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7)
2023(6835)
2022(5738)
2021(4970)
2020(4388)
2019(10095)
2018(9924)
2017(19058)
2016(9900)
2015(10893)
2014(11073)
2013(11201)
2012(10660)
2011(9984)
2010(10287)
2009(9759)
2008(9385)
2007(8273)
2006(7538)
2005(6955)
作者
(30073)
(25488)
(25430)
(24204)
(16136)
(11856)
(11446)
(9849)
(9546)
(9023)
(8894)
(8342)
(8305)
(8275)
(7875)
(7853)
(7603)
(7222)
(7220)
(6724)
(6598)
(6368)
(6113)
(5820)
(5791)
(5740)
(5441)
(5243)
(5051)
(4949)
学科
(78323)
经济(78292)
方法(28171)
管理(27838)
(25635)
数学(25587)
数学方法(25259)
(21446)
企业(21446)
地方(19761)
地方经济(14512)
中国(14044)
业经(13655)
(12134)
产业(11662)
(11625)
(9364)
(8969)
环境(8288)
(8149)
(8087)
金融(8087)
经济学(7935)
(7928)
贸易(7924)
农业(7915)
结构(7904)
技术(7605)
(7539)
(7523)
机构
学院(158218)
大学(157384)
(83089)
经济(81889)
管理(60637)
研究(57342)
理学(52512)
理学院(51935)
管理学(50917)
管理学院(50608)
中国(41391)
(32476)
科学(32185)
(31979)
(28602)
经济学(27675)
财经(26347)
研究所(25901)
经济学院(24625)
中心(24359)
(23718)
(23321)
(21117)
北京(20340)
(20236)
业大(20079)
财经大学(19375)
(18826)
师范(18647)
(18272)
基金
项目(102073)
科学(82005)
基金(75650)
研究(73846)
(65094)
国家(64673)
科学基金(56150)
社会(50814)
社会科(48596)
社会科学(48588)
(40365)
基金项目(38995)
自然(34371)
自然科(33609)
自然科学(33605)
自然科学基金(33004)
教育(32830)
(32735)
资助(32200)
编号(27430)
(24713)
重点(23313)
(22554)
国家社会(21895)
成果(21410)
(21249)
发展(20734)
(20471)
创新(19947)
教育部(19829)
期刊
(97266)
经济(97266)
研究(51067)
中国(27066)
管理(25156)
(23382)
科学(20851)
学报(20538)
(18884)
经济研究(17757)
大学(16224)
学学(15659)
技术(15637)
财经(14569)
业经(13719)
(13321)
金融(13321)
(12858)
农业(12711)
问题(12684)
统计(12360)
技术经济(11579)
(10981)
决策(10028)
教育(9972)
(9033)
商业(8548)
世界(8471)
经济问题(8184)
国际(7790)
共检索到23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欣广  
本文通过对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理论阐述,分析了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更替过程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指出通过“资源转换”和“资源升级”两种不同途径可以实现不同含义的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并认为我国尽早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水平已刻不容缓,否则将可能阻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科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目前通讯、航空航天、军工等精要技术领先全球,靠的就是对科技创新的全盘把握。当然科技创新离不开经济支撑,我国历经十三个五年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党和国家从能源、工业、民生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入手,着重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打造国内外双循环。《产业结构优化论》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质入手,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主题,系统介绍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性地剖析了经济发展总趋势中各种产业结构变动模型,深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期形成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德申  孔令乾  
将经济增长纳入到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框架下,以我国省域数据为样本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就整体而言,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它们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显著性更强;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的回归结果,说明我国在发展上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的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地区间的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强  黎秀秀  
本文引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指标,通过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分析我国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能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贸易开放度并无明显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  
关于20国集团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陈述清楚:第一,与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不同,20国集团是一个非正式国家集团,不承认任何传统形式的创始文件(如正式的条约或国际协定)。第二,集团的成员资格由初始组织者制定的一些标准确定,并没有正式或独立的界定,也没有针对授予成员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小川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对外开放正是针对过去相对来讲相当封闭的经济而言的。从英文的意思看对外开放就是开门政策(open doorpolicy),开门是形象地说明把基本上关闭的门打开,一开始打开一点,逐步开得更大一点,究竟开多大,开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过去没有很好的回答。因而对外开放指的是一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仙荣  
一、山西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之间的兴衰能否进行正常的转换和调整。每一个产业的新陈代谢过程,不一定都构成产业结构整体的质的变化。然而,当一些产业如电力、计算机等产业的形成和扩张,却可能打破原有的产业排列和布局,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从而使所有产业跃入一个新的层次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中,单个产业的各阶段的更替变化构成产业内部的“升级”,而新旧产业的更替则构成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样,从一个省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升级不仅指单个产业内部的升级,同时包括产业结构中的淘汰、重组与换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阿娜  王厚双  
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余年,开放型经济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目前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本文通过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从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和资源环境效益三个层面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绩效进行了评估,结论印证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商品贸易出口由低附加值的数量发展模式向高附加值的质量发展模式实现转型;贸易结构由商品贸易主导向服务贸易发展实现转型;利用外商投资由低效率的数量发展模式向高效率的质量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国外资本"引进来"发展战略向国内资本"走出去"集约型发展战略实现转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汉光  
要通过金融的导向作用,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放大外资的"溢出效应",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积极发挥金融对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引导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刚  
江苏开放型经济面临着吸引外资传统优势减弱、质量不高、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走出去力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提升引进来质量、更加坚定走出去、改善对外开放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统筹区域对外开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远秀  
当前发达国家主导的TTP、TTIP、BIT、TISA正在加快制定,这些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将重构世界贸易投资规则,并对中国开放型经济产生持续而重大的影响。中国既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也有以此为契机提升自主开放的重要机遇。中国需形成开放促改革的态势,主动参与世界贸易投资新规则的制定,加快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以更高层次的开放完善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文章基于构建空间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依赖性和区域聚集特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科研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作用,信息技术市场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文章提出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政策扶持、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