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9)
2023(3246)
2022(2472)
2021(2634)
2020(1938)
2019(4852)
2018(4949)
2017(7425)
2016(5248)
2015(6060)
2014(6497)
2013(5475)
2012(5125)
2011(4989)
2010(5349)
2009(4743)
2008(4797)
2007(4349)
2006(4019)
2005(3938)
作者
(12149)
(9969)
(9962)
(9608)
(6483)
(4817)
(4687)
(4111)
(3882)
(3842)
(3416)
(3296)
(3255)
(3212)
(3157)
(3117)
(3068)
(2997)
(2994)
(2919)
(2829)
(2460)
(2420)
(2376)
(2355)
(2328)
(2238)
(2128)
(2026)
(1999)
学科
教育(19114)
(11734)
经济(11712)
中国(10141)
理论(8821)
管理(7798)
(6467)
(6001)
教学(5927)
(5653)
企业(5653)
方法(4726)
(4047)
思想(3920)
发展(3837)
(3713)
政治(3580)
(3429)
研究(3425)
思想政治(3264)
政治教育(3264)
治教(3264)
德育(3241)
改革(3182)
高等(3115)
(3067)
业经(2931)
数学(2926)
数学方法(2825)
技术(2804)
机构
大学(75258)
学院(67808)
研究(27870)
教育(27748)
(21819)
师范(21779)
(20067)
经济(19336)
师范大学(18341)
(18233)
管理(18064)
理学(15118)
理学院(14809)
科学(14642)
管理学(14423)
管理学院(14248)
中国(13863)
(13606)
北京(12832)
研究所(12274)
(11722)
职业(11691)
(10956)
技术(10856)
教育学(10799)
中心(10433)
(9766)
(9255)
财经(8433)
教育学院(7985)
基金
项目(36618)
研究(36289)
科学(30403)
教育(26234)
基金(22835)
社会(20204)
成果(18718)
社会科(18685)
社会科学(18682)
(18284)
编号(18028)
国家(17942)
课题(16141)
(15159)
(14788)
科学基金(14460)
(14260)
规划(11684)
项目编号(10897)
(10646)
基金项目(10610)
(10519)
(10505)
教育部(10057)
重点(10042)
研究成果(10012)
(9652)
(9618)
阶段(9594)
(9227)
期刊
教育(47609)
研究(34830)
(24091)
经济(24091)
中国(23135)
职业(11110)
技术(9434)
(8324)
学报(7413)
大学(7316)
技术教育(7150)
职业技术(7150)
职业技术教育(7150)
科学(6660)
管理(6431)
(5725)
论坛(5725)
高等(5387)
成人(5060)
成人教育(5060)
(4974)
财经(4890)
(4770)
高等教育(4768)
学学(4709)
图书(4536)
比较(4434)
(4316)
发展(4131)
(4131)
共检索到117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禾  
品格教育是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它的兴起建立在对形式道德教育批判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对"品格"解释的含混、哲学假设论证的不足、人性假设的保守以及灌输与教导方法的粗糙陈旧,导致品格教育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局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洁  
当代品格教育作为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至今。此价值教育形式因忽视外在社会因素,未涉及价值冲突与真实情境,错把价值概念作为教育关键,忽视对于价值原则的思考,异化学生行为目的及未关注学生发展性差异等缺陷而受到批判。"发展性品格教育"作为新形态的美国价值教育,对当代品格教育进行完善,重新吸收不同理论精髓,用发展、全面、动态的视角重新建构品格教育,弥补了当代品格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新的实践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精神品格决定教育的信念、立场与方法。精神品格的丧失,意味着教育内在品质的缺失与扭曲。受制于唯物质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当代教育从目的、方式到结果,都呈现出明显的“名利主义”品质与立场。立足于人本性、自主性与超越性的乌托邦原则与尺度,重塑精神品格,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与内容之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航  
西方品格教育的各种理论或主张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在目标定位、模式选择、策略运用等方面,不同的非广义品格教育论者的主张不同。对于私德与公德、习惯与理性、直接教学与间接教育等范畴,非广义品格教育论者与广义品格教育论者也各有侧重。从“好生活”出发,基于实践理性、教育实效等视角进行的整合尝试,有利于品格教育付诸实践。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金秋平  
定位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关注产品的功能进步到功能属性和社会价值并重,再发展到定位中对消费者主体地位的尊重。从注重传播事物本身发展到注重事物的精神符号进而深入到消费者的心灵上的认同。但是如何实现这种心理认同,却并未提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佘双好  
本文在对当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流派述评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流派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指出了其理论的不足和缺陷 ,以期求得对我国德育课程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杜纲  
在本文作者看来 ,二战以来美国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主要表现在 :霸权主义变化悄然抬头 ,反主流文化潮涨潮落 ,激进主义文化风起云涌 ,大众文化金钱开路 ,企业文化狂飙突进 ,回归主流文化美梦重温。文化的变化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教育发展的霸权文化定位 ,激进主义文化运动的阶段性成果———教育普及化和平等化、回归主流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话、文化整合和整体教育新思维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复兴的品格教育,其基本特征为"社群化",即以社会达至的道德共识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构建道德社群,以作训练学生品格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具有共识价值的统摄性、整合控制性和人为性等特征。"道德教育社群化"可以理解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这对于分析我国整体主义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希勇  
美国公民教育充满张力,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通过对美国公民教育的系统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维度概括出美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局限。在理论层面的困境,包括基于事实与传导价值两分而难以统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存在藩篱而无法突破,重权利教育轻义务教育而无法取得平衡;在实践层面的局限,包括政治参与中对变革社会的乏力,社群参与中隐藏对现实政治的遮蔽,少数异议中造成对社会治理的挑战。这些揭示出美国公民教育并不是统一的整体,而是表现为内部一系列多元思潮的对立与异质力量的冲突,其理论困境与实践局限是历史与逻辑的必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玉军  
本文着重以高校为视角、以大学生为重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围绕生命教育展开分析,这将为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宏  
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美国社会道德的危机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理论界尝试提出不同的解释系统。针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判与超越,已形成了三个比较有特色的理论流派:超越"公正"视野的关怀理论、超越"道德认知领域"的道德领域理论和超越"道德推理能力"培养的品格教育理论。它们不仅反映了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特征,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美国道德教育实践的走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文本和话语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 ,当代美国教育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是与教育文本和话语的多样性有关。作者把教育文本分为学科中心文本和边缘文本 ,把话语理解为外话语和自话语系统 ,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代美国教育的政治性文本、阐释性文本、批判性文本、企业文本和边缘文本等 ,并提出了四种占主流的当代美国教育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艳侠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应当针对个体"综合运用"阶段的特征和即将直面社会的现实,给予个体相契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在智识和德性上的"成人"品格:"成人"于原理性知识的学习之中,"成人"于同他人共在的世界之中;以此为基,生长出人之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力力  
"教育的目的在于品格的形成",是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的一句名言。它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风尘,无论对何种教育而言,其真理的光辉都显得更加灿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子舟  龚云虹  
美国当代成人教育已具备发达的形态。文章分析了美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背景、主要特色、体系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国当代成人教育对我国成人教育在机制设计、体系构建、政策制定和发展路径方面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