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3)
- 2023(9337)
- 2022(7731)
- 2021(7305)
- 2020(5904)
- 2019(13440)
- 2018(13486)
- 2017(26382)
- 2016(14342)
- 2015(16254)
- 2014(16245)
- 2013(16610)
- 2012(16189)
- 2011(15066)
- 2010(15622)
- 2009(14908)
- 2008(14678)
- 2007(13473)
- 2006(12677)
- 2005(11802)
- 学科
- 济(70082)
- 经济(70009)
- 农(47185)
- 业(46622)
- 管理(33543)
- 农业(31415)
- 中国(24725)
- 企(23132)
- 企业(23132)
- 地方(20826)
- 方法(20245)
- 业经(19018)
- 数学(17785)
- 数学方法(17694)
- 制(16500)
- 发(14703)
- 财(13631)
- 银(13623)
- 银行(13609)
- 行(13320)
- 贸(12880)
- 贸易(12866)
- 易(12472)
- 融(12342)
- 金融(12341)
- 学(11631)
- 发展(11424)
- 展(11401)
- 体(11265)
- 农业经济(11066)
- 机构
- 学院(217770)
- 大学(212252)
- 济(95404)
- 经济(93427)
- 管理(80646)
- 研究(79510)
- 理学(67457)
- 理学院(66714)
- 管理学(65890)
- 管理学院(65488)
- 中国(64384)
- 农(55000)
- 京(46224)
- 科学(46217)
- 财(44050)
- 农业(41651)
- 所(41420)
- 中心(36864)
- 研究所(36669)
- 业大(36344)
- 江(35527)
- 财经(33344)
- 范(30203)
- 经(29998)
- 师范(29982)
- 北京(29869)
- 州(28485)
- 经济学(27558)
- 院(27191)
- 省(26867)
- 基金
- 项目(130555)
- 研究(101911)
- 科学(101902)
- 基金(91700)
- 家(78916)
- 国家(78089)
- 科学基金(65168)
- 社会(64789)
- 社会科(60930)
- 社会科学(60916)
- 省(52941)
- 基金项目(48835)
- 编号(44486)
- 教育(44039)
- 划(43225)
- 自然(37951)
- 自然科(36863)
- 自然科学(36853)
- 成果(36831)
- 资助(36207)
- 自然科学基金(36152)
- 发(35332)
- 农(31059)
- 课题(30162)
- 部(29297)
- 发展(29216)
- 重点(29005)
- 展(28730)
- 创(26698)
- 性(26416)
- 期刊
- 济(122592)
- 经济(122592)
- 研究(70337)
- 农(59854)
- 中国(52673)
- 农业(40281)
- 学报(31649)
- 科学(31174)
- 财(30326)
- 融(29468)
- 金融(29468)
- 管理(27070)
- 业经(26795)
- 大学(25035)
- 教育(24114)
- 学学(23546)
- 业(18950)
- 技术(18416)
- 问题(18115)
- 经济研究(17061)
- 财经(16230)
- 农村(15078)
- 村(15078)
- 农业经济(15021)
- 经(13920)
- 经济问题(12843)
- 世界(12752)
- 贸(11655)
- 版(11420)
- 技术经济(11211)
共检索到357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禾禾,周生路,冯昌中
经营性征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强大的行政权力取代了土地发展权的权效。从这一角度出发,文章首先介绍了发展权的含义和特征并总结了我国农地发展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地市地化过程中的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定位,提出将发展权分享引入征地补偿机制即农民参与发展权权益的分享,紧接着探讨了发展权分享实现问题,并对农民发展权分享进行了量化。旨在通过对发展权的适当安排缓解现行征地体制中的一些矛盾,从而在深层次上促进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健全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农地 发展权 征地补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经营性征地和农地自发流转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强大的行政权力取代了土地发展权的权效。本文在总结我国现行农地发展权及其制度框架下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概况的基础上,对市场化过程中农地流转和农地征用中的土地发展权进行了定位,提出将发展权归属于国家所有,并在此新制度框架下尝试重构农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以达到既保证农民权益,又兼顾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增值收益 合理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晓红
文章基于弱势群体理论和普惠制金融理论而提出的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我国在当前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产生的具有人权属性的权利。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面临着瓶颈性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有的供给约束存在的根源,并从制度层面探索金融发展环境的创新。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权力保障体系,是实现农民的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民金融发展权 金融机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辉 董捷
农地发展权与土地发展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首先分析了农地发展权和土地发展权的异同,并对农地发展权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根据物权法和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和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获取途径、产生原因、本质及其特征等。在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政策下,提出通过在土地产权中创设农地发展权的办法,来解决征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土地征用 产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臧俊梅 张文方 朱一中
本文认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不可或缺的农地发展权理念,因此,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权益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过速的农地非农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即由于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缺乏农地发展权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而使得农地用途转变后巨大的土地增值分配混乱,引起土地权利相关主体的无序争夺,导致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巨大。而基于农地发展权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依据农地产权进行补偿,即可以保证失地农民的利益,又可以使农地转用之后的巨大土地价差有了合理的解释,引起诸多争议的土地增值问题也可以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得到有效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薇
