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6)
- 2023(14877)
- 2022(12741)
- 2021(12404)
- 2020(10013)
- 2019(23293)
- 2018(23431)
- 2017(42985)
- 2016(24250)
- 2015(27679)
- 2014(27835)
- 2013(26438)
- 2012(24274)
- 2011(22025)
- 2010(22003)
- 2009(19619)
- 2008(18821)
- 2007(16656)
- 2006(14756)
- 2005(12587)
- 学科
- 济(83364)
- 经济(83267)
- 管理(66452)
- 业(56856)
- 企(47607)
- 企业(47607)
- 方法(36327)
- 数学(30372)
- 数学方法(29983)
- 中国(28632)
- 教育(25947)
- 农(24408)
- 学(22454)
- 财(21026)
- 地方(20189)
- 理论(19970)
- 业经(19924)
- 环境(19522)
- 农业(16214)
- 和(15789)
- 技术(14741)
- 划(14317)
- 制(14163)
- 贸(13868)
- 贸易(13858)
- 易(13392)
- 发(13051)
- 务(13035)
- 财务(12961)
- 财务管理(12942)
- 机构
- 大学(331094)
- 学院(323928)
- 管理(123562)
- 济(115168)
- 经济(112140)
- 研究(108647)
- 理学(107105)
- 理学院(105736)
- 管理学(103768)
- 管理学院(103150)
- 中国(74405)
- 京(72823)
- 科学(68185)
- 范(55871)
- 师范(55540)
- 财(53396)
- 所(52720)
- 中心(49157)
- 江(48869)
- 研究所(48241)
- 北京(46744)
- 农(46528)
- 业大(46423)
- 师范大学(45445)
- 教育(43403)
- 财经(42965)
- 院(40194)
- 州(39997)
- 经(39043)
- 技术(37557)
- 基金
- 项目(222865)
- 科学(175925)
- 研究(172800)
- 基金(156615)
- 家(134473)
- 国家(133165)
- 科学基金(114247)
- 社会(105356)
- 社会科(99259)
- 社会科学(99230)
- 省(88691)
- 教育(85846)
- 基金项目(83868)
- 划(76184)
- 编号(74095)
- 自然(72482)
- 自然科(70638)
- 自然科学(70624)
- 自然科学基金(69311)
- 成果(62802)
- 资助(62491)
- 课题(53382)
- 重点(50745)
- 部(50272)
- 发(48183)
- 创(46385)
- 项目编号(45116)
- 年(44050)
- 教育部(43823)
- 大学(43569)
- 期刊
- 济(128132)
- 经济(128132)
- 研究(104298)
- 教育(74123)
- 中国(71683)
- 学报(49650)
- 科学(44878)
- 管理(43196)
- 农(41991)
- 财(40143)
- 大学(39360)
- 学学(34226)
- 技术(31134)
- 农业(29758)
- 图书(23109)
- 业经(21844)
- 融(21772)
- 金融(21772)
- 财经(20444)
- 经济研究(18747)
- 职业(18029)
- 经(17447)
- 问题(16646)
- 书馆(15988)
- 图书馆(15988)
- 科技(15910)
- 资源(15746)
- 发(15589)
- 坛(15434)
- 论坛(15434)
共检索到48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光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去研究探讨大学环境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由刘增惠写作的《大学环境道德教育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环保意识建设上义不容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艳 王金伟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有紧密联系,也存在差异与区别,这要求实际开展中既探寻两者关联互为支撑,也要避免混为一谈。而要获得良好耦合效果,关键要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由谢惠媛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不仅从原理层面阐述了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而且从方法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有利于推进两者耦合研究进程。首先是作用机理。第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蓝维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蓝维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已被许多研究所揭示,这对于确定教育在社会总体中的地位以及教育与其他系统的正确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过去的思考中,对教育系统内各种教育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却十分有限,这些问题虽不如教育与政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克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政治观念,对和谐社会建设、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信息化时代以及我国社会转型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其实践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角色道德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构建新型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因素。由林晶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角色道德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融会贯通,既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秀华
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开展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是构建健康社会伦理的需要,是推进高校性教育科学普及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明确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归属,建设高素质的性道德师资队伍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性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玉奇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各个角落,如何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不迷失自己,是教育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内容缺乏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成熟、教育内容和方式单调,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民忠 刘彦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有效性,其前提是准确地把握对象,增强针对性。认识对象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以对象为目标,通过“观所思、听所言、察所行”直接总结出其特点;二是以对象生存的环境为目标,通过解读环境的变化来间接认识对象。笔者试图从解析环境入手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以期对提高针对性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小模 秦佩
把大学生培养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大学教育的目标使然,在对生态文明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据此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芳 王秋菊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逐步发展,微博成为大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以微博为载体开展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形式。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微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利用关注功能紧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人群,利用评论功能和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讨论的热圈,利用转发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严格监督微博内容的事实以及质量,严格监督和管理微博运营人员,形成相应的体系和制度等。
关键词:
微博 载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教育的生态化 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荣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之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樊浩一、道德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道德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更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重大难题。从逻辑上说,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不外两个方面:“教什么”与“怎么教”。“教什么”是教育的内容问题,即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明
本刊本期以较大篇幅发表张晓明同志的这篇论文,不仅是因为目前如此全面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道德教育的文章尚属少见,而且主要是由于本文用大量事实澄清了美国大学无德育的错觉,说明美国大学也是把德育放在极为重要地位的.文章通过对美国大学道德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基本内容的分析研究,比较充分地揭露了美国大学教育的阶级实质;文中介绍的美国大学进行道德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和方法,对于我们高等学校改进和加强德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晶
生态危机导致人的生存危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意识观念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绕育人环境下生态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全员育人理念下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全员育人 大学生 生态道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态文明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
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论题研究》
以创新研究助力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兼评《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效果——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
社会变迁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兼评《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途径探索研究》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兼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动力研究——兼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现代性的观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