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2)
2023(5123)
2022(4286)
2021(3735)
2019(6510)
2018(6099)
2017(12550)
2016(6296)
2015(7179)
2014(7276)
2013(7484)
2012(7287)
2011(6784)
2010(7132)
2009(6917)
2008(6515)
2007(6114)
2006(5845)
2005(5702)
2004(5295)
作者
(19925)
(17051)
(16701)
(16086)
(10862)
(7938)
(7569)
(6502)
(6376)
(6052)
(6037)
(5646)
(5519)
(5493)
(5437)
(5330)
(4899)
(4891)
(4870)
(4344)
(4280)
(4072)
(4047)
(3978)
(3901)
(3873)
(3626)
(3458)
(3323)
(3222)
学科
(58579)
经济(58554)
管理(17482)
方法(17043)
数学(15569)
数学方法(15534)
地方(15419)
(14847)
地方经济(11940)
(10811)
企业(10811)
中国(10610)
(9050)
业经(8681)
(8653)
(7571)
金融(7571)
经济学(7121)
(7036)
(6899)
(6547)
贸易(6539)
环境(6330)
(6240)
银行(6235)
(6210)
(6068)
农业(5954)
(5813)
(5414)
机构
大学(107210)
学院(107018)
(62867)
经济(61936)
研究(42244)
管理(38615)
中国(33882)
理学(32089)
理学院(31712)
管理学(31402)
管理学院(31183)
(27197)
(22014)
经济学(21859)
财经(21401)
(21297)
科学(20859)
(19383)
经济学院(19312)
研究所(18723)
中心(18083)
(16394)
财经大学(15784)
(14539)
北京(14359)
(13457)
科学院(12850)
(12710)
(12314)
社会(12267)
基金
项目(60847)
科学(48924)
基金(46582)
研究(44631)
(39862)
国家(39603)
科学基金(34247)
社会(32333)
社会科(30878)
社会科学(30868)
基金项目(23719)
(21758)
自然(20042)
资助(19740)
自然科(19598)
自然科学(19595)
自然科学基金(19263)
教育(18988)
(17825)
编号(15904)
(14781)
(14513)
国家社会(14453)
经济(14394)
(14106)
重点(13740)
成果(12934)
发展(12753)
教育部(12639)
(12602)
期刊
(79293)
经济(79293)
研究(41141)
(20938)
中国(19854)
管理(16788)
(15168)
金融(15168)
经济研究(14492)
科学(12919)
财经(12882)
学报(12387)
(12000)
(11286)
大学(10027)
问题(9981)
学学(9788)
业经(9623)
技术(9084)
(8158)
技术经济(7892)
国际(7555)
农业(7546)
世界(7432)
统计(6870)
经济问题(6360)
经济管理(6050)
商业(5990)
(5635)
改革(5590)
共检索到180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中越  
短缺经济即供给约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常态,而过剩经济即需求约束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常态。我国在确定改革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短短几年就形成了买方市场格局,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这不但对于众多的刚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甲超  易明  
根据2003—2015年我国31个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基本数据,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探究技术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2003—2015年间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系,但空间集聚程度有所减弱;(2)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但空间差异显著性有所降低,临近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影响下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各省份技术市场发展下的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3)分类型技术市场发展模型中,技术服务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系数(0.4380)明显高于技术咨询的产出弹性(0.2754)。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兆木  
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是由多年来世界经济严重不平衡引起的,也必将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一次大调整。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正在经历由于前些年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结构失衡所引起的周期性调整。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一、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位置:一个新的景气上升期的开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的一大热点。首先,我们对我国这一轮8年的经济增长率波动(1991—1998年)和未来中短期内(比如说8年左右)经济的总体速度格局作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薛伟玲  
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以来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对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空间极化特征;省际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全部就业人口,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更高。同时,当前地区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拉动的,劳动力的产出效率相对较低,人力资本开发形势严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燕  
当今FDI在全球的流动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技术与资金的捆绑问题以及大量利润汇回本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FDI的积极作用。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将外资拒之门外,相反我们面对的是应该如何创造“公平的游戏场”持续吸引外资并有效利用外资的问题。金融市场正是这“游戏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跨国并购成为FDI的主要方式的今天,金融市场是成就大型并购不可缺少的前提。另外,发展金融市场能使本土企业得到急需的资金去引进先进技术,从而弱化其对外资的依赖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逸群  蔡来兴  唐元虎  
世界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工业化在以往是推动一国经济高增长的唯一动因 ,后起国追赶型工业化同时也得益于产业的跨国转移。新经济对一国经济增长既有直接贡献又有潜在的影响 ,发达国家介入新经济的程度不同导致增长表现不一。根据各国所处的不同工业化阶段以及接受新经济的不同影响 ,可以粗略预期各国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伯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雅娟  周天芸  
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经济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增长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因此强调经济增长。然而20世纪90年代内生增长模型的建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以重新思考。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具有完整和高效率金融市场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往往较高,而且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凡  段雪梅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日益依赖经济结构的快速转换和合理化 ,而经济结构的转换却需要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的市场一方面存在着地方割据 ,另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分割 ,因此 ,我们必须深化改革 ,消除导致市场分割的体制和政策 ,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伯庚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已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的状态,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市场需求不足是由于结构性、体制性、政策性等多重不正常的因素引起的,导致过早地出现买方市场。作者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一要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本文提出"有限需求"假设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在传统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品被假定为综合性的终端产品,其需求被认为是无限的,这掩盖了在现实中人们对大部分具体商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这一特征。在"有限需求"假设下,模型经济可以更好地解释"后现代经济增长停滞"等现象。有限需求的形成有两种情形:一是主观实际的需求饱和,一种是由于财富约束造成的被动的需求有限。针对有限需求下饱和经济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促进内生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引致收入分配的差异;收入分配差异积累过大,会导致劳动参与率、贡献率不足,创新率也会下降,进而技术进步和产出率下降,最终造成潜在的长期经济波动,并导致增长动力持续下降。根据有限需求假设,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不断提升需求空间(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创造新产品、拓展外部市场);优化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增加一般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世芳  赵作权  
运用空间统计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相结合分析了2003—2012年我国国内外市场及经济增长的空间范围及形状等特征,继而识别了国内外市场与经济增长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国内外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重心均向我国西北方向移动,国内外市场呈现空间一体化发展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空间向内陆聚集,且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贡献要大于国际市场。我国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考虑了相邻城市的地理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较经典的回归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