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3)
2023(6662)
2022(5387)
2021(5257)
2020(4096)
2019(9471)
2018(9523)
2017(15471)
2016(10034)
2015(11342)
2014(11364)
2013(10289)
2012(9584)
2011(8861)
2010(9392)
2009(7846)
2008(7986)
2007(7106)
2006(6409)
2005(5861)
作者
(28204)
(23473)
(23379)
(22270)
(15018)
(11258)
(10727)
(9225)
(9045)
(8673)
(8151)
(8126)
(7639)
(7538)
(7511)
(7466)
(7456)
(7039)
(6983)
(6837)
(6307)
(5991)
(5759)
(5587)
(5445)
(5330)
(5253)
(5247)
(5021)
(4811)
学科
(25885)
经济(25850)
教育(20518)
管理(16785)
(15020)
中国(13869)
(11777)
方法(11380)
(11020)
企业(11020)
理论(10466)
数学(9664)
数学方法(9457)
(8975)
教学(8794)
(6102)
农业(5996)
业经(5970)
(5724)
技术(5054)
发展(5036)
研究(4924)
(4912)
地方(4847)
学法(4793)
教学法(4793)
(4650)
(4534)
环境(4304)
(4172)
机构
大学(136240)
学院(130374)
研究(52827)
(38623)
管理(38514)
经济(37389)
科学(34964)
理学(32978)
理学院(32315)
教育(32265)
中国(31933)
(31481)
管理学(31273)
管理学院(30997)
(30764)
师范(30497)
(27871)
研究所(25917)
(25908)
师范大学(25389)
(23263)
中心(22429)
业大(21307)
农业(20509)
技术(20453)
北京(20411)
(18952)
(18595)
(17627)
职业(16749)
基金
项目(87470)
科学(69263)
研究(68250)
基金(59054)
(53106)
国家(52519)
科学基金(42572)
教育(41008)
社会(38653)
社会科(36172)
社会科学(36162)
(36054)
(33431)
基金项目(30614)
编号(30130)
成果(27867)
自然(27237)
自然科(26563)
自然科学(26553)
自然科学基金(26082)
课题(25162)
资助(23084)
重点(22605)
(20887)
(20753)
(19970)
规划(18563)
(18312)
教育部(17843)
(17652)
期刊
教育(54245)
研究(47749)
(42311)
经济(42311)
中国(38267)
学报(25405)
(22609)
科学(21846)
大学(19588)
学学(16706)
农业(15619)
技术(15584)
职业(14087)
(13037)
管理(12695)
技术教育(9421)
职业技术(9421)
职业技术教育(9421)
(8852)
(8101)
论坛(8101)
图书(7981)
(7563)
(7472)
金融(7472)
财经(7058)
(7033)
业大(6940)
高等(6394)
(6149)
共检索到20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小蔓  朱曦  
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思潮。随着素质教育实践改革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扩展与深入,人们已经创立了多种多样的操作样式和教育规范。并且,一种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江苏、上海、辽宁等地的素质教育改革成果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愉快教育、乐学教育、创造教育、生活基础教育、小主人教育、审美立人教育等等。从发展趋势看,素质教育由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升为一种理论的反思与建构,这是一种新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必然过程。然而,目前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多偏向于性质、意义等方面的“元研究”,而揭示其实践主题和时代特征将有助于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试论大学素质教育●龚放一、应变与发展:大学素质教育的缘起100多年以前,马克思曾经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之间的深刻矛盾。马克思敏锐地看到:“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颖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开展富有成效,并形成鲜明的职业性、副合式、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人才需求、自身发展等因素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做好顶层设计、壮大师资力量、确定实践的课程化与学分化、注重考核实践效果等方面着手优化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步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当前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尤其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渴望。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现状、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教师的文化素养现状入手,在分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以课余素质教育学分制为平台,推进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素质教育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吸纳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创新。素质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实践中确立并不断完善、深化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推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找准问题,提升对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地位的科学认识和行动自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尹伟民  
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行有许多依据,内在依据是"职业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依据是以人为本,理论依据是"职业人"的自我建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包括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教育对象的人本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教育结果的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多元性。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真谛是以人为本,价值体现为终极关怀,它在人的发展和人的职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确立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练式的教与学生自主性的练相结合、规范式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是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德仁  
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而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对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做法以及一些带倾向性的认识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把握、对现阶段高校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刁承湘  张春  周志俊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作者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基本框架 ;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提出了建议 ;并提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谨防步入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本文从政策科学研究的角度,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主导研究方法,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政策指导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国家政策导向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力着重体现为对素质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实施的直接或间接引导;对素质教育的政策环境予以协调。本文还认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尚存在一定的盲区。应力求在素质教育政策导向多样化,提升素质教育政策导向理性化水准,酿就素质教育政策导向中教师主体化品格三方面实施超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秀英  杨炳钧  刘邦凡  
研究生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与其它素质教育既有联系也有明显区别;它更注重受教育者(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超越素质的培养。因此,不论是把它当作教育思想还是看作教育类别,在其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诸方面都有独具的特点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邹志仁  
信息素质是适应 2 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结构包括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 ,并论述了它们的内容。大学图书馆应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发挥特有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格桑旺姆  
美国的高教很难用一个定义概括起来。它糅合了欧洲的传统和本国特殊的政治、历史和社会环境,形成了特色浓厚的高教体系。其中的一大特色是她的多样性。直观来讲,美国大学有公、私立之分,比如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0f Virginia)是公立大学,弗吉尼亚州政府承担8%左右的经费,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属私立大学,经费完全自理;还有研究型和教学型之分,芝加哥(University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文涛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内涵的不断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不断增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已成为共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经酝酿提出、思想论争与初步实践、普遍实践与体系构建等阶段,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不断积累经验,现已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丽华  
文章以信息素质的定义、内涵和标准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的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