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2)
2023(9516)
2022(7509)
2021(7222)
2020(5957)
2019(13816)
2018(14260)
2017(27091)
2016(15634)
2015(18157)
2014(18578)
2013(17482)
2012(15716)
2011(14538)
2010(15214)
2009(13927)
2008(13693)
2007(12408)
2006(11419)
2005(10780)
作者
(42655)
(35106)
(34785)
(33694)
(22262)
(16555)
(16076)
(13591)
(13400)
(12795)
(11868)
(11686)
(11343)
(11317)
(11029)
(10770)
(10563)
(10319)
(10291)
(10204)
(9086)
(8715)
(8650)
(8083)
(8014)
(7972)
(7956)
(7814)
(7037)
(6867)
学科
(60264)
经济(60207)
管理(37335)
(35373)
(27528)
企业(27528)
方法(26962)
中国(25465)
数学(24405)
数学方法(23837)
教育(20536)
(17569)
业经(13664)
理论(13184)
(13111)
(12765)
(12467)
地方(11356)
农业(10972)
(10953)
贸易(10941)
(10722)
(10661)
(10653)
银行(10633)
(10235)
教学(9795)
技术(9171)
(9063)
金融(9062)
机构
大学(220397)
学院(217055)
(83347)
经济(81313)
管理(76942)
研究(74879)
理学(65290)
理学院(64466)
管理学(62915)
管理学院(62496)
中国(53583)
(49041)
科学(43431)
(40879)
(37858)
师范(37618)
(37394)
(34499)
教育(33674)
研究所(33601)
中心(32518)
北京(32379)
财经(31710)
师范大学(30579)
(29573)
(28607)
(27659)
业大(27606)
(26910)
技术(26616)
基金
项目(132047)
科学(104672)
研究(104420)
基金(91607)
(78197)
国家(77482)
科学基金(65601)
社会(63509)
社会科(59926)
社会科学(59910)
教育(56149)
(52735)
基金项目(46499)
编号(46141)
(46090)
成果(40484)
自然(39775)
自然科(38880)
自然科学(38872)
资助(38469)
自然科学基金(38133)
课题(35049)
重点(31252)
(30774)
(29862)
(28984)
项目编号(27704)
(27221)
教育部(27102)
规划(26978)
期刊
(94910)
经济(94910)
研究(77151)
教育(56702)
中国(51507)
管理(30716)
(30100)
学报(28518)
(27400)
科学(27032)
技术(24638)
大学(23483)
(20788)
金融(20788)
学学(20340)
农业(18608)
业经(16196)
经济研究(15925)
财经(15879)
职业(15029)
(13720)
问题(13280)
统计(11750)
图书(10995)
(10882)
论坛(10882)
(10759)
(10479)
技术经济(10412)
商业(10269)
共检索到34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张蕾  佘勇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目的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质上是学校组织的改进。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划分为补差模式、嫁接模式和共生模式,通过"补短板"的资源供给帮扶弱势学校,通过嫁接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学校共同体发展,最终通过提升协同作用内驱力,形成共生状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爽  
集团化办学体现了学校发展关系的新形态,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有助于将复杂的组织间关系更好地类型化和典型化,以便于指导实践。依据集团化程度和组织间关系两个标准,将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分为八种模式,不同模式体现了集团化办学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没有优劣之分。并不存在最好的模式,而是适应的模式。从无意识合作的选择型和聚焦在具体事务合作的联盟型走向较高水平的集团化办学,需要不断追问和反思我们为什么要集团化办学;同时注重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兼顾,依据治理的思路进行权力的让渡与分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向军  
截止2006年3月底,杭州市已成立教育集团51个,有188成员单位实施了名校集团化办学;全市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中小学校114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9.5%,其中六城区92所,占六城区学校总数的38.3%;有333所城乡中小学开展了城乡结对互助活动,占全市学校总数的30%,其中有近1000多名教师加入了互助活动,淳安、建德、桐庐等地有近10000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士泽  
(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酒店业的数量和规模皆已发展到相当程度。目前,单从我国酒店业的个体来看,我国许多酒店的“硬件”是相当好的,也很现代化。但是,从我国酒店业的整体或群体经营能力和效果来看,则显得差距较大,也较脆弱,缺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酒店业中的大多数酒店均属于分散独立经营。它们往往有多系统、多层次、多部门的隶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莹  杨小微  
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需要探寻不同寻常的路径,以集团化办学为标志的共享发展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从"何以共享""、何谓共享""、何能共享"以及"共享何往"四个维度展开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学理探究。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普遍渴求、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以及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大趋势,促成中小学从"各奔前程"转向"同舟共济"。经济及其它社会领域中的共享特点各异,但其共性是轻所有权、重使用权的资源分享尤其是知识、经验的共享,其实质在于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共享。集团化办学得以形成共享场的关键是集团可以集聚、转换和融合多种教育"能量"。尊重参与共享的个人和组织的共享偏好、确保共享内容的供需匹配和可接受性并形成各方共同遵守的共享规范,这是集团效益发挥到最大化的三个原则。展望未来,集团化办学所代表的共享教育将从消费型共享走向共创共商型共享、从分治走向共治,最终走向善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成   李威璎   李冠宇  
