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9)
2023(11127)
2022(9260)
2021(8525)
2020(7237)
2019(16110)
2018(16053)
2017(30853)
2016(16928)
2015(19205)
2014(19384)
2013(18913)
2012(17731)
2011(16031)
2010(16786)
2009(16280)
2008(15520)
2007(14309)
2006(13058)
2005(12242)
作者
(50128)
(41410)
(41236)
(39418)
(26152)
(19544)
(18784)
(15787)
(15753)
(15061)
(14280)
(13918)
(13457)
(13351)
(13271)
(12852)
(12296)
(12124)
(12024)
(11960)
(10791)
(10223)
(10166)
(9487)
(9454)
(9403)
(9306)
(9251)
(8480)
(8365)
学科
(62652)
经济(62545)
管理(52433)
(48317)
(40304)
企业(40304)
(27976)
金融(27968)
中国(27026)
(26844)
银行(26809)
(25952)
方法(24169)
(22733)
(22606)
数学(20891)
数学方法(20589)
(18726)
业经(15816)
(15313)
(14087)
财务(14029)
财务管理(13996)
(13814)
企业财务(13303)
地方(12917)
(12625)
贸易(12611)
(12343)
体制(11844)
机构
大学(246083)
学院(245752)
(100818)
经济(98427)
管理(87627)
研究(85167)
理学(73514)
理学院(72687)
中国(72497)
管理学(71410)
管理学院(70970)
(55185)
(52470)
科学(49441)
(43773)
财经(42110)
(40694)
中心(40101)
(39121)
研究所(39084)
(37892)
业大(33784)
北京(33485)
经济学(32255)
农业(31939)
(31508)
(31249)
财经大学(31169)
师范(30871)
(30738)
基金
项目(152383)
科学(118710)
研究(114005)
基金(109215)
(94806)
国家(93997)
科学基金(79045)
社会(71932)
社会科(68176)
社会科学(68157)
(60002)
基金项目(56693)
教育(52860)
(50421)
自然(48792)
自然科(47613)
自然科学(47594)
编号(46894)
自然科学基金(46744)
资助(45259)
成果(40993)
重点(34797)
(34346)
课题(33977)
(33104)
(32992)
(32009)
(30432)
创新(30103)
国家社会(29739)
期刊
(117139)
经济(117139)
研究(79810)
中国(54164)
(43729)
(41468)
金融(41468)
学报(38782)
(38209)
管理(34746)
科学(34328)
大学(29869)
教育(28558)
学学(28157)
农业(24520)
财经(21898)
技术(20749)
经济研究(18830)
业经(18749)
(18732)
问题(15666)
(13369)
理论(13313)
国际(12120)
(11938)
实践(11902)
(11902)
(11386)
现代(10995)
商业(10890)
共检索到392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的洋  丁伦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薛永基  夏恩君  
本文指出了我国创业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并基于不同的创业阶段,构建了一个涵盖政府、创业企业、创业者及其亲友、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机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创业金融体系,并探讨了该创业金融体系的信用机制、动力机制和创新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同杰  邹成祚  
利率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杠杆,其运行机制必然与一定的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过去,我国在高度计划管理的产品经济体制下,形成了集中统一的计划利率体系和单纯依靠行政指令传导的运行机制。现在我国已步入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利率水平、结构及其管理也作了一系列政策性调整,但传统的计划利率体系格局改变不大,已不能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珠  高涵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正光  漆云辉  
最近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华融、长城等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AMC) ,分别接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AMC的主要目标是将转移到该公司的不良资产激活并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它在许多方面区别于其他的金融机构。由于我国金融运行环境的特殊性 ,我国的AMC在处理不良资产的具体操作中 ,主要运用资产证券化和债务重组两种经营手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莉  
我国城乡基层金融在机构、产品、监管、配套政策及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全面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方面的冲击,今后应着眼于体系构建,致力于弥补完善当前失衡的金融体系,力求标本兼治,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性农户的融资困境,彻底改善我国弱势人群的贫困面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蜀伟  
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15年以来,我国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管理制度建设等金融体系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1)金融机构上,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3)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4)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5)金融管理制度要科学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田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则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生态以及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一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加快普惠型金融改革;三是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仲明  
一、经济信息化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最初是日本学者从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提出来的,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学说。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从内涵的角度来考察,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方面指信息的利用非常广泛,信息观念深入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天唯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2007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抽样调查的3.8万家小型微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型微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显然,融资难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瓶颈。融资活动是在金融政策的引导下和金融制度的规范下进行的,然而现有的金融政策体系却不能确保充分有效地输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培华  尹红华  王松岭  
金融运行机制包括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监管模式。在金融运行机制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模式: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和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模式。随着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集中监管的模式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本文打算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模式的历史演进的总结和分析,对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和推进路径,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世用  吴思麒  
建立一个高效健全的多元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发挥配置资源功能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多元化金融体系应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经营性金融体系;同时,应培育全国统一的、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行业性的金融自律体系.这种新型的金融体系,改革了传统计划体制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可以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世用  吴思麒  
作者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竞争性、开放式的新型金融体系,应包括:1.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发挥政策调控作用;2.重塑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高效率的经营性金融体系;3.建立民间金融体系;4.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5.建立行业性的金融自律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济群  
银行是伴随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现代化国家银行体系的形成,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商品货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一般地说,都随着社会的进化、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趋专业化。我国也不例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