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1)
2023(6091)
2022(5120)
2021(4613)
2020(3581)
2019(7887)
2018(7683)
2017(14145)
2016(7650)
2015(8471)
2014(8621)
2013(8663)
2012(8502)
2011(8091)
2010(8362)
2009(7714)
2008(7649)
2007(6892)
2006(6546)
2005(6345)
作者
(23945)
(19933)
(19870)
(18712)
(12810)
(9545)
(8881)
(7783)
(7710)
(7207)
(6896)
(6663)
(6561)
(6531)
(6367)
(6051)
(5897)
(5803)
(5780)
(5700)
(5361)
(5043)
(4837)
(4764)
(4556)
(4539)
(4516)
(4440)
(4199)
(3981)
学科
(40796)
经济(40763)
(18426)
管理(17373)
地方(16553)
中国(15355)
(12539)
企业(12539)
(11958)
(10672)
业经(10207)
地方经济(9573)
(8882)
农业(8533)
方法(8114)
(8007)
金融(8007)
(7863)
银行(7851)
(7742)
环境(6743)
(6656)
(6624)
发展(6615)
贸易(6613)
(6587)
(6275)
数学(6153)
数学方法(6101)
技术(6048)
机构
学院(115184)
大学(113246)
(48157)
经济(47082)
研究(46872)
管理(38434)
中国(35738)
理学(30886)
理学院(30426)
管理学(29955)
管理学院(29723)
科学(28346)
(26129)
(24740)
研究所(22052)
(21941)
(21111)
中心(20540)
(19955)
(18957)
师范(18767)
北京(17348)
(16681)
(16646)
财经(16168)
农业(16144)
(15834)
业大(15471)
师范大学(14928)
经济学(14739)
基金
项目(67475)
研究(52417)
科学(52368)
基金(45488)
(39314)
国家(38868)
社会(32585)
科学基金(32284)
社会科(30767)
社会科学(30762)
(28359)
教育(23466)
(23353)
基金项目(23279)
编号(22089)
(21758)
成果(19129)
自然(18511)
资助(18254)
自然科(18005)
自然科学(18002)
发展(17831)
自然科学基金(17646)
(17509)
课题(16796)
重点(15783)
(14108)
(14026)
(13751)
创新(13188)
期刊
(67482)
经济(67482)
研究(41145)
中国(31354)
(21703)
教育(19000)
学报(17793)
科学(16432)
管理(16192)
(15641)
农业(14958)
(14542)
金融(14542)
大学(13243)
业经(12361)
学学(11992)
技术(10663)
经济研究(10343)
问题(8387)
财经(8381)
图书(7836)
(7563)
(7287)
(6294)
论坛(6294)
世界(6176)
(6131)
(6127)
国际(6107)
商业(6076)
共检索到201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乐川  
徐复作为章黄学派的重要传人,全面继承了章太炎语言学的理论和思想,尤其在语源学方面更是如此。徐复对章太炎语源学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章太炎的《成均图》进行了疏证,二是秉持章太炎以方言求语源的治学方法,三是拓展了章太炎的语源学实践。文章从这3个方面入手,探讨徐复对章太炎语源学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嵇凤云  
电子档案的出现给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带来了冲击 ,作为档案管理基本原理的来源原则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并且有了新的阐释 ,但其统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它不仅是传统档案管理的至善原则 ,也是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本文探讨了来源原则在电子档案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红  
继承与创新是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形式。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不仅仅是对教育学思想和理论的继承,还是对哲学及其他与教育学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成果的继承。同时,教育学发展过程的继承还是跨文化的。创新始于对更高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对现实的改进。教育认识的创新按其程度的不同,表现为改进和批判两种典型的形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诸国本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以自己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中国乡土气息、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国家科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指示精神,把中医药政策作为全国科技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并于今年五月份举行了“2000年中医药学继承与发展”规划论证会,这是非常正确的和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伯海  
论统计学的继承和发展钱伯海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无一不有其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是一定质与量的结合和表现。在对事物质的了解的基础上,从量的方面去认识事物、把握事物,是社会进步、人们认识深刻化的具体表现。统计学是研究客观事物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宏志  陈永昌  
城市并不是凝固的,而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和过去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对未来抱着热切盼望。传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它的进步,对传统的继承应有正确的态度。对传统街、巷以及院落赋予现代意义,可以使城市中的传统元素焕发新的活力,同时给现代城市带来新的生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国利  
中国现代新考据学派史家傅斯年以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论为依据,对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作了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提出了"此虽旧域,其命维新"的学术命题。他指出历史学与语言学密不可分,中国有着将历史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悠久历史;传统考据学、特别是清代考据学重视文献考证,主张从语言文字的训诂来研究历史,这种学术传统和方法应当加以继承。然而,传统历史学和语言学又存在诸多缺陷,需要用现代科学史学观和方法加以改造和发展,以建立科学的现代史学与语言学。他借鉴清代考据学以语言学研究思想史的方法,并结合历史学方法,撰写出中国现代思想史和语言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性命古训辨证》。傅斯年为中国传统史学和语言学的科学化发展和现代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其理论又有相当的片面性,本质上是唯科学主义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庆仁  
本文在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秀兰  
令编目领域瞩目的RDA已经编制完成并出版,它的产生必将使整个世界的编目工作从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一场变革。文章从RDA的内容和功能入手,分析了RDA对AACR2、FRBR、FRAD、ISBD、ICP及MARC21的继承和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振炜  
项鸿祚是清代后期词人,其词作艺术价值较高,内容主要为伤心情感的抒写。项鸿祚词受纳兰性德词影响较深,倾向于选择渲染凄冷气氛的意象,风格婉转幽深,清真哀艳,和纳兰性德词风相近。书写个体情感与个性,反对刻意追求声律与形式,这是项鸿祚词对纳兰性德词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明德  叶勇  
提出6σ管理法没有对传统质量管理方法完全加以摒弃,而是在沿袭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着重对6σ管理法的质量经济性加以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翁健英  
本文着力探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否应该包含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关系”两个关键问题。本文按照四个基本、层层递进的逻辑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本文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应该融合、且指出了决策有用观目前面临的困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娟  霍小平  
针对关中村镇民居建筑风貌混乱的问题,通过现状调查,在总结其发展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主要的建筑类型;剖析了影响建筑风貌的土地、生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及其影响;提出了继承传统布局的院落组群模式和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风貌营造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邓小平同志是毛泽东同志忠诚亲密的战友,是毛泽东思想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在教育思想上,小平同志也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学习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与弘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举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水乔  
地方文献是自公共图书馆成立以来就注重收集的文献资料。作为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历史文献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基于目前仍有大量的民间历史文献散存各地,公共图书馆应当在继承地方文献传统收集方法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系统收集。田野调查不但能收集到民间历史文献,还能够获取口头传说、仪式表演等"史料拓展"。田野调查和文献解读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民间历史文献的认识和视野。文献收集方面的田野调查方法、原件就地保存的原则,整理方面的归户性原则、保持文献原有系统的原则,数据库建设内容方面包括国家典章制度和儒学文献在内的"史料拓展",数据库建设方法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跨界合作,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民间历史文献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新的方法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