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7)
2023(9189)
2022(7657)
2021(6920)
2020(5589)
2019(12488)
2018(12015)
2017(22979)
2016(12756)
2015(13934)
2014(13468)
2013(13399)
2012(12168)
2011(11110)
2010(11212)
2009(10231)
2008(10026)
2007(8943)
2006(8119)
2005(6771)
作者
(39191)
(33444)
(32764)
(30839)
(20476)
(16063)
(14639)
(13038)
(12579)
(11436)
(11359)
(10938)
(10392)
(10377)
(10044)
(10038)
(9949)
(9573)
(9571)
(9165)
(8527)
(8085)
(7894)
(7686)
(7607)
(7439)
(7240)
(7081)
(6725)
(6703)
学科
(56172)
经济(56109)
(44871)
(41991)
管理(30305)
农业(29653)
(20992)
企业(20992)
方法(20267)
数学(18401)
数学方法(18259)
业经(16874)
中国(16673)
地方(13020)
(10679)
(10492)
(10328)
(10242)
贸易(10241)
(10150)
(9980)
农业经济(9975)
技术(9269)
(8973)
农村(8955)
环境(8862)
发展(8409)
(8310)
(8231)
土地(7898)
机构
学院(186645)
大学(180924)
(77914)
经济(76388)
管理(70798)
研究(64396)
理学(62763)
理学院(62037)
管理学(60984)
管理学院(60673)
(60315)
中国(47676)
农业(46834)
科学(42838)
业大(40515)
(37042)
(33489)
研究所(30910)
中心(30073)
(29820)
农业大学(29766)
(27667)
财经(24516)
(23694)
师范(23352)
(23253)
(22868)
经济管理(22853)
经济学(22769)
(22508)
基金
项目(134304)
科学(105732)
基金(98119)
研究(92965)
(88365)
国家(87517)
科学基金(74339)
社会(61641)
社会科(58131)
社会科学(58113)
(54581)
基金项目(53660)
自然(49026)
自然科(47949)
自然科学(47935)
自然科学基金(47080)
(45122)
教育(40543)
资助(37274)
编号(36779)
(33856)
(30463)
重点(30065)
(29074)
(28454)
(26902)
成果(26870)
创新(26617)
计划(26224)
国家社会(26025)
期刊
(87612)
经济(87612)
(64140)
研究(48830)
农业(43309)
学报(36642)
中国(36023)
科学(32624)
大学(27569)
学学(26867)
业经(21966)
(20231)
(19555)
管理(19306)
(16856)
金融(16856)
问题(15029)
教育(13701)
农业经济(13344)
农村(13291)
(13291)
技术(13205)
(12195)
业大(12038)
经济研究(11766)
财经(11328)
农业大学(10776)
世界(10354)
资源(10125)
科技(9977)
共检索到26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继红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和浦口区为例,具体分析了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认为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政府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易华  余凌  黄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为实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需要重构其适应能力,而适应能力建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失地农民适应能力重构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回顾关于适应能力的研究现状,发现这一领域还有亟须进一步探讨与完善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可行能力与产权理论相结合的视角,提出一个失地农民适应能力重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生计脆弱性—适应能力重构—保障制度"的内在逻辑联系。试图从失地农民自身与制度层面更为科学地揭示影响失地农民适应能力重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从而提高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承鹏  刘殿臣  
土地被征而进入城镇生活的大量农民,由于其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城市接纳他们的准备不足,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了许多挫折。为顺利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须关心和帮助进城生活的失地农民,提高其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浩  葛亚赛  
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探讨了失地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能力属性,进而构建包含多维可行能力的失地农民市民化测度体系及其影响因素的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地区482户失地农民调查样本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总体处于偏低水平,其中经济能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的瓶颈效应尤为突出;农民个体人力资本、征地补偿、社区扶持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对提升失地农民市民化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而人力资本变量发挥了部分正向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利用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足、物质资本缺乏、社会资本薄弱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就必须提高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给予失地农民合理、足额的征地补偿,发挥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功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加大对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陈浩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且取决于其能否在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与情感、文化价值观念上实现与城市社会的同构,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自我身份认同。对郑州市城郊328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失地农民虽已进入城市物理空间,但本质依然是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未完全实现。同时人力资本严重短缺、社会资本尚未充分构建也是导致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差的原因。为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政府应在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只有当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为城市生存所需的人力资本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社会的人际网络资源时,失地农民才能增强就业能力,在身份认同及行为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勇清  冯韵雯  
在分析企业对产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基础上,以长株潭地区的159位企业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了"产业政策环境意识"、"机构、制度与机制"、"文化与价值观"、"沟通渠道与能力"、"行业及企业特征"等五类因素对企业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这五个方面的现状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这五项因素对产业政策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较大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行业及企业特征",即: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性、自主经营的独立性以及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是影响企业对产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的首要因素,其他各影响因素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与价值观"、"沟通渠道与能力"、"产业政策意识"、"机构、制度与机制"。从总体上看,企业在这五个方面的实际现状水平不容乐观,"实际现状水平"的评价明显落后于其"重要性"的评价,其中"机构、制度与机制",即:企业在组织结构、产业研究激励机制及相关人员机构配置等方面的现状水平最不理想。据此提出了提升企业对产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金磊  贾金荣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海涛  陶然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文章以湖北省宜昌、随州及十堰三地调研数据为基础,以农民被征地意愿为因变量,通过分类决策树模型对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征地政策总体满意度为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最主要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凌云  胡仕勇  
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关系着大量失地农民的生计和城镇化进程。本文作者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力高于经济保障因素的影响力。基于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应用价值以及完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支持系统等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智  顾洪明  韩纪江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是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只有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我们在研究失地农民接受补偿的影响因素时,利用线性到对数模型、Logit模型,分别检验了农民希望得到补偿的标准、是否希望得到非货币补偿以及转让土地的倾向等影响因素,并根据计量分析结果,提出改革现行征地补偿政策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康岚  
本文利用2008年夏天对上海、河南商丘、辽宁沈阳、广东湛江4地失地农民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农民被征用土地意愿的因素包括经济补偿、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障水平、可持续发展机会等多个层面。其中,抗风险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是影响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必要前提,而农民被征地后的可持续发展机会将对农民被征地意愿产生较明显的正向影响效应。因此,仅仅给予单纯的经济补偿并非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源超  潘素昆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基于农民原有财产关系、生活方式剧烈变动的一个经济社会学命题。失地农民是被迫向城镇永久转移的农民。他们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着社会资本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制约,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和经济保障。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改善失地农民社会资本投资现状,以提高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增长迅速,其选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400名城郊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家庭资产选择上表现出"求稳"和"冒险"并存的特点,生产经营和银行存款仍然是失地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但股票和彩票投资参与占比远高于城市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越高(即越冒险),风险投资参与占比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稳定投资、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占比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稳定投资和风险投资占比越高;补偿金额越高,风险投资占比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投资,越不愿进行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越多,风险投资占比越多,稳定投资占比越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