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6)
- 2023(7974)
- 2022(6913)
- 2021(6412)
- 2020(5239)
- 2019(12194)
- 2018(11735)
- 2017(24076)
- 2016(13202)
- 2015(14849)
- 2014(15048)
- 2013(15037)
- 2012(14277)
- 2011(12976)
- 2010(13455)
- 2009(12942)
- 2008(12948)
- 2007(11867)
- 2006(10976)
- 2005(10365)
- 学科
- 济(53056)
- 经济(52993)
- 管理(40894)
- 业(38764)
- 企(29018)
- 企业(29018)
- 方法(22344)
- 农(20203)
- 数学(20150)
- 数学方法(19858)
- 中国(18891)
- 贸(18656)
- 贸易(18645)
- 易(18367)
- 财(18310)
- 制(14267)
- 出(13068)
- 银(11974)
- 银行(11967)
- 行(11524)
- 农业(11089)
- 业经(10960)
- 策(10710)
- 融(9689)
- 金融(9689)
- 税(9661)
- 地方(9624)
- 务(9418)
- 财务(9391)
- 财务管理(9361)
- 机构
- 学院(194317)
- 大学(193209)
- 济(87544)
- 经济(85658)
- 管理(73785)
- 研究(65323)
- 理学(61643)
- 理学院(61060)
- 管理学(60213)
- 管理学院(59832)
- 中国(54009)
- 财(46384)
- 京(40912)
- 科学(35152)
- 财经(34921)
- 所(33272)
- 江(31440)
- 经(31372)
- 中心(30693)
- 农(29554)
- 研究所(28861)
- 经济学(27241)
- 北京(26807)
- 财经大学(25395)
- 州(25042)
- 经济学院(24672)
- 范(24637)
- 师范(24466)
- 业大(24163)
- 院(23274)
- 基金
- 项目(112888)
- 科学(88417)
- 研究(87620)
- 基金(80870)
- 家(68319)
- 国家(67740)
- 科学基金(57430)
- 社会(55983)
- 社会科(53298)
- 社会科学(53286)
- 省(43245)
- 教育(40716)
- 基金项目(40668)
- 编号(36684)
- 划(36210)
- 资助(35557)
- 自然(34197)
- 自然科(33336)
- 自然科学(33329)
- 自然科学基金(32707)
- 成果(32075)
- 部(26658)
- 课题(25920)
- 重点(24934)
- 发(24927)
- 性(23293)
- 教育部(23119)
- 国家社会(22788)
- 人文(22653)
- 创(22554)
共检索到31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树红
我国出口产品多年来一直存在许多质量问题,约10%的出口产品受到外商索赔,出口产品质量问题损坏了我出口商品的形象。本文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商检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多项改进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俊毅 周星
以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作为研究切入点,使用11年的细分产品数据(HS10)分析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三大产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实际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美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的分化趋势,汇率波动对我国三大产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显著但作用不同。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本文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实施作为研究视角,结合CEPII-BACI数据库中2010~2020年间中国HS6分位层面的出口产品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探究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收入水平、要素密集度与质量水平的出口产品也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途径来推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跃升,其中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推进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善庆 翟志华
世界经贸发展的趋势表明,质量问题是产品能否进入世界市场并取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质量标准是什么?我国出口商品质量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达到怎样的质量标准,才能稳操胜券?等等,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了上述问题,才能使“以质取胜”这一人人皆喊的口号,变成可操作的具体奋斗目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善庆 翟志华
质量是当今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我国的出口商品质量应达到有竞争力的质量标准。为了提高我国的出口商品质量,应做到:广泛开展质量教育;调整出口商品生产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完善质量责任制;计划、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协调一致,为出口生产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优惠政策;采取经济,技术,法律、舆论和行政等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性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提高国家标准,广泛推行国际标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耿纯
本文运用2002-2007年间海关统计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出口退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以往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不同,本文将无进口中间产品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与不受退税和关税影响的加工贸易出口进行比较,从而剔除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证据都表明出口退税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体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比加工贸易高出考察期内企业出口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3.69%。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美
本文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关系存续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企业出口关系的存续,并能够提升其出口增长率。稳健性检验显示,更换产品质量测算方法、样本区间、计量方法等并不影响本文基本结论,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产品质量升级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了企业出口关系存续概率,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以及提高出口价格促进了出口增长率提升;同时,产品质量升级还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关系存活概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外资企业和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出口关系存续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私营企业和出口到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的积极影响较大。
关键词:
出口关系存续 出口增长率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U"型;扭曲会产生研发抑制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扭曲效应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爽 王昱 王晓娜
中国出口产品往往面临量高而质低的困境,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只能定位在较低的价格。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所得的微观数据,从产品层面出发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合行业层面间接融资渠道测度的金融发展指标,运用非参数分位数面板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非线性异质影响且影响模式显著不同,在高分位处呈现“倒N型”特征;(2)在不同分位点处存在差异化的最优金融发展水平,并随分位点下降而降低;(3)非东部地区、高技术产品的质量对金融发展的敏感程度更高,而对低分位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结论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宏观调控应考虑到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水平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扭曲效应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盛丹 张慧玲
关于环境管制与出口贸易的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于环境管制对出口量的影响,鲜有文献从出口产品质量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运用1997-2002年中国出口海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将两控区政策(TCZ)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倍差法和三重倍差法,考察了环境管制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总体而言,两控区政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环境管制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两控区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地区和产品差异,对污染和研发密集度高、国企比重高的行业产生了负向作用,对东部地区和差异化产品部门产品质量升级产生正向影响。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更换产品品质指标、考虑外生政策冲击、更换对照组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稳健。
关键词:
两控区政策 出口产品质量 环境管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盛丹 张慧玲
关于环境管制与出口贸易的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于环境管制对出口量的影响,鲜有文献从出口产品质量的角度进行考察。本文运用1997-2002年中国出口海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将两控区政策(TCZ)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倍差法和三重倍差法,考察了环境管制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总体而言,两控区政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环境管制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两控区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地区和产品差异,对污染和研发密集度高、国企比重高的行业
关键词:
两控区政策 出口产品质量 环境管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