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4)
2023(5577)
2022(4635)
2021(4261)
2020(3591)
2019(7844)
2018(7905)
2017(14097)
2016(7865)
2015(9166)
2014(9315)
2013(8924)
2012(8276)
2011(7586)
2010(7719)
2009(7250)
2008(7187)
2007(6590)
2006(5753)
2005(5426)
作者
(26023)
(21584)
(21400)
(20597)
(13785)
(10313)
(9804)
(8449)
(8326)
(7833)
(7470)
(7370)
(7257)
(7049)
(6968)
(6652)
(6419)
(6329)
(6213)
(6155)
(5460)
(5433)
(5302)
(5045)
(4897)
(4850)
(4815)
(4796)
(4543)
(4461)
学科
(30095)
经济(30048)
管理(24175)
(18546)
(15732)
企业(15732)
方法(11858)
(10413)
数学(9612)
数学方法(9351)
(8277)
(7819)
中国(7778)
(7744)
地方(7172)
(6730)
理论(6642)
业经(6137)
环境(5814)
(5494)
(5373)
财务(5341)
财务管理(5328)
(5129)
(5121)
教育(5119)
金融(5113)
银行(5105)
企业财务(5052)
农业(4958)
机构
学院(116785)
大学(116685)
研究(43903)
(40629)
管理(40045)
经济(39457)
理学(33491)
理学院(33009)
中国(32831)
管理学(32029)
管理学院(31803)
科学(29756)
(26695)
(23881)
(23747)
研究所(21631)
(21062)
业大(19768)
中心(19765)
(19266)
农业(18759)
北京(17141)
(17007)
(16487)
师范(16262)
财经(16236)
(15522)
(15155)
技术(14545)
(14479)
基金
项目(78733)
科学(60328)
基金(55317)
研究(55248)
(50720)
国家(50339)
科学基金(41279)
社会(32691)
社会科(30791)
社会科学(30784)
(30777)
自然(28179)
基金项目(27987)
自然科(27281)
自然科学(27266)
(27048)
自然科学基金(26706)
教育(25064)
资助(23723)
编号(22414)
成果(19066)
重点(18340)
课题(16782)
(16624)
(16473)
计划(15893)
(15424)
科研(15164)
创新(14485)
科技(14255)
期刊
(47966)
经济(47966)
研究(34451)
中国(27466)
学报(24202)
(20985)
科学(20114)
大学(17346)
(17275)
学学(16387)
教育(15735)
管理(14898)
农业(13823)
技术(10178)
(9553)
金融(9553)
财经(8108)
业经(7927)
统计(7685)
经济研究(7523)
(7492)
(6979)
(6912)
图书(6681)
业大(6452)
资源(6432)
(6320)
问题(6144)
科技(5904)
决策(5875)
共检索到183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红梅  黄清  
自然保护区在维系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鉴于自然保护区价值的多样性,其价值评估方法也是多样的,对各种估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价值的估价方法体系,以便为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管理决策提出一种定量的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睿  钟林生  刘家明  唐承财  孙雷刚  
中国保护地体系庞杂类型丰富,存在保护对象交叉、管理主体多头、功能定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保护地体系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园是一种承担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双重任务,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保护地类型。基于国家公园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梳理,本文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II类国家公园是对全球国家公园较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将IUCN界定的国家公园入选条件归纳为面积适宜性、资源代表性、人类影响度和功能全面性,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标准。以中国自然保护区为例,逐条按照构建标准筛选出了55处面积不小于1 000h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屹  李伟  温亚利  胡崇德  
基于新保护区管理理念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对威胁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分析,探析自然保护区区域共管体系的内涵。提出通过建立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为首,宗教共管委员会、社区共管委员会、生态旅游共管委员会为支撑的“区域共管体系”组织结构。为确保区域共管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应建立引导、回馈、监督、互动、激励等保障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军  刘艳红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该文对海南地区森林被破坏情况、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及其原因 ,以及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作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保护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岚  李怡  靳丽莹  
引入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实践,采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设计了包括14类36项100个指标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广东213个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评分,从13个维度考察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水平。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管理制度、资源保护工作、社区协调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而在经费保障、科研平台建设、执法职能等方面则有待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东  汤蕾  刘兴双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因此,构建合理的旅游活动生态干扰评价体系,探索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规律,对指导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开发与科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多指标定量化生态干扰评价体系,对于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好的环境预警作用,能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是否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提供了定量化评价标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桓  韩海荣  康峰峰  刘利  伊力塔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从而判别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程度,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5块样地中,有8块样地处于健康以上状态,比例达到了53.3%,亚健康状态样地占到了46.7%,表明百花山保护区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图1表3参2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秋凤  于贵瑞  何洪林  何念鹏  盛文萍  马安娜  郑涵  左尧  
自然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还是保护区面积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管理体系、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分类分区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从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保护等级、功能分区及管理目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世辉  章力建  
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西藏地区脆弱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模式。本文以工布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西藏森林清查数据、工布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生态服务参考价格,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了工布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结果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778.56亿元。其中经济价值为694.41亿元,主要是由林木价值和林副产品价值组成;生态价值主要包括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游憩,计算得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为1083.77亿元;工布自然保护区的社会价值中主要是增加就业与维持社会稳定的总价值3815.41万元。根据得到的评价结果,分析了西藏自然保护区在管理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海胜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分析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7项服务价值总量为26.1086×108元/年。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16.1605×108元/年和9.9481×108元/年,直接经济价值是间接经济价值的1.62倍。在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森林游憩>固CO2释O2>土壤保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林果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价值以16.0838×108元/年稳居第1位,占总价值的6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游惠明  黄思忠  谭芳林  乐通潮  林捷  欧阳亚群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开展泉州湾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可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构建了包括4个大类、11个亚类的泉州湾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价格法、影子工程法及成果参考法等,以2013为基准年,对泉州湾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泉州湾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71.96×108元;各项最终服务的价值大小为气候调节>调蓄洪水>旅游>消浪护岸>食物>水质净化>供水>保护土壤>大气调节>原材料>科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亢新刚  陈光清  刘建国  
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即以经营成本为基础或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 .该文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的问卷调查 ,求算出游客的支付意愿和时间价值 ,二者之和就是旅游区的森林旅游资源价值 ,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