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2)
- 2023(7599)
- 2022(6099)
- 2021(5810)
- 2020(4792)
- 2019(10789)
- 2018(10565)
- 2017(21525)
- 2016(11250)
- 2015(12680)
- 2014(12531)
- 2013(12940)
- 2012(12190)
- 2011(11162)
- 2010(11699)
- 2009(11817)
- 2008(10816)
- 2007(10076)
- 2006(9533)
- 2005(8812)
- 学科
- 济(51519)
- 经济(51473)
- 农(49145)
- 业(40948)
- 农业(32713)
- 融(26378)
- 金融(26378)
- 银(25000)
- 银行(24997)
- 行(24269)
- 管理(23992)
- 中国(23292)
- 企(18683)
- 企业(18683)
- 业经(17865)
- 方法(16803)
- 制(16574)
- 数学(15719)
- 数学方法(15663)
- 财(13284)
- 地方(12968)
- 农业经济(12467)
- 中国金融(11200)
- 贸(10932)
- 贸易(10919)
- 易(10800)
- 体(10660)
- 发(10585)
- 村(9425)
- 农村(9405)
- 机构
- 学院(168030)
- 大学(162035)
- 济(78257)
- 经济(76666)
- 管理(63023)
- 研究(55759)
- 中国(55397)
- 理学(53246)
- 理学院(52807)
- 管理学(52200)
- 管理学院(51919)
- 农(46768)
- 财(37798)
- 农业(35097)
- 京(33090)
- 中心(29613)
- 财经(29204)
- 科学(29138)
- 业大(28162)
- 所(27741)
- 经(26422)
- 江(26123)
- 银(25653)
- 银行(24755)
- 研究所(24412)
- 经济学(24068)
- 行(23434)
- 经济学院(22032)
- 融(21927)
- 州(21761)
- 基金
- 项目(98968)
- 研究(79898)
- 科学(77496)
- 基金(71002)
- 家(59399)
- 国家(58726)
- 社会(52379)
- 科学基金(49845)
- 社会科(49362)
- 社会科学(49351)
- 省(39763)
- 基金项目(37787)
- 编号(35089)
- 教育(33854)
- 划(31379)
- 成果(28712)
- 资助(28329)
- 农(28126)
- 自然(27342)
- 自然科(26621)
- 自然科学(26617)
- 自然科学基金(26135)
- 发(23884)
- 部(23057)
- 课题(22795)
- 性(21937)
- 国家社会(21747)
- 重点(21452)
- 制(21274)
- 创(20689)
- 期刊
- 济(95199)
- 经济(95199)
- 研究(54664)
- 农(54328)
- 融(42914)
- 金融(42914)
- 中国(35863)
- 农业(35798)
- 财(25887)
- 业经(22330)
- 学报(22032)
- 科学(21551)
- 大学(18683)
- 学学(18034)
- 管理(17867)
- 农村(15696)
- 村(15696)
- 业(14998)
- 农业经济(14821)
- 问题(14592)
- 财经(14523)
- 教育(12798)
- 经济研究(12635)
- 技术(12318)
- 经(12276)
- 经济问题(10638)
- 世界(10466)
- 理论(10305)
- 版(9682)
- 农村经济(9356)
共检索到273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小蓉 李江 谢小英
一直以来,农村非正规金融长期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基于信贷规模大、信贷主体多元化、交易灵活便捷等特点,笔者从供给需求、交易成本和经济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高利贷行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高利贷 村镇银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天虎
农村高利贷已成为农村金融问题不可回避的话题,农村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导致农村高利贷盛行的主要原因,在治理农村高利贷的问题上,应坚持非政治化和非犯罪化及农村高利贷自身的阳光化和合法化,同时应完善我国农村相关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高利贷问题。
关键词:
农村 高利贷 法律规制 金融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炳炎 淡远鹏
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村高利贷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认为一要规范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二要重建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多种金融组织;三要大力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力度,使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成为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关键词:
高利贷 民间借贷 资金供求 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巴伦一
据对湖北省荆州地区仙桃、石首、江陵、公安等四县(市)农村民间借贷情况调查和农村社教情况反映,当前农村高利贷现象,特别是村组集体向个人高利贷借贷情况比较严重,有很多政策性问题亟待解决。 一、村组高利借贷的特点及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需要,国家允许乡村集体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正当借贷存在,作为银行、信用社的补充。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从1985年开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 市场进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本华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正规金融在目前农村供给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基于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探讨表明,我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比正规化更为重要,但正规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和正规化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要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政策性金融,降低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二是要在正规化过程中坚持渐进化和多元化原则;三是要倡导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四是要对正规化后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适度监管;五是要推进农村的整体改革,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为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与正规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合法化 正规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1.利率管制与农村非正规金融。中国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之所以存在,更多的是因为政府选择金融抑制的结果,源于利率管制下的定向信贷配给以及政府在金融资源分配中的所有制偏向和制度歧视。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很难依靠有组织的银行信贷和股票发行抓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使其对体制外资本市场有强烈的制度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程秀丽
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内生于农村地区,提供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也为农户生产与生活的继续提供了资金保障,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对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具有违约风险小、方便借款农户等特点。因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提高正规金融资金配置的效率以及金融部门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利率管制 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运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因缺乏法律的规制和监管,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立法规制,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其在法治轨道上与正规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法律规制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非正规金融形式在我国农村极大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福建省福安标会的倒会与河北省“大午模式”的破灭,又昭示出我国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有关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制度的分析反思,指出应将部分非正规金融形式纳入法律规制的框架内,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使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运行。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法律制度 立法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朱强
已有涉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中都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几乎普遍忽略了在我国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非正规金融。本文基于非正规金融视角,利用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短期内将促进农民增收,长期会带来负效应;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不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百里 武大雪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艳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效应和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高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乙丹 高德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农村私人借贷有较大发展,高利贷活动也比过渡时期普遍。导致这一时期农村高利贷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借贷需求增加、借贷资源相对减少以及借贷风险和成本的提高等共同促使这一时期借贷利率居高不下。由于当时政府没有把农村高利贷看作是这一时期的特定经济现象,而主要是采取了强制的政治手段和群众运动对其进行打击,最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高利贷 政治打击 治理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