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6)
- 2023(8570)
- 2022(7369)
- 2021(6977)
- 2020(5898)
- 2019(13286)
- 2018(13424)
- 2017(25560)
- 2016(13695)
- 2015(15497)
- 2014(15716)
- 2013(15309)
- 2012(14443)
- 2011(13012)
- 2010(13586)
- 2009(12929)
- 2008(12850)
- 2007(12088)
- 2006(11016)
- 2005(10244)
- 学科
- 济(49685)
- 经济(49602)
- 管理(45059)
- 业(44459)
- 企(37159)
- 企业(37159)
- 中国(19857)
- 方法(17537)
- 技术(16738)
- 农(16675)
- 制(15975)
- 财(15236)
- 数学(14316)
- 数学方法(14114)
- 银(13097)
- 银行(13075)
- 行(12601)
- 业经(12495)
- 技术管理(11995)
- 体(11314)
- 融(11180)
- 金融(11173)
- 学(10740)
- 贸(10406)
- 贸易(10395)
- 农业(10218)
- 易(10144)
- 理论(9804)
- 地方(9104)
- 策(9093)
- 机构
- 学院(199439)
- 大学(199265)
- 济(81453)
- 经济(79520)
- 管理(75297)
- 研究(68681)
- 理学(62639)
- 理学院(61943)
- 管理学(61072)
- 管理学院(60657)
- 中国(54991)
- 财(43499)
- 京(43437)
- 科学(39380)
- 所(35001)
- 江(32761)
- 财经(32753)
- 中心(31561)
- 研究所(30846)
- 农(30506)
- 经(29356)
- 北京(28393)
- 范(26672)
- 师范(26412)
- 州(26264)
- 业大(25883)
- 院(24811)
- 经济学(24221)
- 财经大学(23908)
- 农业(23438)
- 基金
- 项目(119633)
- 科学(93958)
- 研究(93533)
- 基金(83924)
- 家(73088)
- 国家(72009)
- 科学基金(60418)
- 社会(58265)
- 社会科(55017)
- 社会科学(55004)
- 省(48322)
- 基金项目(43823)
- 教育(43220)
- 划(40252)
- 编号(38949)
- 自然(36097)
- 自然科(35224)
- 自然科学(35209)
- 自然科学基金(34598)
- 成果(34524)
- 资助(33276)
- 创(30417)
- 课题(28599)
- 创新(27371)
- 重点(26878)
- 部(26492)
- 发(26282)
- 性(24213)
- 项目编号(24127)
- 制(23663)
共检索到327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树全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应包括五个子系统:即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当前我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重大与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背景。在创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立良好环境、加强协调。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 创新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研究与开发体系 国家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洪力 郝君超 李研
本文将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的相关评价归结为四类,即主体互动评价、投入-产出评价、系统功能评价和创新活动评价,并重点介绍了欧盟与澳大利亚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评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并对我国的评价框架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绩效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王生辉 柴庆春
外资研发中心NIS研究框架在研究视角和范式以及理念上实现创新,突出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开放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视其为NIS中的特殊内生变量,突破了囿于“外资与“R&D两条线路分离研究的局限,是一个视角统一、目标明确、同时具有强大张力的动态研究范式。研究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定位的政策化视角与广适性以及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等方面均显示出其适用性。
关键词:
R&D全球化 外资研发中心 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翠萍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的配置能力和效率(知识配置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创新体系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应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为补充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参考文献7。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德云 李伟保 王恕立
运用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国家创新体系协同学习的概念、绩效维度进行分析,基于制度安排和外部资源寻求的分类特征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学习类型进行探讨;运用信任理论,从信任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对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任进行分析;借鉴组织社会资本理论,运用演绎的研究方法对社会资本嵌入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效率提升进行理论推导;运用复杂自适应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学习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和核心支撑,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机制的形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支持;基于重要对象分析选择,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组织学习的研究成果,总结推导国家创新体系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晓玉,林国红,林钢,周昊颖,孟红娅,刘俊彦
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医院面临着深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医院的筹资机制和经费补偿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医院改革的实践,强烈地呼唤着创建与新的形势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方法体系。院科两级核算是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措施,开展服务量单位绩效评价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是医院经济管理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昌平,邱允生
探讨国家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并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认为制度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优先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明 张莹
目前我国水利科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网络功能不完备,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相对落后。因此,作为水利部门应充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优化科技创新活动投融资体系,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本文以长江科学院为例就构建水利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做一论述,以资借鉴。
关键词:
水利 科技创新 构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古琳 张超
一、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10年10年间,在全球高端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上,俄罗斯的排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份额相当低。而中国则有显著提升。表1各国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的份额(单位:%)2000年2010年排名国家份额(%)排名国家份额(%)1美国17.1 1中国22.72日本11.1 2德国8.83德国7.2 3美国8.14新加坡6.4 4新加坡7.15英国6.1 5日本6.86法国5.0 6韩国6.87韩国4.7 7法国5.68马来西亚4.1 8英国3.39荷兰3.9 9荷兰3.510中国3.6 10马来西亚3.329俄罗斯0.4 31俄罗斯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研究与开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新健
本文基于NIS(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动态化分析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的正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重点以NIS要素相互交流和作用中的知识流动为主线,突破对创新体系效率仅从资源配置静态分析视角的局限性。外资研发中心嵌入NIS深层次的内在交流和作用对于NIS的影响是长远的和实质性的。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产业创新体系、地区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体系,分别产生开放效应、关联效应、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
关键词:
外资研发中心 国家创新体系 效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仕敏
The mechanism of forming the information consuming behaviors of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s analyzed.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material type and value type,followed with a discussion on its affecting factors and its rationalizatio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