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1)
2023(7632)
2022(6181)
2021(5889)
2020(4745)
2019(10638)
2018(10395)
2017(17694)
2016(11015)
2015(12054)
2014(11987)
2013(10930)
2012(9981)
2011(9048)
2010(9017)
2009(7886)
2008(7622)
2007(6644)
2006(5702)
2005(5095)
作者
(30512)
(25226)
(25197)
(23677)
(15960)
(12390)
(11500)
(9980)
(9827)
(8981)
(8531)
(8401)
(8232)
(8001)
(7832)
(7739)
(7722)
(7611)
(7351)
(7279)
(6604)
(6216)
(6130)
(5723)
(5702)
(5666)
(5589)
(5572)
(5220)
(5087)
学科
(28858)
经济(28815)
管理(22240)
(20743)
教育(19945)
(16561)
企业(16561)
中国(14994)
方法(14157)
数学(11736)
数学方法(11600)
(10420)
(9196)
理论(9095)
(8102)
业经(7461)
(7436)
贸易(7436)
(7257)
技术(6757)
农业(6279)
教学(6193)
(5825)
产业(5620)
环境(5138)
发展(4997)
研究(4943)
(4883)
(4874)
(4862)
机构
大学(147985)
学院(142021)
研究(54796)
(46932)
经济(45843)
管理(45540)
理学(40193)
理学院(39499)
管理学(38593)
管理学院(38288)
科学(35737)
(33047)
中国(32525)
教育(31590)
(30621)
师范(30316)
(29191)
(28733)
研究所(26805)
师范大学(25295)
业大(24760)
农业(23522)
中心(22748)
(21806)
北京(21372)
(20407)
(19468)
技术(19005)
(16881)
财经(16868)
基金
项目(99542)
科学(78933)
研究(73231)
基金(69438)
(63063)
国家(62359)
科学基金(51076)
社会(44822)
社会科(42169)
社会科学(42161)
教育(41794)
(39791)
(37107)
基金项目(36690)
自然(33613)
自然科(32842)
自然科学(32830)
自然科学基金(32262)
编号(30856)
资助(26577)
成果(26491)
重点(24667)
课题(24575)
(23212)
(22381)
(21341)
(20172)
教育部(19969)
创新(19536)
规划(19494)
期刊
教育(49671)
研究(48863)
(45918)
经济(45918)
中国(34996)
学报(29263)
(25066)
科学(24073)
大学(22192)
学学(19399)
农业(17150)
(14504)
管理(14078)
技术(12927)
职业(11350)
(9991)
(8461)
金融(8461)
财经(8262)
经济研究(7956)
业大(7900)
(7871)
业经(7737)
(7693)
论坛(7693)
技术教育(7386)
职业技术(7386)
职业技术教育(7386)
(7138)
科技(6849)
共检索到210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杜纲  
在本文作者看来 ,二战以来美国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主要表现在 :霸权主义变化悄然抬头 ,反主流文化潮涨潮落 ,激进主义文化风起云涌 ,大众文化金钱开路 ,企业文化狂飙突进 ,回归主流文化美梦重温。文化的变化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教育发展的霸权文化定位 ,激进主义文化运动的阶段性成果———教育普及化和平等化、回归主流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话、文化整合和整体教育新思维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日昌  
美国文化安全战略之所以选择建立并主导国际文化规则与秩序这个基本向度,实际上受到了新教伦理基本理念的有力推动和支撑。存在于这种向度与理念之间的必然逻辑关系应当引人重视,因为这是理解并对应当代美国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当代文化安全理论之盲区、美国文化安全战略之深层结构和当代美国文化安全战略之权重三个方面略作剖析,旨为中国文化安全战略提供一些参照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秀芹  
美国教育哲学中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不仅是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且是美国成人教育的基础、宗旨和发展动力。美国成人教育是美国人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提高了人的品质、价值和生存质量,增强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促进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增加了个人的成就感、快乐感和幸福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禾  
品格教育是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它的兴起建立在对形式道德教育批判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对"品格"解释的含混、哲学假设论证的不足、人性假设的保守以及灌输与教导方法的粗糙陈旧,导致品格教育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局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卫群  
本文对当代美国教育政治结构中的三大构成要素 ,即政府中的主要角色、特殊利益集团和知识产业进行了分析 ,并分别就其组织构成、功能及在教育政治结构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 ,引用案例说明了当代美国教育政治结构的构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贺国庆  
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对新大陆产生了重大影响。源于洛克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宗教宽容"等学说,成为美国革命和宪法的理论基础,洛克的"绅士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理论影响了早期美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洛克也因此被誉为新旧世界的桥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吴景松  
美国教育部自1979年建立以来,对美国教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20多年里,已经更换了7任教育部长,他们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教育部长的变更反映了美国宏观教育政策的变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持续的经济增长使美国就业市场空前繁荣。失业率降至多年来的低水平。每个星期天,美国《华盛顿邮报》中总夹带着五六十个版面的就业专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情况。据经合组织的统计,1985年到1995年间,美国的失业率平均为63%,1996年降低到了54...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春发  张伟胜  
美国教育史上出现过三种文化冲突:宗教冲突、语言冲突、种族冲突。美国为消除差异性,倡导一种文化,在实践中都宣告破产了。在当代,美国奉行多元文化主义,尊重差异性,为解决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历史范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洙  
共生是一种关系的思维方式,目前逐渐应用于教育研究。美国教师教育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一个由寄生共生向偏利共生,最终向互惠共生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经历了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初步形成并走向发展。每个共生关系具有其时代诉求的必然性,是时空坐标中美国教师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因应选择。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应树立教师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惠共生观,培养对教师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惠共生认知,构建教师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惠共生项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俊杰  
自美国踏上国际舞台之日起,其外交就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价值观化。以天赋使命观、种族优越论、扩张意识、实用主义等为基本特征的美国文化隐形影响、指导、规范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在对外政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美国外交赤裸裸地强行输出美式民主、自由等价值观,这种观念和行为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毓龙  樊来耀   秦荣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卡内基分类法,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效工具,在美国被广泛采用,有很大的影响。自1973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经过四次修订,分别出版了1976年、1987年、1994年和2000年版。它的基本结构、各个版本的变化和最新版本的内容是人们关心的。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使关心高等教育的人们对卡内基分类法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分类有较全面的认识,实现“洋为中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自20世纪60年代迄今,美国教育史研究受到社会科学越来越大的影响。社会科学对美国教育史学实际上起到了全面推动的作用,不仅扩大了教育史的研究范围,打破了传统教育史学的封闭状态,而且使教育史家提出了新的问题,提高了教育史的解释力,使美国教育史学摆脱了编年史的枯燥形象。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美国教育史研究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而且,美国教育史著作,更象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历史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教育史学虽然动摇了传统的教育史学,但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研究取代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