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7)
- 2023(7409)
- 2022(5719)
- 2021(5261)
- 2020(4272)
- 2019(9600)
- 2018(9906)
- 2017(20437)
- 2016(11147)
- 2015(12696)
- 2014(13061)
- 2013(12615)
- 2012(11746)
- 2011(10802)
- 2010(11071)
- 2009(10759)
- 2008(10648)
- 2007(9809)
- 2006(9274)
- 2005(8707)
- 学科
- 济(46871)
- 经济(46817)
- 管理(32590)
- 业(31498)
- 企(23325)
- 企业(23325)
- 中国(18067)
- 农(16738)
- 方法(16380)
- 数学(14523)
- 数学方法(14351)
- 财(12697)
- 制(12340)
- 业经(11332)
- 贸(11247)
- 贸易(11239)
- 易(10996)
- 农业(10419)
- 策(10362)
- 银(10361)
- 银行(10354)
- 行(9993)
- 地方(9260)
- 融(8384)
- 金融(8384)
- 体(7937)
- 税(7883)
- 发(7844)
- 及其(7792)
- 税收(7565)
- 机构
- 学院(165256)
- 大学(163330)
- 济(73301)
- 经济(71688)
- 管理(62001)
- 研究(56597)
- 理学(51773)
- 理学院(51262)
- 管理学(50540)
- 管理学院(50213)
- 中国(45999)
- 财(38010)
- 京(34829)
- 科学(30677)
- 财经(28743)
- 所(28341)
- 江(26546)
- 经(25858)
- 中心(25507)
- 研究所(24915)
- 农(23824)
- 北京(22718)
- 经济学(22584)
- 范(21862)
- 师范(21714)
- 州(21065)
- 财经大学(20896)
- 经济学院(20352)
- 院(20226)
- 业大(19867)
- 基金
- 项目(95689)
- 研究(75786)
- 科学(75577)
- 基金(68425)
- 家(57491)
- 国家(56978)
- 科学基金(48562)
- 社会(48288)
- 社会科(45769)
- 社会科学(45759)
- 省(36612)
- 基金项目(34753)
- 教育(34690)
- 编号(32753)
- 划(30721)
- 成果(28563)
- 资助(28423)
- 自然(28334)
- 自然科(27619)
- 自然科学(27611)
- 自然科学基金(27117)
- 课题(23002)
- 部(22013)
- 发(21945)
- 重点(21277)
- 性(20249)
- 国家社会(19618)
- 项目编号(19509)
- 创(19133)
- 教育部(19107)
共检索到265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志群
现代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住房的建设及其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联合国七十年代的一次国际性调查中,根据四十五个国家与地区可比性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统计指标: 1、住宅建设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45个国家与地区的平均值为4.75%,这是住宅在GDP的经济需求结构中的投入部分。2、住房消费即租金的广义,它包括住宅维修、折旧与自用住房的潜在房租。这是住宅在经济需求结构中的产出部分,45个国家与地区的平均值为7.81%。3、住房消费占总的私人消费的比重,各国与各地区的平均值为12.64%。它是私人消费中仅次于食物的重要消费构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华
1.财政体制的转变。牵涉到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的多主体化发展。以前是国家财政出大头建房,还要贴补大量的维修管理费,以致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住房建设对有限财政资金的超比例占用,大大地牵制了国民经济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能力,导致积累和消费失衡。住房商品化,就是要将建房资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同时免掉国家的补贴维修之类,使得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生产领域,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旭东,彭补拙
本文从住宅商品化内涵分析入手,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商品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论述了由四个基本内容构成的住宅商品化支撑体系:①观念支撑;②价格支撑;③金融支撑;④市场支撑。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以期对我国的住宅商品化和住房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住宅商品化 内涵 支撑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峰 郭劲光
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入 ,住宅成为完全的商品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接受 ,然而受我国具体情况的影响 ,住宅商品化还不能一步到位 ,但商品化是必然的。
关键词:
住宅 房地产业 商品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雪
关于推进住宅商品化的思考季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住房问题上一直实行统一建房、统一分配、统一使用的计划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住房计划管理体制已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推进住宅商品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建华
房价─收入矛盾是我国住宅商品化的主要障碍崔建华1988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开始。此后,房改始终是我国短期(年度)和中长期(如五年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房改的目标是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铁军 杨青
加强社会保障性住宅价格管理推进住宅商品化唐铁军,杨青社会保障性住宅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中低收入者和国家公务员的住房问题,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维护社会安定,政府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价格等干预的住宅,如我们平常所指的微利房、福利房及解困房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敬志伟
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实现过程 ,有赖于成果源、中介环节和吸收体三者之间的正常运行。本文联系我国实际情况 ,具体分析了上述诸环节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 商品化 生产力 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9年至1996年,我国城乡共建成住宅达138亿平方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及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一方面住宅需求量仍然很大,人均住房面积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又出现大量的空置房。截止19...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清平
论我国信贷资金商品化杨清平一、我国信贷资金商品化的必要性(一)我国信贷资金商品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上讲,是指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信号波动,自上而下地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引导生产、分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晷湘
为了分析城市住宅商品化在我国现阶段的可行性,我们必须对国家财政承受度和消费者承受度进行必要的实证分析,并根据一些基本数据进行测定和框算。下面简单分析这两个承受度的最低数量界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耿继进 李妍
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本文尝试建立商品住宅系统政策仿真模型。研究方法:该模型以系统动力学为方法论,深入分析了住宅系统内部各因素,以及内部因素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研究结果:本文基于建立的住宅仿真模型,能够实现各项调控政策的政策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各种政策变量作为输入值输入政策仿真模型,从而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各重要指标影响的输出值,通过对输出值的分析,能够实现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深圳房地产市场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利用仿真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住宅系统政策仿真系统所做出的政策决策将更加科学和有效。
关键词:
土地经济 政策仿真 系统动力学 商品住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泸敏
近年来,我国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出现的大范围、高幅度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我国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现状,从政府、投资商、消费者三个层面分析房价过高与上涨过快的原因,并对各层面进行对策构思,意在将房价调控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关键词:
城市 房价上涨 因素分析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继连
在较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低;改革以来,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当前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已近72%,但粮食的商品率仍不足30%,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处于“成长阶段”,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本文提出了按照从业特长和相对优势,分化现有农户和村(组),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民之间的社会分工、促进农民之间的商品交换和农产品商品化的推进策略以及具体的操作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商品率,农民社会分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雨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演进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经济运行特点有别,我国区域住宅商品房市场价格与宏观经济的联动关系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效力均呈现出了明显差异。本文根据我国31省份的相关宏观数据,通过VAR/PVAR模型及统计学方法,研究发现了能够解释各区域住宅商品房价格趋势被持续维持的"正螺旋反馈机制"及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基于此,可将全国各省份的住宅商品房价格趋势的形成类型划分为货币政策主导型、经济增长主导型、混合主导型与房地产主导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联动机制 正反馈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