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7)
2023(6464)
2022(5570)
2021(5268)
2020(4644)
2019(10516)
2018(10637)
2017(21903)
2016(11865)
2015(13733)
2014(13903)
2013(13973)
2012(13127)
2011(11802)
2010(12160)
2009(11988)
2008(12159)
2007(11261)
2006(10314)
2005(9827)
作者
(34131)
(28439)
(28248)
(27129)
(18205)
(13403)
(12972)
(10721)
(10715)
(10484)
(9630)
(9407)
(9184)
(9166)
(8841)
(8788)
(8409)
(8372)
(8289)
(8276)
(7231)
(6893)
(6784)
(6450)
(6449)
(6446)
(6371)
(6268)
(5654)
(5428)
学科
(49326)
经济(49219)
管理(45794)
(43115)
(37240)
企业(37240)
(21910)
方法(21370)
数学(18914)
数学方法(18819)
(18577)
中国(15194)
(14886)
财务(14868)
财务管理(14835)
企业财务(14197)
(13591)
(12458)
业经(11382)
(10977)
银行(10970)
体制(10816)
(10412)
(9359)
贸易(9351)
(9331)
金融(9329)
(9155)
(8476)
农业(8156)
机构
大学(180376)
学院(179076)
(78606)
经济(76975)
管理(69958)
理学(58985)
理学院(58430)
管理学(57760)
管理学院(57433)
研究(56607)
中国(47833)
(45183)
(38865)
财经(34368)
(30984)
科学(29544)
(27847)
(27806)
中心(26358)
财经大学(25531)
北京(25303)
经济学(24639)
研究所(23936)
(22816)
经济学院(22258)
(22253)
业大(21234)
(20800)
师范(20643)
(20345)
基金
项目(104776)
科学(83281)
研究(79847)
基金(77625)
(65049)
国家(64512)
科学基金(56246)
社会(52689)
社会科(50000)
社会科学(49990)
基金项目(41215)
(38533)
教育(37009)
自然(34589)
自然科(33713)
自然科学(33703)
自然科学基金(33134)
(33080)
编号(32525)
资助(32302)
成果(28041)
(26181)
(25433)
重点(23065)
教育部(22518)
课题(22429)
(21932)
人文(21903)
(21584)
国家社会(21454)
期刊
(93521)
经济(93521)
研究(60608)
(38061)
中国(36701)
管理(28348)
(23822)
金融(23822)
学报(21362)
科学(21189)
(20954)
财经(18394)
大学(17668)
学学(16639)
教育(15679)
(15569)
业经(14780)
经济研究(14632)
技术(13908)
农业(13400)
问题(13202)
(11268)
理论(10326)
财会(9803)
国际(9769)
会计(9683)
实践(9096)
(9096)
现代(8984)
技术经济(8468)
共检索到285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炳  
一、引言近年来,“郑百文”事件以及PT水仙、PT农商社等一些上市公司的连年巨额亏损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立法的完善问题。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在具体操作中应有一套程序性规范,不能过于简单、草率,完善退市缓冲机制对上市公司及整个资本市场意义重大。所谓的缓冲机制,就是指在上市公司出现应当退市的情形时,应采取一些措施,使其平稳地退出市场,以缓解其骤然退市的负面效应,以避免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念念  
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建立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标志。退市机制虽然已在中国实施 ,但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 :细化退市标准 ,建立完善场外交易市场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建立股本保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贻芬  
退市机制失灵是我国证券市场上资源配置低效的主要原因。面对退市机制建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大股东与证券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分析了股权滥用现象,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降低退市成本和监管成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退市现状的分析,认为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已不能回避。因此,我国已于2001年12月5日发布了新的退市办法,取消了Pt制度,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伍坚  施羿言  
美国20世纪80年代频发的低价股欺诈引发了证券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改革,并最后形成了沿用至今的"一美元退市"规则,"面值退市"制度便起源于此。我国自引入这一制度以来,经过多轮立法演变,"面值退市"制度开始在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市场规避等值得反思的现象。现行制度还可以从缓冲性规则构建、风险警示机制加强以及投资者救济保护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自然  成思危  
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缺少一个有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这样的制度设计造成了监管层面和上市公司治理层面各方激励约束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激励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延伸到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及其功能的削弱。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在近几年来有所提高,但以贷款利率或债券收益率为标准衡量的整体投资价值仍旧不高。而且绩效差的上市公司比重过高,并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激励机制问题并实现其功能定位的调整,我们建议应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跃文  
上市公司"退市难"是我国股市的特有现象,不仅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而且长期未能得到解决。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剖析"退市难"的深层次原因,证明"退市难"符合我国经济制度的一般演化逻辑;退市制度的供需结构以及制度本身的关联性特征决定了"退市难"难以被轻易解决。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单兵突进式的退市制度改革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且面临巨大阻力。只有采取完善多层次股票市场与退市制度改革相结合的"分层之路",为上市公司创造梯度退市和转板机会,才是解决"退市难"问题的现实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伟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推进 ,退出机制已是制约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就如何适用并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来进行论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有红  徐心怡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为一体的混合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监事会制度在我国形同虚设的问题根源不仅存在于其制度运行的执行过程中,更在于其机制本身设计的先天性缺陷,并且这种缺陷很难通过后天修补得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虽然现阶段出现很多问题,但是其从机理上是可以满足我国上市公司监督要求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加以改善。由此得出结论,撤消监事会而加强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完善监督模式的明智之举,并构建出基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监督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云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是整个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众多规模大、效益好的公司千方百计地寻求上市却未能如愿的同时,有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却因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长期业绩不佳,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等诸多原因而退市。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31家退市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从多个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以防范和控制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妍妍  刘峥  周倪波  
本文从价值效应、绩效效应和治理效应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整体效应。价值效应体现为公司主动退市后,其换股和收购溢价以及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均有所提升;绩效效应体现为退市存续企业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治理效应体现为公司通过主动退市实现了整体上市、产业链整合和管控机制的强化。研究证实,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初见成效,但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业绩不稳定和大股东侵占行为等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长新  
本文从上市公司退市的批准权限、上市公司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等方面研究了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规定 ,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及其缺陷 ,提出借鉴境外证券市场经验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丽梅  
在美国,股票换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股价极度低迷,很容易触发退市机制。市场自发优胜劣汰机制,是退市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全球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累计达21280家,超过IPO数量累计值16299家。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美股市场更是超过七成公司退市,退市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以纳斯达克交易所为例,上市股票最多时曾超过5000只,2018年年底为2711只。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