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3)
2023(4371)
2022(3543)
2021(3326)
2020(2715)
2019(5936)
2018(5530)
2017(11085)
2016(5399)
2015(6049)
2014(5860)
2013(5833)
2012(5327)
2011(4896)
2010(5263)
2009(5461)
2008(4327)
2007(4138)
2006(3960)
2005(3610)
作者
(14854)
(12024)
(11988)
(11548)
(7585)
(5836)
(5654)
(4916)
(4542)
(4400)
(4166)
(4047)
(3884)
(3802)
(3790)
(3698)
(3589)
(3557)
(3386)
(3255)
(3057)
(2907)
(2857)
(2857)
(2743)
(2743)
(2691)
(2631)
(2484)
(2445)
学科
(24390)
金融(24389)
(21617)
经济(21474)
(21321)
银行(21318)
(20809)
(16733)
中国(15774)
(15739)
企业(15739)
管理(14793)
中国金融(10847)
(9060)
(8843)
方法(8747)
业经(7780)
理论(7016)
地方(6733)
(6657)
(6345)
财务(6327)
财务管理(6319)
企业财务(6138)
数学(5658)
数学方法(5588)
(5321)
(5033)
事业(5016)
体制(4651)
机构
大学(75013)
学院(74888)
(32900)
经济(32120)
中国(26897)
管理(26485)
研究(24842)
理学(22042)
理学院(21812)
管理学(21451)
管理学院(21306)
(18773)
(15016)
(15009)
银行(14550)
财经(14467)
(13965)
中心(13921)
金融(13706)
(13685)
(12979)
科学(12876)
人民(12248)
(12020)
(11766)
经济学(11547)
国人(11140)
中国人(11077)
中国人民(10971)
财经大学(10894)
基金
项目(45572)
科学(36155)
研究(35669)
基金(33446)
(27661)
国家(27348)
社会(25676)
科学基金(23933)
社会科(23153)
社会科学(23142)
(17952)
基金项目(17180)
教育(16013)
编号(14494)
(14374)
资助(13705)
自然(13358)
自然科(13080)
自然科学(13080)
自然科学基金(12885)
成果(12795)
重点(10277)
(10259)
(10254)
国家社会(10146)
(10079)
(10007)
课题(10005)
(9996)
项目编号(9463)
期刊
(38048)
经济(38048)
研究(26984)
(26036)
金融(26036)
中国(17497)
(15326)
(10825)
学报(10684)
管理(10210)
科学(9699)
大学(8797)
财经(8292)
学学(8239)
教育(8161)
(7033)
经济研究(6128)
农业(5815)
业经(5292)
技术(4954)
理论(4654)
中国金融(4609)
问题(4477)
实践(4146)
(4146)
农村(3745)
(3745)
(3581)
国际(3533)
(3498)
共检索到128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新艳  
一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是金融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就是指社会主义货币信用经济在其运行中所必须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及正常运转所需的外部环境。在现代金融经济中,金融秩序表现为按照客观规律和共同意志制定出来并得到金融活动各行为主体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些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小飞  
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应遵循十大基本原则: 1.目的、任务同一性原则。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为了克服金融领域里的混乱现象,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二是治理金融秩序紊乱状况,更好地服从国家宏观控制,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三是改革金融环境,更好地保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曙东  
经过1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什么人们在感受到经济搞活了、发展了的同时,又为企业经济效益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低所困惑呢?这是因为,改革打破了行政性经济秩序赖以存在的基础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文玲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动因是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不均衡、不完全性失灵 ,外部性失灵 ,公共性失灵 ,垄断性失灵 ,社会分配不均衡性失灵和经济波动性失灵。加之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旧经济秩序和新经济秩序二者之间的失序与构序之间如何有效衔接 ,减少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秩序真空区间 ,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治本之策 ,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体系、制度框架 ,提高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曙东  
本文分析了四种类型的经济秩序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模式和发展阶段。作者在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特征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了“三个阶段”的观点。最后,作者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主要任务作了原则性的说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保国   姜淑英  
一、当前市场经济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进一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亚屏  范鹏  
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金融的有序运行是保证国家良好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我国今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是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就其内容和要求看,无论是抑制通货膨胀,还是整顿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都无一不涉及金融的营运活动,同样也无一不涉及到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军胜  
东亚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即怎样才能防范今后可能发生新的金融危机。今年以来,许多重要国际会议,如亚欧首脑会议、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节年会,都对东亚金融危机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和研究。其中,人们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文平  
在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探讨如何防范国际金融风险时,我们不能不对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行反思。正确总结这场危机的经验教训,可能有利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保证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东南亚最近这场金融危机,教训何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这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新民  
在1988年9月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赵紫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今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为此,我们农业银行要把握这个机遇,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的领导,认真深化改革,尽快建立起农村金融新秩序,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喻晓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将逐步超越国家的界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各国人民将走向统一的经济生活领域和统一的竞争市场。全球经济资源共享,全球生产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共享。然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现在全世界无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则祥  
金融新秩序(The New Financial Order)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罗伯特·希勒(Robert J·Shiller)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新著《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中提出的旨在建立"一个激进的金融创新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宝珍  
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的,资本能自由、有序流动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但是,对如何改革,分歧甚多。为此,作者提出了改革的四大原则,并设计了改革的框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罗伯特·希勒  
前不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罗伯特·希勒与我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北京对话,共同探讨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的金融问题。希勒教授从全球范围着眼,阐述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新金融秩序”构想,提出“金融民主化”、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创新消除更广泛领域风险的探索;吴敬琏教授则着眼于现实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风险所在,解释了银行及资本市场的风险成因,并强调提出了对弱势群体面临风险的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