构建互惠共生格局,帮助成员校焕发内生活力,提高自主办学能力,进而促进成员校协同发展,是当前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政策目标。然而,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当前教育集团内成员校间的关系发现,有些地区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互惠共生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集而不团、聚而不变、共生乏力等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作为共生单元的集团规模过大或过小,共生模式中领导体制、议事决策机制及资源共享机制不能适应办学需求,共生环境因素中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为强化优质带动,促进扩优提质,实现成员校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在于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应做好集团化办学的区域统筹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集团内部领导体制与议事规则,探索以“集团”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估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爽  
实践领域自下而上生长的多种集团化办学样态给评估带来了挑战,"行为选择"先于"理论思维"的评估工作在实践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评估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价值问题。教育评估从"测量"、"描述"、"判断"到"建构",体现了评估哲学从"实证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转变,但这仍然是在"二元主义"的研究范式中理解和解释问题。运用关系主义方法论,才是构建集团化办学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基于此,应遵循"焦点化—标准化—社会化—常识化"的评估路径,这既符合了知识生产的逻辑,同时将客观与主观有机整合实现了动态转换,达成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莉  
教育财政拨款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保障。随着教育总量投入和生均投入的不断增长,我国亟需探索和建立与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均衡教育拨款模式。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拨款模式演进的背景和国际经验,本文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对构建基于学校层和以学生基本教育需要的拨款公式,以及确立生均财政拨款综合标准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教育公式拨款效率的持续运行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凤云  高建宁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创新办学体制,增强办学活力,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组合,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校企合作、互动、共赢,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成立的职教集团有各种不同的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怎样确立集团化运作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其最大优势,使职教集团科学有序地发展,本文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章  张智  姜运隆  
职教资源集成共享与锲入产业发展理应成为中高职协调发展之道。然而,三峡库区中高职办学各自为政,且游离于库区产业发展之外。鉴于此,库区中高职应以高职为"引领",院、校、地"三方联动",促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合一",实施招生就业、专业、课程、师资、实训和继续教育"六位一体"衔接的中高职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建立起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增强服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永强  张如鑫  
基于2015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典型案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研究表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当前依然存在行业企业办学主导作用不明显、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足、服务产业能力较弱、集团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只有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多元办学体系和办学运行机制建设,深化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结构改革,才能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效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恩剑  
自1992年首个职教集团成立以来,我国职教集团发展迅猛。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由"院校自主"上升为"政府主导"的办学行为,学术界对职教集团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成果逐渐增多。但存在运作经验总结归纳多,对职教集团的内涵、性质、评价等基本理论问题涉足不深等问题。因此,澄清职教集团的概念,分析其本质及特征,科学归纳类型与发展脉络,探寻政策导向,探析评价体系与标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职教集团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彬  
教育均衡与教育优质的张力,催生了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但名校创办的教育集团,在产权与教育宗旨上都与民办教育集团有较大差异。名校创办的教育集团按照集团学校内部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实体式、联盟式与品牌式三类。目前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面临如下三大问题:名校优质教育的沉淀与优化,集团管理由“学校管理”向“学校经营”转型,集团成员学校的办学规范与差异的融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建国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一项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供给过剩、利益冲突、互补性制度改革时滞和机会主义行为等现象,影响和制约着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亟待政府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芸  
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资源共享水平的提升,实现中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办学,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连锁化和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文章阐述了中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并对中高职院校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理念困境、组织建构困境、资源整合困境及教学实践困境展开了深入剖析,进而从中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理念创新、组织治理制度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及教学实践路径创新等角度对中高职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