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5)
- 2023(12178)
- 2022(10310)
- 2021(9598)
- 2020(8415)
- 2019(19038)
- 2018(18941)
- 2017(36255)
- 2016(20086)
- 2015(22791)
- 2014(22453)
- 2013(21870)
- 2012(20283)
- 2011(18250)
- 2010(18925)
- 2009(17473)
- 2008(17509)
- 2007(15713)
- 2006(14042)
- 2005(12477)
- 学科
- 济(76944)
- 经济(76844)
- 管理(54071)
- 业(53416)
- 企(42195)
- 企业(42195)
- 方法(38398)
- 数学(34243)
- 数学方法(33590)
- 中国(23766)
- 农(22354)
- 财(19094)
- 学(18500)
- 贸(16589)
- 贸易(16578)
- 业经(16475)
- 易(16195)
- 制(15608)
- 农业(14578)
- 银(13561)
- 银行(13501)
- 理论(13130)
- 行(12870)
- 技术(12354)
- 融(12008)
- 金融(12005)
- 环境(11754)
- 地方(11702)
- 务(11373)
- 财务(11331)
- 机构
- 大学(296349)
- 学院(294957)
- 济(114472)
- 经济(112048)
- 管理(108372)
- 研究(102656)
- 理学(94008)
- 理学院(92837)
- 管理学(90538)
- 管理学院(90029)
- 中国(76129)
- 科学(68053)
- 京(63757)
- 农(60185)
- 所(55495)
- 财(52956)
- 研究所(50930)
- 业大(50596)
- 农业(48225)
- 中心(45970)
- 江(43839)
- 财经(42579)
- 北京(40292)
- 范(38751)
- 经(38603)
- 师范(38173)
- 院(36052)
- 州(34979)
- 经济学(34928)
- 技术(33391)
- 基金
- 项目(198510)
- 科学(153923)
- 基金(143107)
- 研究(136072)
- 家(129896)
- 国家(128500)
- 科学基金(106906)
- 社会(84217)
- 社会科(79750)
- 社会科学(79724)
- 省(78576)
- 基金项目(75108)
- 自然(72782)
- 自然科(71129)
- 自然科学(71101)
- 自然科学基金(69826)
- 划(67582)
- 教育(64265)
- 资助(59752)
- 编号(53987)
- 重点(45623)
- 成果(43895)
- 部(43101)
- 发(42042)
- 创(41340)
- 计划(39863)
- 科研(38908)
- 创新(38680)
- 课题(38415)
- 大学(36036)
共检索到43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
本文试图研究我国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等要素的巨大变动如何影响妇女的家庭状态。这里所说的家庭状态是指妇女的婚姻、胎次、存活子女数,父母是否在世,一生中预期有多少时间处于“上有老”(父母大于65岁),“下有小”(子女小于18岁)的状态等等。我们先阐述家庭状态生命表的原理(计算方法在附录中给出),然后分别就我国妇女的婚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小叶,黄颖
本文应用妇女生育胎次递进原理和家庭户标记概念,建立了家庭人口多状态发展方程组。方程分为连续型一阶偏微分方程组和离散型差分方程组,可以动态描述女性家庭人口状态的发展变化。方程所描述的家庭女性人口状态包括妇女的婚姻、生育胎次、存活子女数,以及家庭户标记状态等。应用此方程,在中国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未来50年中国家庭人口状态的演变进行了预测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陈蒲晶
本科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探讨大学生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关系的作用,对提升大学生学习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采用自编问卷"大学生家庭关系问卷"、"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以及"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1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家庭关系问卷"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家庭关系的有效工具;不同年级、专业类别、生源地、上网时长的学生家庭关系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关系也有明显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家庭关系有显著性的差异;家庭关系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负向影响学生的学业倦怠。同时,本研究为改善大学生...
