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7)
2023(5911)
2022(4948)
2021(4321)
2020(3322)
2019(7625)
2018(7381)
2017(13715)
2016(7473)
2015(8227)
2014(8305)
2013(8339)
2012(8278)
2011(7771)
2010(8022)
2009(7282)
2008(7221)
2007(6549)
2006(6203)
2005(5974)
作者
(23513)
(19462)
(19456)
(18171)
(12564)
(9426)
(8798)
(7595)
(7579)
(7196)
(6743)
(6535)
(6421)
(6324)
(6244)
(6053)
(5823)
(5672)
(5627)
(5575)
(5181)
(4903)
(4743)
(4617)
(4439)
(4429)
(4405)
(4385)
(4039)
(3968)
学科
(39300)
经济(39259)
(17881)
地方(17148)
中国(16991)
管理(16717)
(12491)
(11438)
企业(11438)
业经(10047)
地方经济(9734)
(9050)
农业(9017)
方法(8010)
(7840)
金融(7840)
(7586)
银行(7577)
(7507)
(7455)
发展(6749)
(6728)
环境(6649)
(6591)
数学(6461)
数学方法(6395)
(6322)
贸易(6311)
(5960)
技术(5881)
机构
学院(110548)
大学(107913)
研究(47067)
(46545)
经济(45468)
管理(36934)
中国(35457)
理学(29977)
理学院(29494)
管理学(28923)
管理学院(28694)
科学(28469)
(25412)
(25366)
研究所(22673)
(21030)
(20761)
中心(20364)
(18942)
(17954)
师范(17791)
北京(17072)
(16836)
(15968)
农业(15822)
(15774)
财经(15523)
业大(15175)
科学院(14526)
师范大学(14173)
基金
项目(67029)
科学(52445)
研究(50835)
基金(45770)
(40081)
国家(39673)
科学基金(33059)
社会(31926)
社会科(30188)
社会科学(30185)
(27711)
基金项目(23612)
(23052)
教育(22097)
(21870)
编号(21027)
自然(19588)
自然科(19085)
自然科学(19083)
自然科学基金(18709)
资助(18477)
发展(17886)
成果(17616)
(17559)
课题(16124)
重点(15728)
(13767)
(13733)
(12971)
创新(12932)
期刊
(63917)
经济(63917)
研究(40638)
中国(30552)
(21136)
科学(16913)
学报(16199)
教育(15987)
管理(15437)
农业(14579)
(14272)
(14176)
金融(14176)
大学(12256)
业经(12163)
学学(11323)
技术(10181)
经济研究(10055)
问题(8281)
(7612)
财经(7603)
(6612)
(6274)
资源(6120)
世界(6098)
商业(6065)
图书(5851)
(5833)
(5784)
论坛(5784)
共检索到19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启才  
成都市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辖二个城区、三个郊区、十二个县,总土地面积12,614平方公里,总人口849万,其中城镇人口217万,占总人口的25.5%。一、成都市人口规模的变动过程三十多年来,成都市的人口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人口从1949年的61万,发展到1982年的843万,增长14倍。其中自然增长314万,机械增长468万,仅因行政区的扩大而增加的人口就达684万。若按现有行政区统计,1982年只比1949年增长359万,其中自然增长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钟易霖  罗若愚  
以最新、最权威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口结构指数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空间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对成都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从空间属性层面分析,成都市人口总量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布悬殊较大,以五个主城区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郊区急剧降低态势。同时,人口集中性及不均衡性较强,并呈现上升趋势;(2)从社会属性层面分析,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西部与西北部;流动人口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高学历人口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所在地;一二三产业人口呈同心圆由城市中心向外逐层分布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丽红  
将人口和谐思想与城镇化相融合,阐释了人口和谐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要求,在对成都市人口和谐城镇化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市实现人口和谐城镇化的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国有银行监管三处调研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世中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 8县 4市 3区的可持续发展静态指数计算 ,定量地表达了成都市各区县目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对比关系 ,分析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温锋华   王鲁青   蒋雅婷   陈小猛  
以“七普”数据为基础,对沈阳都市圈的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总结沈阳都市圈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沈阳都市圈人口规模收缩与区域内部空间再布局并存,沈阳市浑南区等六区,鞍山市铁西区、立山区,抚顺市望花区,阜新市细河区,辽阳市白塔区以及铁岭市银州区实现了人口正增长,而周边区域则呈现明显的收缩态势。区域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失尤其是高技能人口外流等现象对沈阳都市圈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表现在都市圈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延缓,影响了沈阳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最后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流失,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流入,科学应对老龄化问题,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等角度,对沈阳都市圈人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芳  齐明珠  
2010年以来,大都市人口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特征:人口增速下降但规模依旧庞大、外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等。从北京的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人口新趋势加剧了大都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聚集效率低,外来人口就业集中在低效率行业,未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向创新驱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经济发展尚处于"回波效应"期,既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也将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北京市人口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本文认为应把人口管理与新常态下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并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总体管理框架,从提升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方式的角度去解决人口问题。同时,加强政府合理行政干预,打破京津冀行政分割,建立首都圈总体产业布局,促进"回波效应"向"扩散效应"的转变,通过就业人口、资金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改善首都圈经济平衡,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共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芳  齐明珠  
2010年以来,大都市人口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特征:人口增速下降但规模依旧庞大、外来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等。从北京的情况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人口新趋势加剧了大都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新常态对经济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心城区人口—经济聚集效率低,外来人口就业集中在低效率行业,未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向创新驱动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经济发展尚处于"回波效应"期,既不利于北京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也将不利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北京市人口数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本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昊天  邓睿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双流县位于成都市城市边缘区,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应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对双流县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的探讨,以期为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志蓉  
[目的]发展休闲农业是新形势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文章在分析成都市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方法,对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资源情况以及主要类型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成都市休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品牌竞争力强,主要发展模式有农家乐旅游模式、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采摘园、休闲度假模式、科普教育模式、民俗风情旅游等6种模式。[结论]针对休闲农业发展遇见的瓶颈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经营者提供便利条件;科学规划休闲农业用地,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朝丽  
对与成都市中职学校有联系的97家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状况进行调研,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态度、意愿和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突破点,并从完善校企合作政府职能、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对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提升中职学校内涵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职业院校促进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建瓴  田焱  秦文文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研究小城镇就应首先研究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四川省成都市小城镇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影响成都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土地制度和基础设施条件等重要因素。同时认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未来应该是在统筹城乡的进程中,服从全域成都概念下的产业布局,服从基础设施建设最低成本和产业发展最高效率的原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志蓉  
[目的]发展休闲农业是新形势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文章在分析成都市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方法,对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资源情况以及主要类型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成都市休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品牌竞争力强,主要发展模式有农家乐旅游模式、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采摘园、休闲度假模式、科普教育模式、民俗风情旅游等6种模式。[结论]针对休闲农业发展遇见的瓶颈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经营者提供便利条件;科学规划休闲农业用地,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丰富休闲产品类型;增加宣传,提高休闲农业品牌知名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等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沙治慧  郑怡  邱海明  
成都市自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举的对外开放战略以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本文由成都市对外开放度入手,着力探讨成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及融入国际经济的程度,测算出成都对外开放度稳步上升,进而从成都市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三个方面来全方位论证测算出的成都市对外开放度。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尚未形成。见,成都对外开放水平依然较低,经济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成都市城科会环发战略课题组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到来,生态环境难承受,从生存基础上给人类带来威胁。因此,维护生态、改善环境、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便成为当今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要求。深处内陆的四川省成都市按照中央的精神,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大“基本市策”,并力求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健康地迈向二十一世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