(19868)
成果(19573)
自然(18494)
自然科(17995)
自然科学(17990)
自然科学基金(17615)
(15163)
课题(14734)
重点(14088)
(13968)
(13203)
教育部(13140)
(12611)
项目编号(12601)
人文(12559)
期刊
(67698)
经济(67698)
研究(45942)
(25627)
中国(25127)
(18857)
金融(18857)
管理(18313)
(16861)
学报(15914)
科学(14581)
教育(13852)
大学(12572)
财经(12564)
学学(11569)
业经(10931)
经济研究(10911)
(10798)
农业(10713)
问题(10273)
技术(9653)
(8874)
理论(7968)
国际(7349)
会计(7015)
实践(6998)
(6998)
(6963)
经济问题(6121)
技术经济(6108)
共检索到208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昕  
作者认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持续稳定协调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调控手段一般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并重视发挥计划、财政、金融三个部门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快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来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效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亦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这里仅就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简要结合改革以来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几点看法。一、启动经济要立足于中长期发展格局,注意历史经验。如何启动经济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卫  
一、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矛盾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方面整体经济以强劲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经济分析和预测课题组的预测:1993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GDP的增长速度将与1992年相当,即保持在13%左右。另一方面,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慎修  熊津成  陈宏志  
对金融宏观调控几个问题的探讨张慎修熊津成陈宏志一、关于货币供应量自1993年以来,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幅度逐年降低,M0、M1、M2增幅分别从1992、1993年的30%左右下降到1996年的11.6%、18.9%和25.3%,同期物价涨幅也从199...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一兵  
本轮宏观调控,有特殊背景和意义,现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宏观调控的思维、反映、措施、操作和效果,在许多方面,都与一般的经济措施和工作方式有不同的特点。从本轮宏观调控实践中分析和总结相应规律,对进一步提高调控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忠  
一、关于我国的财政困难问题 1978年以来,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财政政策作了相应变动,“扩权让利”和“分散包干”政策的推行,使地方和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为支持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改革,国家增加了建设支出、物价和企业亏损补贴支出,与此同时,财政收支出现了较大的赤字,1979年~1992年,国家名义赤字为1319亿元,如加上内外债,实际赤字额达4169亿元之巨,财政不能说不困难。但财政困难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和深层原因:第一,财政困难的出现和加剧是伴随着开放搞活后决策分散化出现的,因而引致了预算内财政收入大量向预算外转移。1979至1992年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2.7倍,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向军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是调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它的最终目的是保持通货的稳定,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调控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平衡,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回顾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曾出现过三次“松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鹤  
一、“十五”时期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和 内部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执行了“五五”、“六五”、“七五”、“八五”计划,目前正在执行“九五”计划。以前的计划有一个特点,就是外部的环境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内部的改革发展是以线性方式推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沈志群  刘立峰  
国家“九五”投资宏观调控目标的几个问题沈志群刘立峰我国“九五”计划纲要正式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4个:1.投资率按30%来把握;2.考虑价格因素,五年全社会投资总规模为13万亿元;3.考虑价格因素,投资年均增长率10%;4.按可比价格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烽  何华荣  
本文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现实价格最终是受市场左右的,我国改革十多年来,放开价格的商品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还有20%的商品价格部分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但定价主体没有到位、定价行为还不规范,已放开的价格还是一些非主流商品,行政手段仍起相当大的作用。为此,必须规范定价行为,并使调控手段科学化、制度化。应从宏观总量调控、法律规范、储备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调控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家成  
房地产业的兴起和房地产市场的建立,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意。从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我国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实践来看,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仅与对其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一样是必要的,而且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笔者现就这种必要性,以及实施调控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有现实意义的调控措施,谈点自己的看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永穆  
关于当前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的几个问题●蒋永穆从总体上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虽然有了巨大变化,但从根本上说仍是一种以粗放型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不断投入的结果,1949~1990年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石松  郭建民  陈红梅  
本文围绕资源和环境对住房建设的制约、住房过度消费的误区、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缺陷、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矛盾、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错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根本是要始终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还原经济适用房的住房保障性质,重构住宅保障市场和商品房市场的价值体系,形成各自独立的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与波动机制,保持科学合理的市场结构,最终实现价格的整体平稳,深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退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