关键词:
家庭关系 学习状态 学习投入 学习倦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倩 张文忠 余建辉 曹靖 党云晓
利用北京2009年大规模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以各街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收入状况将调查人群划分成贫困家庭、工薪家庭和富裕家庭。采用隔离指数分析方法,研究北京47个街区3类家庭的居住隔离空间分布状况,运用聚类分析法对隔离度值分类,提取出14个居住隔离显著的区域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三环以内无居住隔离显著区域,居住隔离现象从四环以外开始显著;富裕人群聚集区内居民学历和工作职位都相对较高,大多拥有自购商品房,而贫困人群聚集区内居民学历和工作职位都较低,一般居住在经济适用房和破旧民宅中;贫困、富裕人群聚集区域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占用比例差异很大。
关键词:
隔离指数 富裕人群 贫困人群 北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方法:结合Foster(2009)持续时间分析法和A-F双界线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选取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明瑟收入方程及其改进形式,重点分析家庭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已经成为长期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因素,其贡献度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教育水平不同导致教育回报率差异进而影响贫困家庭贫困剥夺深度和贫困持续时间差异,并且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教育回报率呈明显递增趋势。研究创新:将多维贫困在静态时点上的测度拓展到跨期的动态测度,并从微观家庭所在社区(村)拥有的教育资源和各级教育回报率差异等方面剖析了家庭陷入长期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价值:为构建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研究目标:分析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方法:结合Foster(2009)持续时间分析法和A-F双界线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选取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明瑟收入方程及其改进形式,重点分析家庭教育因素对长期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已经成为长期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因素,其贡献度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教育水平不同导致教育回报率差异进而影响贫困家庭贫困剥夺深度和贫困持续时间差异,并且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教育回报率呈明显递增趋势。研究创新:将多维贫困在静态时点上的测度拓展到跨期的动态测度,并从微观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新扩 韩立岩
节能减排影响就业,反过来,就业影响节能减排吗?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中国城市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就业状态及其变动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雇、失业和退休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927、-0.233和-0.157,就学的影响不显著;就业状态影响的差异说明就业状态变动会导致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变动;具体而言,受雇通过衣着、家用设备、家居、通讯、交通和文教娱乐等多类消费增加家庭的隐含碳排放,退休增加家庭医疗保健消费的隐含碳排放,就学人员食品消费的隐含碳排放较高。研究结果能够为家庭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广圣 晁钢令
从农民工家庭成员长期分居这一基本特征出发,探究分居状态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的分居抑制了农民工家庭在伙食、日用品、房租、水电煤等家庭基本消费项目上的支出,表现出相对节俭的特征;同时,分居刺激了农民工家庭在交通通讯、休闲娱乐、子女教育和赡养父母等其他项目上的消费。这种特征不同于传统家庭的消费特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 分居状态 家庭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继忠 谭平
在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的社会中,其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关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分析了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状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单亲 大学生 心理素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志雄 肖卫东
家庭农场是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最为普遍的农业经营主体。各国对家庭农场的界定和认定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如此,各国都认同家庭农场的一些核心定义要素和关键认定条件。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具有类型多样、专业化经营程度高、数量逐步减小、经营规模日益扩大、以自我经营为主和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产业组织化程度高和农场收入来源多元化等特征。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壮大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支持政策,其中,农地制度是基础性制度环境,政府支持政策是坚强后盾,农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是重要推进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重要支撑。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地制度 家庭农场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课题组 冯乃林 胡英 武洁 杨建春 肖宁
本文通过对失独妇女和失独家庭的统计范围和概念进行界定,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失独妇女的状况、失独家庭的总量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对失独家庭形成的因素和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64岁失独妇女约为67万人,其中城镇失独妇女比例为58.09%,乡村为41.91%;失独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无人养老、心理脆弱等难题,尤其是乡村失独家庭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要完善再生育服务和收养政策,做好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医疗负担;三是加强养老保障工作,提高扶助标准。
关键词:
失独妇女 失独家庭 独生子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米红 林昕皓 樊瑾
本文运用2011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全国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经济状况家庭户之间的微观差异,探讨影响家庭经济收入的人口经济社会变量以及贫困状况对养老保险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性别和外出打工因素对农村家庭的等价家庭人均净收入有显著影响。女性为户主的家庭收入在最高和最低收入组都显著较高,而外出务工经历不一定增加农民的家庭净收入。(2)相对于收不抵支家庭,较高净收入家庭和高净收入家庭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期望养老金都更高。但期望养老金和养老金缴费水平最低的并非收不抵支家庭,而是低净收入家庭。
关键词:
农村贫困 精准扶贫 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攀 苏静 阎晓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研究了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状态转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教育、劳动力就业转移对促进家庭脱贫和抑制家庭陷贫均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脱离生活条件贫困、机会贫困及中度贫困的概率,并降低农户家庭陷入此类贫困的概率,但对绝对收入贫困和深度贫困的缓解作用有限;健康人力资本提高能够显著提升收入贫困家庭脱贫的概率;政府补助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积极作用未能有效显现;户主年龄对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机会贫困及深度贫困、中度贫困概率的影响表现出倒U形特征,而对非贫困农户家庭陷贫概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户主性别、是否务农和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与生活条件贫困,也在抑制家庭陷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未能找到其缓解家庭机会贫困与深度贫困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状态转换 农户家庭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启明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数十篇论文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妇女家庭地位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对妇女家庭地位、权力及角色作出了理论界定;从理论上提出了妇女家庭地位度量的两个视角,并分别对妇女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妇女家庭地位的衡量标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作出了理论假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妇女家庭地位研究的指标体系。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荣 曹小勇 张姗姗
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实证显示,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愿意将家庭资源配置在子女教育上。通过构建人力资本代际传递模型,从劳动生产率折旧率的角度解释女性对子代人力资本投资的偏好,并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工具变量两阶段实证发现劳动生产率折旧率更高的女性当其家庭决策地位提升时,该家庭的代际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将显著增加,且存在城乡差异。但是,不论城乡,男孩因未来劳动生产率更高而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表明针对妇女开展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将更加有助于增加子代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家庭地位 人力资本 性别偏好 劳动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