实现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城乡差距日益明显的当下更为重要。法律是保证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即以经济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权利配置、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第三次分配方面探讨经济法介入下如何构建农民公平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制度。并从宏观机制、微观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寻求实现路径。
关键词:
经济法 农民 制度构建 实现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综合处课题组 张广宇 李德洗
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通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市场化取向改革形成的现行土地制度,具有土地所有权二元结构、"农转非"双轨制和使用权管制四元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近年来出现的土地经营细碎化、"非农化"过度、非农用地低效率、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以及城乡发展失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说明尽管现行土地制度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国家和农民集体两个土地权利主体的不平等、农村土地所有权虚置和管理权异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完整和不稳定,以及征地制度不公平和不完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应实行全国统一的土地国有制度,建立补偿型的...
关键词:
土地 制度 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存 任大鹏
农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变更农地现有用途,将其转为建设用地获得增值效益的权利。该权利的设置在满足了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权益,完善土地权利体系。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其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在土地管理模式上存在影响农地发展权设置的多重障碍,因而在法律上对该权利的进行定位,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主体地位,确保实现方式的畅通是应对障碍的良策。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现状障碍 制度设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关键词:
集中居住 农地发展权 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集中居住"是目前我国农地发展权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农地发展权权利主体应由农民集体和国家双方构成,促进农地资源利用中利益均衡,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理路,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地推进"集中居住",是农地发展权实现的必要路径。
关键词:
集中居住 农地发展权 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建国
我国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农地大量减少,损害农民土地权益,危害生态安全,更严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立法缺失农地发展权,利用农地发展权的立法来保护农地是一种创新的举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国家、土地经营者占用农地都将受到农地发展权的立法限制,同时严格执法和守法,确保农地发展权的实现,从根本上实现对农地的法律保护。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明义
产权不完善与价格管制下形成租值消散,损害产权主体权益。我国农地征收中存在农地产权不完善与价格管制导致农地租值消散,损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为此,在农地征收中,应完善农地所有权主体,构建农地发展权,遏制价格管制,兼顾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减少租值消散,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慧 张丽
当前,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而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金额偏低,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由征地引发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土地产权制度出发,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现状展开分析,明确指出农地产权不明晰是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而改革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设立和实施农地发展权,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失地农民 利益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祖伟
农地发展权是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时而产生的土地增值利益,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地征收变得越来越普遍,由征地引发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地发展权的缺失。农地发展权制度在国际上以已被普遍适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构建和完善该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芝 白向龙
当前,持续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应了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态势的时代要求。立足新时期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时代背景,基于人民共同享有的改革实践路向,"共享发展"理应成为我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并集中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崇尚"社会公平"的价值准则以及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三个层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不断做大农地改革蛋糕以夯实共享的成果基础;分好农地改革蛋糕以彰显共享的公平意涵;为农地改革增添新动力以保证共享的可持续推进。以此构建有关农地"三权分置"系统共享型的多元主体利益实现机制,助推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朝着利益共享、人民共富的方向深入推进。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共享发展 多元主体 利益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