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829)
2022(2532)
2021(2484)
2020(2266)
2019(5226)
2018(5417)
2017(11905)
2016(6560)
2015(7695)
2014(7967)
2013(8142)
2012(7976)
2011(7235)
2010(7689)
2009(7647)
2008(7805)
2007(7310)
2006(6982)
2005(6780)
2004(5933)
作者
(20041)
(16413)
(16111)
(15803)
(10198)
(7624)
(7474)
(6219)
(6122)
(6088)
(5529)
(5370)
(5260)
(5093)
(5035)
(4985)
(4757)
(4754)
(4746)
(4665)
(4312)
(4038)
(3983)
(3747)
(3725)
(3642)
(3633)
(3594)
(3276)
(3171)
学科
(28136)
经济(28094)
(19656)
管理(18842)
(13163)
企业(13163)
中国(13080)
方法(11617)
(10921)
数学(10415)
数学方法(10276)
(9607)
(8750)
(7675)
银行(7673)
(7369)
农业(7121)
(6862)
贸易(6857)
(6730)
(6005)
(5686)
金融(5686)
(5684)
劳动(5667)
业经(5602)
税收(5591)
(5541)
(5507)
制度(5252)
机构
大学(104859)
学院(104331)
(46993)
经济(45909)
管理(37828)
研究(34818)
理学(30697)
理学院(30383)
中国(30234)
管理学(29957)
管理学院(29753)
(26357)
(22991)
财经(19919)
(18369)
科学(18093)
(17721)
(16874)
北京(15859)
中心(15857)
研究所(15607)
经济学(14999)
财经大学(14510)
(13923)
(13866)
(13753)
师范(13689)
经济学院(13563)
(11888)
业大(11666)
基金
项目(52467)
研究(42132)
科学(40464)
基金(36966)
(30553)
国家(30266)
社会(26510)
社会科(25037)
社会科学(25029)
科学基金(24934)
教育(19682)
(19441)
基金项目(18882)
编号(18468)
成果(17171)
(16681)
资助(16457)
自然(13850)
自然科(13454)
自然科学(13449)
自然科学基金(13179)
课题(13044)
(12720)
(11778)
(11479)
重点(11475)
教育部(11150)
社科(10963)
项目编号(10941)
人文(10832)
期刊
(59852)
经济(59852)
研究(38891)
中国(22180)
(19394)
(15569)
金融(15569)
管理(15127)
(13827)
教育(11903)
学报(11784)
科学(11458)
财经(10734)
业经(10240)
大学(9630)
问题(9356)
经济研究(9254)
(9242)
农业(8847)
学学(8764)
技术(8720)
(8133)
理论(6989)
国际(6676)
实践(6150)
(6150)
经济问题(5656)
商业(5630)
技术经济(5520)
(5430)
共检索到176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小梅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就业意指利用稀缺的劳动资源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商品以及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一般地,人们对于失业的存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对于不属于失业范围(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的劳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江景  
作者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国际转移的动因、形式和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我国劳动力转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即克服小农经济意识,封闭、保守、安于平稳的观点;把人才视为私有财产的狭隘思想,制订适应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移民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江景  
试论我国劳动力的国际转移傅江景劳动力的国际间流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充分利用,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掣动力。对于我国这么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来讲,科学地分析其转移动因、方式和特点并针对转移过程存在的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要不要建立劳动力市场?怎样建立劳动力市场?这些长期被回避而近年来又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英芳  
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一直是处于建国后的第二个高峰期。特别是15~19岁年龄组人口的迅速增长,加重了对社会就业的压力。而这部分人口又是各方面都尚未完全成熟的劳动年龄人口,过早就业对今后我国劳动力群体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使之暂时“非劳动力化”,并通过一定途径提高其素质,便成为我国当前具有紧迫性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玉龙  
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与开发始终是世界各国理论研究并冲击社会与经济的重要问题。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我国更是个突出的问题。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条件下,到本世纪末完成农村发展战略任务,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开发如何是至关重要的。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需要有党和政府正确的方针政策指路,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要有市场信息指挥,还要有农业资金的支持。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秀华  陈雪松  
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一种多元分割状态,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农村内部都没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内有头等和次等劳动力市场,农村中有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市场,其中尤以城乡分割最为严格。在二元结构下,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安排,使劳动力市场分割有了制度基础,它非正式制度相呼应,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殊形态。本文从综合角度研究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萍华  
“三农”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将大量滞留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自身的素质。但由于我国目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许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不公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失业人员的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失业既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发展企业改革以及社会稳定的影响是显面易见的。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了都制订并实施了各种解决再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些举措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社会就业的压力仍然巨大,仅仅依靠政府强制力的推动,不可能从根本上缓减社会就业的压力。应该说,再就业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其中,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劳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将是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向、完善社会就业体制的重要环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强  张旺锋  
巨大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和有效转移安置,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又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村闲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的问题,提出劳动力级差地域转移模式,并分析劳动力级差地域转移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元良  
对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脑力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按劳分配的基本作用有两条:一是补偿作用,即对那种付出较多劳动的劳动者,社会必须给予较多的报酬,以补偿他们的劳动耗费,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证;二是鼓励作用,即社会承认那些为社会付出较多劳动的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给予物质鼓励,鼓励他们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劳动。但长期以来,我国广大脑力劳动者,特别是中年脑力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没有获得适当的物质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缺乏切实的物质保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思明  
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陈思明铁路运输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目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状态,又加剧了这种瓶颈制约。因此,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铁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当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黄升泉  韩俊  
一、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本文中的发达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京津等地区,从行政区划角度讲,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等省市。这种划分基本上与国家统计部门的划分相一致,因而在分析中即直接使用宏观统计资料。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而言,以就地转移方式为主。根据典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